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撞球

增加 6,924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96年,星偉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與北京體育大學聯合創建了運動系檯球項目,這為中國培養高級檯球專業人才創造了條件。
*2005年,中國檯球選手丁俊暉取得了中國公開賽冠軍和英國斯諾克檯球錦標賽的冠軍。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cw-ctoc/wp-content/uploads/2019/10/25175043/record-slider-guangzhou-2010-billiard-01.jpg
https://www.tpenoc.net/sport/billiard-sports/
===撞球比賽與遊戲規則===
*撞球通常是指美式花式撞球(Billiard),在了解常見的玩法之前,我們先來定義一些常見的術語吧~
*嚴重犯規--發生連續三次一般犯規,除了每次的標準犯規個扣一分之外,再加扣15分,該選手犯規次數歸零且整盤球重排。
*參考資料:撞球總會-落袋球各項比賽規則 。  <ref name="運動島人">{{cite web |url=https://sport-islander.com/billiards-rules/ | title= 撞球-簡易規則 | language=zh | date=2021-09-19 | publisher=運動島人 | author=運動島人團隊 | accessdate=2022-08-26}}</ref>
===*撞球台上沒有洞袋的韓國「開侖」玩法*雖說韓國八月因愛第一教會脫序的宗教活動,造成疫情全境大流行,儼然成為繼二月來,大邱地區同樣因宗教活動(新天地教會),所爆發出來的第二波重大災情。*韓國政府憑藉著過往「亡羊補牢」防疫經驗,再度漸漸控制下疫情,如截自發稿時間(9月13日)維持近一百人初開頭的確診人數,而目前當地防疫措施,由之前類同「三級」開設,即所謂的2.5加強版,預計從本週漸漸放寬到第二級,讓當地民眾能日漸恢復日常生活與社交生活,同時也試圖緩衝疫情所造成的經濟損害。*然而有趣的是,韓國政府決定實施類同三級防疫措施時,所限制的商家營業範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咖啡廳、補習班與健身房等等外,有一處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韓國的撞球間。*想必許多常看過韓國警匪劇情動作片的朋友們,諸如由張東健所主演的《朋友》(친구,2001),總會看到一些小嘍囉(양아치)聚集的場所,除了酒吧、路邊小吃攤,也有著大家熟悉的「撞球間」(당구장),而他們在室內敲著杆,有時還邊叫外送炸醬麵(짜장면)來吃,靜待上頭老闆指令而行動。然而,眼尖的讀者,一定會注意到他們大多玩著沒有洞袋的撞球打法。*當年在韓國留學的我,也喜好撞球運動,因為在繁重課業壓力下,課暇之餘排解壓力的方式之一,就是跟韓國的學長姐,抑或外國朋友去「敲杆」,邊敲邊聊天,體驗異國生活。*台灣人熟悉的「撞球」(billiards,당구)稱號,中國朋友則是稱之為「台球」,而另一項運動,台灣的「桌球」(table tennis),則是被中國朋友稱之為「乒乓球」(Ping pong,탁구),當然這只是稱號不同,玩法大同小異,而在在韓國,韓國人則是習慣玩著沒有洞袋孔的撞球打法。*在台灣街道上,一般的撞球間內,少見沒有洞袋的撞球台,即使有的話,大概十桌也只有一桌是屬於這樣的「特別桌」,說到底,台灣人還是比較習慣玩所謂「14-1」,亦即「花式撞球」,或是「九號球」為主。*那麼韓國當地這種沒有洞袋打法的撞球,「又是」韓國人發明的嗎?且又是專屬於韓國人的玩法嗎?這也倒不是,也非「又是」韓國人發明的,而是台灣人較為陌生的「開侖」(Carom,캐럼)玩法。*開侖打法最早源於法國,故又有人把這種打法稱為「法式撞球」,後來開侖被球迷普及推廣到世界各國,今日也成為國際撞球大賽項目之一。*現今開侖除了是在沒有洞袋的撞球桌上競賽外,球的數量,若相較花式撞球(加母球白球,為15顆),或九號球數量(加母球白球,10顆)等玩法,開侖球的數量是相較較少的。*韓國當地人多愛玩的開侖打法為四顆球(二顆紅球一顆白球一顆黃球、或二顆白球二顆紅球),一場比賽互相競賽的玩家多為兩位。*然而開侖的玩法隨著時代不同,從原先的顆星開侖、三星開侖、四球開侖、直線開侖、台線開侖等,甚至還有所謂的「賽利」撞法,打法規則與玩法與日更新。*韓國約於1924年引進撞球運動,於當地成立第一間撞球間,爾後流行起開侖打法。**然而就我看來,開侖玩法數多種,但一般韓國年輕人最喜愛的開侖玩法,還是所謂「三顆星」(4구)打法。故在此我著重介紹當地三顆星打法與計分,好讓大家看懂韓劇場景,抑或真的有那麼一日,能前去當地,也能輕鬆與韓國朋友敲上一杆。*「三顆星」打法,首先是玩家決定好自己的主球,看是選用黃球或白球後,利用自己的母球,與顧名思義的「三顆星」方式(顆星意指球彈撞到球台,而三顆星則是指球要撞到球台三次),來撞擊台面上的兩顆紅球得分,基本撞擊方式有底下幾種:*是撞擊自己的母球→撞擊第一顆紅球→一顆星→一顆星→一顆星→再撞擊到第二顆紅球,得分;*先是撞擊自己的母球→一顆星→撞擊第一顆紅球→一顆星→一顆星→再撞擊到第二顆紅球,得分;*先撞擊自己的母球→一顆星→一顆星→撞擊第一顆紅球→一顆星→再撞擊到第二顆紅球,得分;*先撞擊自己的母球→一顆星→一顆星→一顆星→撞擊到第一顆紅球→再撞擊到第二顆紅球,得分。*換句話說,不管玩家是怎麼樣的出杆路線,都得在一次出杆內,先撞擊自己所屬的母球後,至少都得碰到台邊三次,且敲打到兩顆紅球,才算得分,若是顆星數不夠(諸如出杆後,只有一顆星或兩顆星),抑或沒有撞擊到紅球(撞到一顆,或者都沒有撞到紅球),則當局沒有分數,同時也得換對方上場。*易言之若是滿足上面三顆星與皆撞擊到兩顆紅球條件,當局該玩家計分,一般多計分10分,之後繼續持桿撞擊,直到失誤,才換對方上場。*但是除了「得分」外,也有出現「零分」與違規的「倒扣分」狀況。*簡單來說,零分狀況如下:**當局若我的母球(如我的母球為白球時),撞擊到對方母球(黃球),則為零分;**我的母球沒有撞擊到兩顆紅球任何一顆,則為零分;**撞擊時,因玩家出杆太大力或施力不佳,使得球彈出台桌(不分母球,抑或被擊紅球),則為零分;**頭腦不清楚,出杆誤打對方的母球,也為零分。**而違規倒扣分數的情況,大致出現在如下狀況:*外在因素(如球杆沒有拿好,或衣袖碰到台面上的球),得倒扣10分;*出杆處理連結球(指母球與對方球、紅球連結在一起時)時,敲碰到台面上其他球,也倒扣10分;*同樣為在處理連結球時,因為使用桿法不對,導致自己出杆敲打到母球後(此狀況多出現在低桿拉杆),母球急速回彈,撞擊到自己來不及收的球杆,也倒扣10分;*玩家急於出杆,撞擊尚未完全停止,抑或還在旋轉的球時,也倒扣10分。*看似簡單的三顆星打法,其實打起來著實花費心思,但也樂趣無窮。  <ref name="關鍵評論">{{cite web |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0486 | title= 體驗道地韓國庶民風情:打沒有洞袋的撞球、配一碗外送炸醬麵 | language=zh | date=2020-10-18 | publisher=關鍵評論 | author= 國際 | accessdate=2022-08-26}}</ref>
==參考來源==
{{Reflist}}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