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道岔

移除 2,233 位元組, 2 年前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构造==
==个人经历==
<p style="text-indent:2em;">至元二十年(1283),其父亲孔浣去世,孔思晦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一边坚持学习,一边下地耕种,一边侍奉母亲。大德七年(1303),孔思晦游学于京师,得[[国子监]]祭酒耶律有尚赏识,欲推举他出来做官,孔思晦以老母年事已高,身边无人照料为由,谢绝了耶律氏的一番好意。至大元年(1308),其母亲病重,孔思晦昼夜守候在病榻旁边,“躬进药饵,衣不解带”。及至其母去世,孔思晦悲痛欲绝,“勺水不入口者五日”。
<p style="text-indent:2em;">至大三年(1310),孔思晦居丧期满,被荐举为孝廉,授范县(今属河南)儒学教谕。延右二年(1315),又调至宁阳县(今属山东)做教谕。当时,这两个县的教官都因薪俸微薄而不愿受职,孔思晦则俭约自律,尽职尽责,深受生员们爱戴,以至于孔思晦离任时,两校生员“皆挽留,不忍舍”。
<p style="text-indent:2em;">延占三年(1316),[[孔思晦]]以孔子嫡长孙身份,入主孔府,袭封[[衍圣公]],主持[[林庙祀事]],孔思晦又开始了他新的生活。为了管理好林庙祭祀和府务,请求朝廷新置典籍、管勾、司乐3人,分掌书籍音乐,金谷出纳等。看到孔庙“虽苟全,而楼角围墙未备,乃竭力营度,率复旧规”。对缺坏的祭器、礼器等,也整饬一新。尼山是孔子的诞生地,过去曾建有[[尼山孔庙]],但由于长期战争,已是“庙毁而碑存”,用以奉祀的祭田也被附近居民冒耕,孔思晦遂“稽诸典故,言于部使者”,借助朝廷之力,恢复了尼山祭田150亩,岁收入粟48石。并趁机请求朝廷增置尼山书院。至顺元年(1330),他上书给皇帝,称孔子被封“王”,其父被封为“公”,于礼不合,请求对孔子父母优加褒崇。结果,朝廷同意了孔思晦之请求,降旨加封孔子父亲叔梁纥为“[[启圣王]]”,母颜征在为“启圣王夫人”。孔思晦还积极查找迷失的学田,查复了三氏学在沛县一带“久为豪民所占”的学田3000亩。
===转辙器===
39,1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