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可染

移除 3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山水画的革新家===
[[File:青山绿水.jpg|缩略图|right|青山绿水]]
从李可染所用的"陈言务去"和"不与照相机争功"两印,可见其变革山水画之决心和创作山水画之方法。"不与照相机争功"表明画家比摄影艺术有更大的创作自由,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条件。齐白石认识到"四王"的不足,为李可染刻了一方警示词印"陈言务去"李可染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成为了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一代宗师和里程碑<ref>{{cite book|title=收藏理论研究|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4pYJAQAAMAAJ|year=2008|publisher=上海2008华人收藏家大会}}</ref>。新中国成立后,他进一步致力于中国画艺术的革新,接受一些西方的光影画法,將之融入山水作品之中,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新的生命<ref>{{cite book|title=Wen wu shou cang jian shang ci xian: 绘画|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6fVIAQAAIAAJ|year=2004|publisher=大象出版社}}</ref>。
李可染的山水画革新是多方面的:题材新、意境新、笔墨新。特别是近几年来,他对“光”的探索。中国的传统绘画是并不强调光的,而他却从伦勃朗到印象派,把西洋绘画对于光的处理经验,小心谨慎地引入中国山水画。从山头树木的逆光,廻光反照的折光,到幽深峡谷中的瀑布,以及“黑中透亮”的溪水,都有成功的独创。五代人、宋元人偶然有过一些尝试,清代有的画家和近代的黄宾虹在这方面也都有过探索,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仍不能越过旧时代文人画的范畴。李可染把革新与中国画的笔墨有机地结合起来<ref>[https://lkr.artron.net/news_detail_31313 【评论】中国山水画革新家李可染]</ref>。| 图像 = [[File:青山绿水.jpg|缩略图|居中|青山绿水]] 
===畫牛高手===
===万山红遍 红山水===
[[File:万山红遍.jpg|缩略图|right|万山红遍]]李可染这类"红色山水"的出现,可能与当时把某些作品指责为"黑、野、怪、乱"的历史有关系<ref name="邹跃进2002">{{cite book|author=邹跃进|title=新中国美术史, 1949-2000|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WgdpAAAAIAAJ|year=2002|publisher=湖南美术出版社|isbn=978-7-5356-1811-5}}</ref>。新中国的山水画家以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情,找到了毛泽东诗意山水及革命圣地山水的题材,开启了中国山水画崭新的一页。在艺术手法上·多是运用象征这类手法,以红色为主, "来歌颂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人物。李可染在 1954 年和 1956 年两次系列写生活动中,就是把"江山如此多娇"这一毛泽东的名句"当做了他在旅行写生中的座右铭。同时,自己也从“对景写生”发展到“对景创作”。| 图像 = [[File:万山红遍.jpg|缩略图|居中|万山红遍]]
这一时期许多画家绘画秋山红叶,被美术史家称为“红色山水”。被赋予红色政权统治中国的政治含义和时代特征。李可染于 1962 年至 1964 年间.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不仅成功地表现了毛主席词作《沁园春·长沙》诗意,而且以满幅赤色完成了风格的转变(他的水墨画本以黑、满、重、亮的独特风格为人称许) ,顺应了新的时代形势<ref name="覃京侠2004">{{cite book|author=覃京侠|title=新中国美术经典60年代|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y9EpAQAAIAAJ|year=2004|publisher=湖北美术出版社|isbn=978-7-5394-1567-3}}</ref>。画面上红色布满全幅,红中带黑。实际上是以朱砂和墨用“积墨法”层层劾坡染而就的。
9,1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