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5
次編輯
變更
PK大戰
,增加內容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p style="background: #800000;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PK大戰''' </p>|-|<center><img src="https://img.ltn.com.tw/Upload/sports/page/800/2014/06/14/phpzfTqRc.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030893 圖片來自mable]</small> |}'''PK大戰''',是 [[ 足球比賽 ]] 為決定勝方的一種競技方式。又稱十二碼大戰,互射十二碼(Penalty shoot-out,縮寫PSO),日本、台灣極為常用,生活上一般的淘汰賽中,也常會以雙方PK大戰的方法來決定勝方。
==簡述==
=== 可能打破僵局改寫結局 ===
PK大戰於1970年代開始普及,此前決勝方法有擇日重賽,投硬幣或抽籤。風靡全球的熱門運動,在全世界近半國家都在看的世界杯足球賽上,壓力特別集中。尤其是到了淘汰賽階段 ,12 ,[[12 碼罰球 ]] 很可能打破僵局、改寫結局。1978年世界杯採用12碼PK大戰決定最後勝負以來,有30場世界杯比賽是由12碼PK決定結果,包括2場決賽。
== 決勝方式 ==
=== 進入驟死賽階段 ===
當雙方球員全部射完一輪,但未分勝負,則會繼續互射,在此可調動球員射球次序。但在所有場上球員未完成射門之前,在該輪過之球員不可再射。如出現球員數目不相同時,較多球員一方的隊長要決定哪位或哪些球員不用參加PK大戰(不射12碼的球員也不能守門,故一般不會選擇去除門將)。
若在5人制足球中,則以六公尺 [[ 自由球 ]] 來決定勝負,雙方在6公尺自由球點各踢3球,進球多者勝,若仍無法決定勝負,則會進入驟死賽階段,一旦一方射進另一方射失,射進球員的隊伍便得勝。
== 壓力測試 ==
=== 考驗心理素質與運氣 ===
學者更有興趣的是,如何利用12碼PK大戰驗證運動心理學、實驗賽局理論中某種有用的行為模式。而行為經濟學研究顯示,踢球者和門將都可以用一些方法取得優勢,其中最關鍵的一個因素是,哪支球隊先開始踢。
前國際足總主席布拉特(Sepp Blatter)在2006 年[[ 德國 ]] 世界杯 足賽 時表示,「世界杯足球賽是一種熱情,當比賽踢進延長,就是一場好戲。」「但如果演變成PK大戰,就是悲劇了。」互射十二碼被媒體與足球工作者認為,更屬於心理素質與運氣的考驗,而不是對球員能力的全盤測試。
==決勝關鍵==
===易踢進的原因===
門將得捍衛一片9.4平方公尺的區域,對抗來自10.9公尺外最多時速128公里的射門。 相較之下,如果是棒球對決,打者必須在約0.32平方公尺的好球帶中,把18公尺以外時速最高161公里的球揮擊出去。棒球打者的揮擊時間打約只有0.4秒,門將全身撲出去的反應時間只有約0.3秒。很多時候,門將只能猜球會往哪邊飛。因此,12碼大多能踢進並不意外。<ref>[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1024 世足12碼PK大戰 為什麼先踢的球隊勝率較高?]天下雜誌</ref>==PK大戰的夢魘=====英格蘭隊對夢魘罰球的恐懼===[[英格蘭]][[男]]子足球國家代表隊和PK大戰:他們兩者的關係就像青少年看待青春痘一樣,是難以擺脫的夢魘。在1990至2012年間,英格蘭隊在世界盃和歐錦賽中,每10次就有6次是因為PK大戰而慘遭淘汰。他們在大型錦標賽的前7次PK戰就輸了9次,是全世界男子國家代表隊中成績最爛的。每一次失利都加深了他們對PK大戰的恐懼,而且看起來也讓他們更加堅信,要是英格蘭隊下次再遇到得在12碼線對上守門員定輸贏時,也注定會失敗。<ref>[https://www.gvm.com.tw/article/86983 如何在PK大戰中獲勝?看10次9輸的英格蘭隊如何扭轉「被詛咒」的12碼PK戰?]遠見雜誌</ref>
==參考資料==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