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埃及

增加 662 位元組, 5 年前
增加分类 增加图片
[[File:埃及1.jpg|缩略图|埃及:是东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面积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过9,000万。原存在于当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Audio ar-Gumhuriyat_Misr_al-Arabiyah.ogg|发音),通称'''埃及''',是东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面积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过9,000万。原存在于当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二战]]后,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该国地跨二洲即[[亚洲]]和非洲,[[西奈半岛]]位于[[西南亚]](西亚),而该国大部分国土位于[[北非]]地区。[[伊斯兰教]]为[[国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还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和[[法语]]。
== 国名 ==
“埃及”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对古埃及的称呼Αἴγυπτος(Aigyptos),[[英语]]作Egypt,[[法语]]作Égypte,[[拉丁语]]作Aegyptus。原型是古城孟菲斯Hekaptah的误称,意思为普塔神灵之家。[[阿拉伯语]]称为'''米斯尔'''(مِصر transl|ar|Miṣr,[[埃及阿拉伯语]]作مَصر Maṣr),意为「辽阔的国家」,来源于[[亚述]]的楔形文字,《[[诸蕃志]]》译作蜜徐篱,《[[瀛涯胜览]]》译作米息,《回回馆译语》中称密思儿<ref> https://archive.org/stream/02076762.cn#page/n6/mode/2up</ref><ref>cite |url=http://www.huizucn.org/article-16-2.html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5-12-30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archive.org/web/20150111000140/http://www.huizucn.org/article-16-2.html |archivedate=2015-01-11 </ref>。[[古埃及]]语言中称为Kemet {{IPA|[kuːmat]}}<ref>Antonio Loprieno, "Egyptian and Coptic Phonology", in ''Phonologies of Asia and Africa (including the Caucasus). Vol 1 of 2.'' Ed: Alan S Kaye. Winona Lake, Indiana: Eisenbrauns, 1997: p 449</ref>,与之相关的现代[[科普特语]]称为{{Lang|cop|Ⲭⲏⲙⲓ}}(''K<sup>h</sup>ēmi'')。
[[File:金字塔1.jpg|缩略图|左|埃及金字塔: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夫拉,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象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整个雕象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由于石质疏松,且经历了4000多年的岁月,整个雕象风化严重。]]
== 历史 ==
古埃及的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文明和文化知识在古埃及灭国后并没有被传承下来,直到现代才被考古学发现后重新被世人认知。虽然有许多考古遗址的发掘,人们对古埃及历史的了解却仍然非常有限。
;西部沙漠
尼罗河谷以西称为西部沙漠约占全埃面积的四分之三,西南角有亚琛基岩出露形成的[[吉夫基比尔]](Gilf Kebir)高原,高约二千公尺,此再径沙积的高原周围仅有少数[[绿洲]]。沙漠北部有[[西瓦]](Siwa)及[[卡塔拉]](Qattara)[[石灰岩]]洼地,卡塔拉洼地低于海平面132公尺,内有咸湖及沼泽,不能人居;由西瓦绿洲向南到吉夫基比尔高原间,有一大片沙砾及沙丘,称为大沙海(Great Sand Sea),荒漠寂寂,不易通过。   本区只有极少数的牧人居住在少数绿洲,以牲畜、[[穀物]]、菜蔬过自给自足式的主活,仅以少数的[[枣子]]及[[橄榄油]]向外交换日用工业品。埃及政府正在本区试钻地下深水井,增加水源,以便容纳大量人口,由尼罗河谷现已建有铁路以通西瓦及[[卡尔加]](Kharga)绿洲。
;东部沙漠
埃及经济主要依赖于农业、石油出口、旅游业,以及劳务出口。在2010年全国就业人口方面,从事农业的占13.5%,工业占37.9%,服务业占48.6%。另外,有300万埃及人工作在[[沙乌地阿拉伯]]、海湾国家和欧洲等地。埃及是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地和出口国。1970年建成的[[阿斯旺大坝]]改变了尼罗河的生态,并影响了埃及的农业。
有专家认为,人口的急剧膨胀──或恶性膨胀的人口,超出了国家能提供的资源的限制,或者说是埃及社会的基本生存总需求,使可分配社会财富没法切合,加以社会生产能力有限,是促使民众参与街头抗议的更主要、更本质的原因:1981年埃及人口只有3500万,到2011年人口达到了8100万(由于近1000万人口出生后未登记,很多学者估计实际人口达9100万),全国实际耕地5000万亩占国土总面积不到3%。人均耕地只有0.55亩只相当于中国人均耕地1.37亩的40%,本国出产的粮食只能勉强养活一半的人口,缺口的粮食只能从国际市场上购买。   埃及每年需进口[[小麦]]900万吨,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进口国之一。大量贫困人口与大量失业青年成为埃及民众不断抗议和社会动荡的基础,因此穆巴拉克政府尽管下台了,“1.25革命”的四项要求(革命“四兄弟”)——面包、自由、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除了自由外,其他都没有实质性进展<ref>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egyptyxsw/content-2/detail_2013_08/15/28644152_0.shtml | language= | title=新闻点评:马尔萨斯魔咒——几乎无解的埃及 |publisher=凤凰网 |date=2013年8月15日 |accessdate= </ref>。
=== 生活 ===
=== 农业 ===
埃及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92%,<ref>cite web|url=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fields/2097.html?countryName=Egypt&countryCode=eg&regionCode=af&#eg|title=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土地利用</ref> 在气温的条件下,埃及农田可以一年两穫。但是由于灌溉水源及地力(化学肥料少)的不足,主要施行二年三穫制。并採行轮种方式。一般的情形为前一年的十一月至翌年五月为乾季,种植耐旱的[[小麦]]、[[大麦]],埃及品种[[苜蓿]](Bersim)、[[豆类]]或[[洋葱]];六月至七月休耕,七月至十一月种植玉米,十二月至三月或使农田休耕或种苜蓿;第二年的四月至十月种植棉花为主,上埃及区亦种甘蔗者,三角洲区或种[[稻米]]。   故在二十四个月中,农田仅休息4~6个月。埃及对于农田的利用,可说已甚充分。另一种的轮种方式:首年四月到十月种棉花,十一月到第二年的四月种小麦,五月到十一月种玉米,十一月到第三年的三月种苜蓿,在这种情况下,必需施用大量的化学肥料。才能维持高产量。<ref>publisher=改写自《非洲地理》108页,1983年9月三版</ref>
=== 採矿业 ===
著名的埃及艳后克丽奥佩托拉的宫殿据信就在该市旁边的海底。<ref> http://tech.sina.com.cn/d/2010-05-27/09464237239.shtml|title=海底发现埃及艳后宫殿:千年前地震致古迹沉没</ref>
=== [[西奈半岛]] ===
=== [[阿斯旺]] ===
=== [[沙姆沙伊赫]] ===
{{Reflist|30em}}
=== 外部连结 ===
*[[Meta|Egypt Wikimedians|埃及]]
*[[Commons+cat Egypt]]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602082144/http://arthistory.about.com/od/from_exhibitions/ig/Napoleon-on-the-Nile/Joseph--1874.htm Napoleon on the Nile: Soldiers, Artists, and the Rediscovery of Egypt].
=== 参见 ===
* [[古埃及]]、[[古埃及人]]、[[金字塔]]
* [[尼罗河]]、[[红海]]、[[亚历山大港]]
* [[阿拉伯征服]]、[[阿拉伯人]]、[[阿拉伯语]]
* [[2011年埃及反政府示威]]、[[2013年埃及政变]]
===链接===
*[[地中海联盟]]
*[[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
*[[法语圈国际组织]]
*[[DEFAULTSORT:Egypt]]
*[[埃及]]
*[[北非]]
*[[非洲国家]]
*[[中东国家]]
*[[红海沿海国家]]
*[[印度洋国家]]
*[[跨大陆国家]]
*[[文明古国]]
*[[前社会主义国家]]
 
[[category:北非]]
[[category:非洲国家]]
[[category:中东国家]]
128,43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