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44
次編輯
變更
顱內動脈瘤
,無編輯摘要
==如何形成==
遺傳性的動脈壁薄弱可能是導致[[動脈瘤]]產生一個因素。大部分動脈瘤可能是隨著年齡增長,造成動脈管壁不斷損耗引起的,兒童動脈瘤的發病率很低。有時,嚴重的頭部創傷或感染也會導致動脈瘤的形成。目前有許多潛在的危險因素促使動脈瘤的形成,吸煙和[[高血壓]]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ref>[https://sdm.cgh.org.tw/DL/14_1.pdf 何謂顱內動脈瘤?],顱內動脈瘤-國泰綜合醫院 </ref>
==顱內動脈瘤破裂的診斷==
以無顯影劑的腦部斷層為主,在出血後24小時內,高達92%可發現 [[ 蜘蛛膜 ]] 下腔出血,若斷層攝影無發現可採取腦脊髓液做測試,有無蜘蛛膜下腔出血。腦血管攝影仍是診斷顱內動脈瘤的最標準檢查,CTA及MRA因技術的進步,有可能於未來成為診斷顱內動脈瘤的另一種利器,TCD可用來診斷及監測血管痙攣
==併發症與治療==
顱內動脈瘤破裂後引發的蜘蛛膜下腔出血,臨床上最常見的併發症為:(1)再出血。(2)血管痙攣。(3) [[ 水腦症 ]] 。(4) [[ 癲癇 ]] 。(5) [[ 低血鈉 ]] 。<ref>[https://www1.cgmh.org.tw/intr/intr4/c8230/Page/PI-Show.asp?id=21 顱內動脈瘤],顱內動脈瘤-高雄長庚紀念醫院</ref>
==治療方式介紹==
顱內動脈瘤治療的方式大致分為兩種,包括傳統開顱手術及動脈栓塞手術。 傳統治療顱內動脈瘤之方式,是由神經外科醫師進行開腦手術將動脈瘤夾除,這種手術行之有年,因治療動脈瘤之成效佳,過去被視為治療動脈瘤之標準方式。然而,這種手術對病人最大的心理壓力,在於病人需意識到”我需要開顱”這件事;某些動脈瘤更因為其解剖位置特殊,手術後也較容易有神經功能損傷之併發症。近十幾年,隨著材料科技的進步,微創腦導管技術(就是俗稱的”栓塞手術”)已成為治療動脈瘤的另一項選擇。 (圖B)。(圖A)
是指手術者從病人[[鼠蹊部]]穿刺動脈後,在X光的導引下將導管緩慢送至腦部,在整個導引過程中,導管僅在血管內行進,不會接觸到腦組織或神經。待導管進入動脈瘤管腔內後,手術者將一定數量的彈簧線圈由大到小逐一塞入動脈瘤。隨著彈簧線圈的增加,這些線圈便會在動脈瘤管腔內交織一塊兒,就好像一團棉線球將整個動脈瘤塞住一樣,使血液不再流進動脈瘤,進而達成治療動脈瘤、拆除不定時炸彈的任務。這樣的過程,完全不需要開腦,只需要在鼠蹊部穿刺一個不到一公分的傷口即可完成。這種安全、復原時間短、且高成功率的微創技術,已被醫界所接受,於全世界也成為治療動脈瘤之主流技術。
動脈瘤血管內栓塞療法與顱內動脈取栓術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5Y7Cf6NWgM}}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