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桂良

增加 4,56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明清人物信息框|姓名 = 瓜尔佳· =''' 桂良|原名 '''==[[File:桂良.jpg| 缩略 片名称=| 图片大小 =右|桂良| 图片说明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最高职务 80&size= 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内大臣|国家 b9999_10000&sec= 大清|爵位 1556019815946&di=|籍贯 a06ea371bf35cda899ce316b7ff1f062&imgtype=|族裔 0&src= http%3A%2F%2Fwww.name8.name%2FUploadFiles%2Fcommon%2Fmingren%2F3130.jpg 原图链接][[满洲http://www.name8.name/mingzi/%E7%BB%80%E8%89%B0%E5%A3%87 来自 名字吧 的图片]]]|旗籍 = '''[[ 正红旗桂良]]'''({{lang-mnc| 府邸 =ᡤᡠᡳᠯᡳᠶᠠᠩ| 世系 v= guiliyang}},{{bd| 字号 = 燕山1785年| 室名 = | 諡号 =文端|出生日期 =乾隆五十 1862 (1785年)| 出生地点 catIdx=|逝世日期 = 同治元年(1862年 G}} ,姓[[瓜尔佳氏]],[[表字| 逝世地点 = 字]]燕山,[[满洲正红旗]]人,清朝重臣。[[ 京师兵部尚书]][[ 顺天府吏部]]|墓葬 =|配偶 =|亲属 =祖父:塞德立<br>父:玉德<br>岳父:肃亲王[[ 永锡尚书]]<br>兄:大哥俊良 二哥斌良<br>弟:四弟岳良 [[直隶总督]] 五弟徵良 [[东阁大学士]] 六弟法良<br>子:延禧、延祚、延祺 [[文华殿大学士]] 延祜<br>女婿:恭亲王[[ 奕訢军机大臣]]|出身 = |经历 = |着作 =}}
'''桂良'''({{lang-mnc|ᡤᡠᡳᠯᡳᠶᠠᠩ|v=guiliyang}},{{bd|1785 =生平== ===嘉庆 ||1862年|catIdx间===G}}),姓[[瓜尔佳氏]],[[表字|字]]燕山,[[满洲正红旗]]人,清朝重臣。[[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直隶总督]]、[[东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
== 生平 ==
=== 嘉庆年间 ===
桂良是[[闽浙总督]][[玉德]]之子。[[嘉庆]]十三年(1808年),由[[贡生]]捐[[礼部]][[主事]],晋员外郎,外放四川顺庆知府,调成都。历任[[建昌道]],[[河南]][[按察使]],[[四川]]、[[广东]]、[[江西]][[布政使]]<ref>[[s:清史稿/卷388|《清史稿》(卷388)]]:“桂良,字燕山,瓜尔佳氏,满洲正红旗人,闽浙总督玉德子。入赀为礼部主事,晋员外郎。出为四川顺庆知府,调成都。历建昌道,河南按察使,四川、广东、江西布政使。”</ref>。
=== 道光年间 === 
[[道光]]十四年(1834年),升任[[河南巡抚]]。嘉庆年间,[[林清]]、[[李文成]]等发动[[癸酉之变]]失败后,[[汲县]][[潞州屯]]坟塔仍然祭祀[[天理教]]的神明“[[无生老母]]”,习教者仍然很多。御史[[黄爵滋]]上言后,[[道光帝]]命桂良调查整治,摧毁这些坟庙,桂良寻访发现河南境内无生庙三十九所,一并摧毁;对失察的地方官,各有谴责罢黜。道光十九年(1839年),升任[[湖广总督]],调闽浙,又调云贵<ref>[[s:清史稿/卷388|《清史稿》(卷388)]]:“道光十四年,擢河南巡抚。嘉庆中,林清、李文成等以八卦教倡乱,既诛,而汲县潞州屯坟塔犹祀其神曰“无生老母”,习教者犹众。御史黄爵滋以为言,命桂良察治,毁其坟庙,廉得河南境内无生庙三十九所,并毁之;地方官失察,谴黜有差。十九年,擢湖广总督,调闽浙,又调云贵。”</ref>。
道光二十年(1840年),兼署[[云南巡抚]]。云南省多盗盗贼,桂良奏定缉捕章程;又请求[[迤南]]、[[迤西]]、[[迤东]]各标营官兵责成巡道就近稽察。当时贵州诸苗蠢动,[[镇远]]、[[黎平]]、[[都匀]]、[[古州]]等地苗民尤其凶悍,州县地方政府不能控制,桂良上奏请求挑选精兵专事围剿逮捕不受控制的苗民<ref>[[s:清史稿/卷388|《清史稿》(卷388)]]:“二十年,兼署云南巡抚。滇省多盗,奏定缉捕章程;又请迤南、迤西、迤东各标营官兵责成巡道就近稽察。时贵州诸苗蠢动,镇远、黎平、都匀、古州苗尤悍,州县不能製,疏请遴劲兵专主剿捕。”</ref>。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桂良入觐,被留在中央,署理[[兵部尚书]],兼[[正白旗]]汉军都统。旋即外放为[[热河]]都统。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应召来京,授任[[镶红旗]]汉军都统,以其侧室所生庶女嫁与[[道光帝]]六子[[奕訢]](恭亲王)为[[福晋]]<ref>[[s:清史稿/卷388|《清史稿》(卷388)]]:“二十五年,入觐,留京,署兵部尚书,兼正白旗汉军都统。寻出为热河都统。二十八年,召来京,以其女妻皇六子奕,授镶红旗汉军都统。”</ref>。
=== 咸丰年间 ===[[File:Signing of the Treaty of Tientsin-2.jpg|thumb|250px|画作《签订天津条约》,签订者左起分别为[[花沙纳]]、[[额尔金]]、桂良、英海军上将[[迈克尔·西摩尔|西摩尔]]<ref>{{cite web|title=Antique Prints of China|url=http://www.philographikon.com/printschina.html|accessdate=2010-12-31}}</ref>]]
[[咸丰]]元年(1851年),桂良署理[[吏部尚书]],外放为[[福州将军]]。咸丰二年(1852年),召授[[兵部尚书]]。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攻陷[[江宁]],京师戒严。桂良上疏请求京师各城门稽查增派八旗章京兵丁,增补城上兵房人员,[[咸丰帝]]批准。不久,[[太平军北伐]],[[直隶总督]][[讷尔经额]]率军离开省城组织防御,清廷命桂良驻军[[保定]]为后路声援,兼防西路要隘。[[望都]]、[[唐县]]土匪起事,桂良逮捕并诛杀了他们<ref>[[s:清史稿/卷388|《清史稿》(卷388)]]:“咸丰元年,署吏部尚书,出为福州将军。二年,召授兵部尚书。三年,粤匪陷江宁,京师戒严。桂良疏请各城门稽查增派八旗章京兵丁,补葺城上兵房,从之。未几,粤匪窜河北,直隶总督讷尔经额出省防剿,命桂良驻保定为后路声援,兼防西路要隘。望都、唐县土匪起,捕诛之。”</ref>。是年秋,太平军由山西进攻直隶南部,讷尔经额大军在[[临洺关]]溃败,[[隆平]]、[[柏乡]]相继失守。讷尔经额被解职逮捕,咸丰帝授桂良为直隶总督,下诏责令他同[[都统]][[胜保]]速筹防剿。直隶布政使[[张集馨]]出兵延后耽搁,桂良弹劾罢免了他。太平军入侵[[正定]]、[[定州]]、[[深州]]、[[河间]]、[[天津]],声势浩大,于是桂良率提督[[张殿元]]守卫保定,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统帅大军驻扎[[通州]]保卫京师,[[胜保]]督师进剿。咸丰四年(1854年),清军在[[独流镇]]取得胜利,太平军撤往[[阜城]],又撤往[[连镇]],僧格林沁、胜保会攻太平军,太平军分兵进入山东,胜保率军追击。桂良派遣[[张殿元]]赴[[武邑]]防堵,并弹劾[[散秩大臣]][[穆辂]]、[[健锐营]]翼长[[双僖]]纵兵伤官扰民<ref>[[s:清史稿/卷388|《清史稿》(卷388)]]:“是年秋,贼由山西犯畿南,讷尔经额师溃于临洺关,隆平、柏乡相继陷。讷尔经额褫职逮治,授桂良直隶总督,诏责偕都统胜保速筹防剿。布政使张集馨出兵迁延,劾罢之。贼窜正定、定州、深州、河间、天津,势剽甚,于是桂良率提督张殿元守保定,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统大兵驻通州卫京师,胜保督师进剿。四年,大捷于独流镇,贼走踞阜城,又走连镇,僧格林沁、胜保会攻,贼分窜山东,胜保追击之。桂良遣张殿元赴武邑防堵,劾散秩大臣穆辂、健锐营翼长双僖纵兵伤官扰民,议谴。”</ref>。
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砲台]]、直逼[[天津]],奉派与[[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赶往[[天津]]谈判,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ref>[[s:清史稿/卷388|《清史稿》(卷388)]]:“八年春,英、法、俄、美四国联军北犯,毁大沽砲台,泊天津城下,声言将犯京师。仓猝援军未集,命桂良偕尚书花沙纳往议。敌情猖肆,要求益多:以遣官驻京、内江通商、内地游行、兵费赔偿后,始交还广东省城。四事廷议不允。复起故大学士耆英同与议,英人尤不悦,拒之,耆英以擅回京获罪。桂良等议久不决,廷臣多主战,实不足恃,而敌日以进兵为恐哧。俄、美两国调停其间,卒徇所请定议,而通商税则俟于上海详定之。”</ref>。[[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桂良属于主和派。同年晋[[文华殿大学士]],授内大臣。偕[[两江总督]][[何桂清]]在[[上海]]与英、法、美等国议定通商税则,签署《[[通商章程善后条约]]》<ref>[[s:清史稿/卷388|《清史稿》(卷388)]]:“五月,签约退兵,遂命桂良偕花沙纳赴上海,武备院卿明善、刑部员外郎段承实副之,会同两江总督何桂清议税则。文宗愤和约之成出于不得已,或献策许全免入口税以市惠,冀改易驻京诸条,密授桂良等机宜。八月,至上海,晋文华殿大学士,授内大臣。桂清力言免税之不可,改约之难成,桂良亦赞其议,上甚怒,必责其补救一二端,而各国因广东民团仍与为难,且出示伪载谕旨,坚欲罢两广总督黄宗汉,停撤民团。桂良等疏闻,乃解宗汉通商大臣,改授桂清。桂良等噤不敢言罢驻京诸事,先议税则。”</ref>。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重佔天津,桂良会同[[直隶总督]][[恆福]]在天津与英、法议和,疏请全部接受英、法所提各项要求。英法提出增兵费,入京换约,咸丰帝严诏拒绝。同年九月,[[咸丰帝]]逃往[[热河]][[避暑山庄]](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受命与恭亲王奕訢留守[[北京]],负责和议。十月,签订中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咸丰十一年(1861年),清设[[总理衙门]],桂良出任大臣,协助奕訢主持外交、通商事务。同年,[[慈禧]]与奕訢发动政变,废除八大臣,桂良入值[[军机大臣]]<ref>[[s:清史稿/卷388|《清史稿》(卷388)]]:“十二月,英使额罗金遽率兵船赴广东,遂罢议。九年,回京,仅美利坚一国遵换通商之约,英军复犯大沽,僧格林沁预设备,兵至,击退之。十年,英法联军大举来犯,我师失利。七月,复命桂良赴天津议和,要增兵费,入京换约,严诏拒绝。敌陷天津,进逼京师,上幸热河,恭亲王奕留守主抚议,桂良与焉。九月,于礼部换约,视八年原议益增条款,事具邦交志。寻命督办各国通商事务。十一年,穆宗即位,回京,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ref>。
=== 同治年间 === 
[[同治]]元年(1862年)七月,桂良病卒,追赠[[太傅]],入祀[[贤良祠]],諡号'''文端'''<ref>[[s:清史稿/卷388|《清史稿》(卷388)]]:“同治元年,卒,优恤,赠太傅,祀贤良祠,諡文端。”</ref>。
== 家族== ===祖父===  塞德立(桂良祖父):八子:第一子[[雅德]]、第二子[[广德]]、第三子[[常德]]、第四子[[同德]]、第五子[[玉德]]、第六子[[文德]]、第七子[[宝德]]、第八子[[辅德]]。 ===伯父=== 雅德(桂良伯父):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起历任山西、陕西、河南、广东、福建巡抚。 五十年七月升闽浙总督。五十一年六月,因在前任闽浙总督富勒浑纵容家人贪赃案中查办不力,且又徇私保奏被革职,并全数代赔浙江清查亏空案内富勒浑应赔银两。同年八月,以副都统衔前往乌什办事。 五十三年,林文爽起义,乾隆因以雅德在闽督任内失察台湾文武官员,因徇酿成大案,命拿交刑部治罪,问拟绞候,旋奉恩旨令家居,闭门思过。 五十四年,因福康安查奏遗失炮位一案,以闽省营伍废弛总由从前督抚失察所致,雅德曾任闽督,即发往伊犁自备资斧效力赎罪。五十六年以年老释回。 五十七年赏头等侍卫作为喀什噶尔办事大臣。五十八年调叶尔羌办事大臣,因与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明兴办事意见不合,降为三等侍卫,赴哈密办事。 乾隆六十年,因闽省盐务按引摊派经费之案,其曾任闽督,奉旨革职,发往伊犁自备资斧效力赎罪。 嘉庆三年回京,六年七月三十日卒于家,年七十余岁。配钮祜禄氏。 一子:第一子敦良,生于乾隆三十五年,历任按察使、布政使、叶尔羌办事大臣、哈密办事大臣,卒于道光二十五年,年七十六岁。配伊尔根觉罗氏云贵总督富纲之女。 一女:第一女,适工部尚书步军统领世袭公明安。明安系遏必隆后裔,阿里衮之孙,乾隆四十二年袭公爵。嘉庆七年,因赌场受贿案被革爵。 ===父亲=== 玉德(桂良父):乾隆五十一年起历任山东按察使、安徽按察使、安徽布政使。五十四年授刑部侍郎。五十七年七月,前往审办江西控案。 乾隆六十年正月,升山东巡抚。嘉庆元年六月,调浙江巡抚。次年因宣平县知县霉浥仓谷一案参奏迟延,部议革职,后从宽免其革职,罚交养廉三年,旋奉旨免缴养廉银五千两。嘉庆四年,赴江苏审办巡抚宜兴被参各案。 嘉庆五年正月,升闽浙总督,署福州将军。七年五月,因上奏将营伍操演不当,被拔去花翎,部议革职,后从宽留任。 八年,江西匪徒滋事,毗连闽界,奉旨驰往建宁一带查办,玉德拿获首犯,赏还花翎。 十年,蔡逆犯台湾,由鹿角门窜入,奉旨剿办。十一年二月,因无筹划降二品顶戴,拔去花翎。三月蔡牵乘间,复由鹿角门窜出,玉德自请革职治罪。后奉旨先革去顶戴,仍将经理军需。五月因患病请假,奉旨革职回旗调理,俟后病痊时再降谕旨旋交刑部审讯。经留京王大臣会同刑部训明各款,唯往招贼首朱濆一节,系属误听人言,被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十二年十月,赏给三等侍卫,作为乌什办事大臣。十三年四月因眼疾,恩准回旗调理,卒于甘肃途中。 配韩佳氏,继配郭络罗氏。 ===兄妹=== 桂良父玉德有六子,四女。 四子: 第一子俊良,早卒,无嗣。 第二子斌良,生于乾隆四十九年,历任按察使,通政使,左副都御使,盛京刑部侍郎,西藏办事大臣。道光二十七年卒于西藏任上,年六十四岁。配觉罗氏云贵总督觉罗琅玕之女,继配博尔济吉特氏吏部笔帖士纳齐泰之女。 第三子桂良,生于乾隆五十年,卒于同治元年,年七十八岁。配宗室氏肃亲王永锡之女。 第四子岳良,侧室出,生于乾隆五十一年。历任按察使、布政使、江西巡抚、山西巡抚、乌什办事大臣,道光二十一年卒于北京,年五十六岁。配宗室氏睿亲王淳颖之女。 第五子徵良,侧室出,生于乾隆五十六年,历任通判、知县。卒于道光二十二年,年五十二岁。配蒙古萨尔图克氏总督惠龄之女。 第六子法良,侧室出,生于嘉庆五年,历任江西盐道、粮道、江南河库道。配那拉氏三品卿衔内务府堂郎中成文之女。 四女: 第一女,适甘肃同知觉罗罗恒。 第二女,不详。 第三女,适宗室贝勒奕亨。 第四女,适钮祜禄氏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富森之子户部郎中英麟。 ===子女=== 四子: 第一子,延禧,生于嘉庆十二年,历任知州,卒于道光二十一年,年三十五岁。配宗室氏郑亲王乌尔恭阿之女。 第二子,延祚,生于嘉庆十四年,为候选通判,卒于道光十年,年二十二岁。配萨克达氏山海关副都统兴科之女。 第三子,延祺,侧室出,生于嘉庆十五年。配王氏正红旗汉军子爵王羹之女。 第四子,延祜,侧室出,生于嘉庆二十二年。配蒙古署理贵州巡抚贵州布政使额腾伊之女。 九女: 第一女,适侍郎容照之子刑部员外郎文举人庆霖。 第二女,侧室出,适粮道恩成之子江苏淮安府知府署理淮扬道福楙。 第三女,侧室出,适吉林将军经额布之子东河同知诺津。 第四女,侧室出,适直隶总督讷尔经额之子文举人兵部员外郎衍秀。 第五女,侧室出,惠亲王福晋。 第六女,侧室出,适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阿克苏办事大臣舒兴阿之子松龄。 第七女,侧室出,适湖广总督裕泰之子盛京兵部员外郎长善。 第八女,侧室出,不详。 第九女,侧室出,为恭亲王奕欣福晋。 == 参考 资料== 
{{Reflist}}
{{-}}
{{succession box|[[特登额]]|[[阿灵阿]]|[[清朝兵部尚书列表|清朝兵部满尚书]]|<small>咸丰二年四月辛丑 - 咸丰三年九月丙午</small><br /><small>1852年6月8日 - 1853年10月6日</small>}}
{{end box}}
{{清朝入祀贤良祠}}
{{DEFAULTSORT:Gui桂}}
[[Category:清朝礼部主事]]
[[Category:清朝礼部员外郎]]
[[Category:清朝顺庆府知府]]
[[Category:清朝河南巡抚]]
[[Category:清朝湖广总督]]
[[Category:清朝闽浙总督]]
[[Category:清朝云贵总督]]
[[Category:军机大臣]]
[[Category:散秩大臣]]
[[Category:清朝大学士]]
[[Category: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Category:清朝兵部尚书]]
[[Category:正白旗满洲都统]]
[[Category:镶白旗满洲都统]]
[[Category:正蓝旗满洲都统]]
[[Category:满洲正红旗人]]
[[Category:瓜尔佳氏]]
[[Category:諡文端]]
[[Category:第二次鸦片战争人物]]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