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郑梁梅高级中学

移除 1,744 位元組, 2 年前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全校师生在郑兆财先生“爱国爱乡”精神和“学校创名牌、人人争贡献”的信念激励下,本着“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幸福”的育人理念,坚持“实事求是”的校训,弘扬“自强、厚德、善学、笃行”的校风,践行“育人教书”的教风和“明德、格致”的学风,追求“用充足的资源做好最值得做的事”工作效益,围绕“安全是学校的生存线,规范是学校的基准线,[[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特色是学校的发展线,创新是学校的动力线,文化是学校的引领线” 六个维度集聚开发育人资源,通过“用‘2×3模式’ 构建育人共同体”(该模式已经成为“淮安市十大基础教育模式”之一),大力推进“三个教育”“十大生命教育模式”“十个有效教学”,不断提升师生素养和办学品位<ref>[http://wm.jschina.com.cn/9660/201206/t1026995.shtml 涟水郑梁梅学校开展学习郑兆财先生主题活动 ],江苏文明网,2012-06-15 </ref>。
 
==简介==
1910年,[[东交民巷天主堂]]柯来孟神父、北京仁爱会修女依搦斯、若瑟会修女夏大姑等人共同筹建该堂,在放生池胡同(今为永生巷)凑集两万银元,购买坟荒地2.8公顷(43.5亩,2887.1平方米),建成“普爱堂”。原有两栋双层楼房和一些平房。主要用来让修女们疗养、静修之用,同时也开设诊所,后来增设缝纫班,义务为穷人和大龄孤儿及社会上贫困的女孩子缝补衣服。<ref name=zgwh>{{Cite web |url=http://www.chinaculture.org/gb/2009-07/08/content_337011_4.htm |title=北京的天主教堂,中国文化网,2009-07-08 |accessdate=2014-01-07 |archive-date=2014-01-0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107195427/http://www.chinaculture.org/gb/2009-07/08/content_337011_4.htm |dead-url=no }}</ref>
 
1923年,仁爱会修女对普爱堂进行改造,修建了现在这座朝北的哥特式教堂,称南岗子天主堂。堂身长32.5米,宽13.8米,钟楼高15米,占地448.5平方米。除圣堂外,另建有神父院、厨房院等辅助建筑,还有学房7间,作为“惠我第四分校”。
 
1952年,将修女院作为孤儿院使用。1958年,国家动员宗教团体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教会在1958年底关闭该教堂,以后又将大部分房间交给崇文区教育局使用。1986年2月落实宗教政策,将被占用的教堂归由[[天主教北京教区]]管理,9月1日经视圣正式开堂,并将教堂内院的修女学校恢复为若瑟修女会的初学院,定名为“[[小德兰|小德肋撒]]修女初学院”,为天主教北京教区培养修女。1988年,南岗子天主教堂被列为[[北京市崇文区文物保护单位]]。
==荣誉==
39,1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