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海燕窩

移除 7,476 位元組, 1 年前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參考文獻 ==
{{Reflist|2}}
 
== 科学研究 ==
 
种子含有挥发油和脂肪酸。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为岩芹酸(Cuminicacid)、芋烯油酸(Limonenicacid)和亚油酸(linoleicacid)等。
 
孜然芹,因其经济和药用价值高,需求量不断增加,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品种混杂、退化、良种选育工作滞后,极大地制约了孜然芹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对孜然芹方面的研究多为栽培技术的报道,而印度和摩洛哥孜然芹的相关引种研究仅少数。试验对2个引进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的性状表现和适应性上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比较,旨在为新疆孜然芹品种的引进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进展:孜然芹在中亚和印度等地区,我国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均有种植。新疆是我国孜然芹最主要的产地,适宜新疆南疆地区栽培。孜然的品种资源短缺是孜然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马艳明等在新疆孜然地方品种的农艺性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高杰等在孜然芹产量构成因素和干物质分配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认为增加植株的分枝数和高度,能有效提高单株产量;向少红等曾报道有关国外孜然芹品种引种比较,结果认为印度和摩洛哥孜然芹具有生育期短,产量构成性状好等优势,适宜在新疆栽培。
 
研究切人点:有关栽培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在孜然芹品种引进与筛选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对引进国外孜然芹品种通过不同播种方式的栽培,观察其田间农艺性状表现及适应性。
 
拟解决问题::对引进国外孜然芹品种进行进一步栽培试验比较,探讨其在新疆的栽培可能性和栽培方式,以期为新疆推广国外孜然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 材料与方法 ===
 
材料:两个孜然芹品种分别是:M-10(来源于摩洛哥);In-10(来源于印度)。
 
方法:试验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在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科研教学基地进行。采用定时观测观察孜然芹的生物学性状。孜然芹冬播于2010年11月16日进行;春播于2011年4月13日进行。采收时间为2011年7月12日,试验分为四个区,采收时每小区随机抽取10株测定株高(厘米)、茎粗(mm)、千粒重(TKW,g/1000粒)、单株果实重(KNP,g)、一级、二级分枝数(个/株)等产量性状。
 
=== 结果与分析 ===
 
'''孜然芹物候学特性'''
 
引进孜然芹品种营养生长时期比较:引进孜然芹品种营养生长时期比较:引进的两个国外品种的孜然芹中,冬播的出苗时间、主茎出现时间、分枝出现时间均比春播品种要早,其中,出苗时间最早的为冬播印度孜然芹,出苗时间为4月11日,出苗时间最晚的为春播印度孜然芹品种,出苗时间为4月26日;主茎出现时间最早的为冬播印度孜然芹,主茎出现时间为4月17日,最晚的为春播印度孜然芹,主茎出现时间为5月4日;分枝出现时间最早的为冬播印度孜然芹,出现时间为4月28日,最晚的为5月14日。列出不同营养生长时期,看出引进孜然芹品种适宜冬播,且各生育期均早于春播。
 
'''孜然芹营养生长期比较'''
 
{| class="wikitable"
|-
! 播种方式 !! 品种 !! 出苗时间 !! 主茎出现时间!! 分枝出现时间
|-
| 冬播 || 冬播In-10(来自于印度) || 4.11 || 4.17|| 4.8
|-
| || M-10(来自于摩洛哥) ||4.13 || 4.18|| 4.3
|-
| 春播 || In-10 || 4.26 || 5.4|| 5.14
|-
| || M-10 || 4.24 || 5.3|| 5.14
|}
 
孜然芹花期特点:随着营养生长的进行,孜然芹植株进入了生殖生长,出现花序最早的为冬播印度孜然芹,花序出现时间为5月17日,最晚的为春播印度孜然芹,花序出现时间为6月1日;花开放最早的为冬播印度孜然芹,5月23日已开花20%,最晚的为春播印度孜然芹,6月13日开花达到20%;完成50%开花最早的为摩洛哥孜然芹,为5月29日,最晚的为春播印度孜然芹,为6月17日;完成80%开花最早的为冬播印度孜然芹,为6月14日,最晚的为春播印度孜然芹,为6月22日;花期完成最早的为冬播印度孜然芹,为6月20日,最晚的为春播印度孜然芹,为6月26日。从两个国外品种花期进程分析,冬播方式印度品种从花序出现到花期结束均表现较早,而春播栽培则相反,春播印度孜然芹较晚。
 
'''孜然芹花期进程比较'''
 
{| class="wikitable"
|-
! 播种方式 !! 品种 !! 出现花序 !! 20%开花 !! 50%开花 !! 80%开花 !! 花期结束
|-
| 冬播 || 冬播In-10(来自于印度) || 5.17 || 6.1 ||6.1 || 6.14 || 6.2
|-
| || M-10(来自于摩洛哥) || 5.23 ||6.1 || 5.29 ||6.18 || 6.24
|-
| 春播 || In-10 || 6.1 || 6.13 || 6.17 || 6.22 || 6.26
|-
| || M-10 || 5.31 || 6.12 || 6.15|| 6.2 || 6.24
|}
 
'''孜然芹生物学特性'''
 
通过对两品种不同生育期的10株植株生物学特性的平均值对比发现,株高最高的为冬播印度孜然芹,高度为34.09cm,株高最低的为春播摩洛哥孜然芹,高度为27.35em;茎粗值最大的为冬播印度孜然芹,直径为1.90厘米,最小的为春播摩洛哥孜然芹,茎粗为1.70厘米;一级分枝个数最多的为春播印度孜然芹,平均为4.5个/株,最少的为冬播摩洛哥孜然芹品种来源于摩洛哥,名称叫摩洛哥孜然芹,平均3个/株;二级分枝个数最多的为春播印度孜然芹,平均6.4个/株,最少的为冬播摩洛哥孜然芹,平均为3.67个/株。从两个国外品种冬播和春播的植株性状表现分析,冬播在株高和茎粗上均大于春播,冬播孜然芹出苗早,营养生长时间长于春播,但是在一级和二级分枝数上冬播孜然芹表现稍差于春播。
 
'''孜然产量性状表现'''
 
孜然芹的产量性状主要是由单株花序数、败育花序数、有效花序数、单株果实数、单株果实重、千粒重这些性状构成,实验中,单株花序数最多的为冬播摩洛哥孜然芹,平均个数为162.50个/株,最少的为春播摩洛哥孜然芹,为132.10个/株;败育花序数最多的为冬播摩洛哥品种,为117.80个/株,最少的为春播摩洛哥品种,为27.5个/株;败育率最高的为春播摩洛哥孜然芹品种,达到72.50%,最低的为春播摩洛哥孜然芹品种,为20.80%;有效花序数最多的为春播摩洛哥孜然芹,为104.60个/株,最少的为冬播摩洛哥品种,为44.67个/株;单株果实数最多的为春播摩洛哥孜然芹,达到388.10个/株,最少的为冬播摩洛哥品种,为119.83个/株;单株果实重最大的为春播印度孜然芹,为1.579,最小的为冬播摩洛哥品种,为0.539;千粒重最大的为冬播印度孜然芹品种,为4.859,最小的为冬播摩洛哥品种,为3.81g。可以看出春播孜然芹在单株有效花序数、果实数、果实重等均明显高于冬播。
 
'''孜然芹植株性状表现'''
 
{| class="wikitable"
|-
! 播种方式 !! 品种 !! 株高(cm) !! 茎粗(mm) !! 一级分枝数(个/株)!! 二级分枝数(个/株)
|-
| 冬播 || 冬播In-10(来自于印度) || 34.09 || 1.9 || 3.4 || 4.6
|-
| || M-10(来自于摩洛哥) || 28.57 || 1.85 || 3 || 3.67
|-
| 春播 || In-10 || 28.55 || 1.76 ||4.5 || 6.4
|-
| ||M-10 || 27.35 || 1.7 || 4.3 || 4.7
|}
==美食相關影片 ==
39,1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