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D小调第5号交响曲

增加 6,110 位元組, 1 年前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File:D小调第5号交响曲23.jpg|350px|缩略图|右|[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13/9695ffcbaa484e88879443272f1e4543_th.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48288198_303962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d'''小调第5号交响曲''',作品47,是[[俄国]]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作品。创作于1937年,并于同年11月21日由穆拉文斯基率领列宁格勒管弦乐团作首演<ref>[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209214/ 【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第五交响曲 Op.47 (穆拉文斯基指挥)],哔哩哔哩, 2016-11-22 </ref>。获得相当成功,根据当年乐团总监忆述,鼓掌达半小时之久。
 
《第5》和《第10》同样是肖斯塔科维奇最常演奏的[[交响曲]]。
 
==背景==
 
1936年1月,他的[[歌剧]]《穆森斯克郡的马克白夫人》令当时的领导人[[斯大林]]勃然大怒,官方宣传机器如《真理报》等随即发动宣传攻势对肖斯塔科维奇作出尖锐的批评(即他的第一次讉责),指他的音乐为“形式主义”,不符合[[苏联]][[社会主义]][[文化]]要求。这亦令他一度陷入困境。同时,正值苏共大清洗最严厉的时期,他部分朋友亦受到牵连,包括了负责他第一套歌剧《鼻子》的导演梅耶荷尔德(V. E. Meyerhood),甚至是当时作为他长期经济支柱,曾为苏联总参谋长的图哈切夫斯基,亦难逃厄运而遭处决。虽然在这段时间肖斯塔科维奇似乎亦未受牵连,但他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总是非常担心,连带本来准备首演的《第4号交响曲》亦被逼撒回。
 
在收入大减的情况下,肖斯塔科维奇一方面重新依靠写剧场音乐及电影配乐来赚钱,另一方面亦希望寻求机会重新得到官方认同。于是他决定以为传统的写作手法,摒弃复杂的旋律、不明显调性和各种不协调的和声,另外撰写一出新的交响乐,并称表示这首交响曲是“作曲家对党的批评的回应”。结果获得了公众和官方的赞同。而他亦渐渐地恢复了地位-包括1937年9月获得[[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的教席<ref>[https://www.sin80.com/work/shostakovich-symphony-5 肖斯塔科维奇 - d小调第5交响曲 Op.47],新芭网,2017-12-25</ref>。
 
==结构==
 
本乐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1乐章:中板(Moderato),约15-18分钟,D小调
 
弦乐以[[卡农]]形式展开,第一主题以六度跳进及加强附点节奏所组成,并很快便进入以“长-短短”为主的第二主题。其后这两个主题互相交替出现。发展部由这两个主题的不断发展而组成,而且[[速度]]渐渐加快,到达乐章的最高潮时,速度回复至开头,由弦乐的齐奏带动整个乐队的回应,并渐渐减弱至结尾。两个主题重新出现,气氛变为平静而略带哀伤,最后在钢片琴的上行音阶中结束。
 
第2乐章:小快板(Allegretto),约5-6分钟,A小调
 
具有谐跃曲风格但暗藏[[黑色]]气氛的三段体[[圆舞曲]],开首由弦乐低音声部以非常沉重的弓法拉奏,是由上一个乐章的第一主题所演变而成的。经过[[高音单簧管]]及[[小提琴]]的发展后,木管乐奏出带附点节奏的第一[[旋律]],及后[[铜管乐器]]和小鼓则奏出疑似凯旋式的第二旋律。简短的过场后,独奏小提琴在竖琴和弦乐拨弦中奏出中段的主题旋律,并由[[长笛]]重复和应。全体乐队进入不确定调性的过场部分,中段主题旋律片段则穿插在其中,[[巴松管]]及弦乐拨弦再次带回开首部分,第一及第二主题重新出现,但[[木琴]]的加入令人回想起圣桑的《骷髗之舞》,最后在[[双簧管]]的小调引子下,木琴随着乐队的强劲齐奏下同步结束。
 
第3乐章:缓板(Largo),约12-15分钟,升F小调
 
相比紧张的第一乐章以及黑色幽默感的第二乐章,第三乐章选择了平静,旋律线条简单兼且调性更为明显的慢乐章作为过场。整个乐章并没有使用铜管乐器,而弦乐部分亦重新划分成数组声部。小提琴直接带出第一主题(同样是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另一个变奏),并在其他弦乐小组的衬托下带出引子部分,长笛在竖琴的分解和弦下吹出新的主题,但很快便由弦乐组重新主导,并带入第一次的高潮。及后双簧管、[[单簧管]]及长笛独奏在弦乐段落中间奏著。随后在弦乐碎弓下,木琴和大提琴带进第二个高潮。回复平静后,[[弦乐器]]作最后一次的第一主题演奏,并在竖琴的泛音旋律中结束。
 
第4乐章:不太过分的快板(Allegro non troppo),约10-11分钟,D小调
 
具有凯歌性的乐章。气氛长[[时间]]保持高涨,定音鼓带入铜管乐器的主旋律,及后小提琴奏出具节奏性的第二旋律,而这两个旋律亦再一次互相交替出现,突然小号的加入,配以弦乐如警报般的连弓和碎弓将乐曲气氛变得紧张,但一声大钹下,胜利的气氛似乎又回复过来,但随后的锣声和[[定音鼓]]的断奏,乐曲像是重新抑压在不安和无助的环境下,圆号的主旋律变奏亦显得我去威风的色彩,然后小提琴不断的重复音型似乎像是跌到深渊中,然而当重复音型转到[[竖琴]]时,却又像显出一点点的曙光。[[木管乐器]]以慢速带回主题旋律,似乎暗示黑暗慢慢将要消散,弦乐及[[钢琴]]的八分音符奏节奏加速了阴暗的驱散,最后铜管乐和敲击乐的加入将调性由小调变成大调,象征光明已重新到来,并且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视频==
===<center> d小调第5号交响曲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第五交响曲》伯恩斯坦指挥 </center>
<center>{{#iDisplay:k01264jrgqu|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10 音樂總論]]
[[Category:913 聲樂;歌曲]]
[[Category:娛樂事件]]
[[Category:媒體影視人物]]
39,1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