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基因连锁

增加 16 位元組, 2 年前
评价
摩尔根等人还做了另一组试验,他们让子一代(F1)的雌果蝇(BbVv)与双隐性类型的雄果蝇(bbvv)测交, 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其数目是:21灰身长翅(42%),4灰身残翅(8%),21黑身残翅(42%),4黑身长翅(8%)所得的结果。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F1与双隐性类型测交,虽然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测交的结果一样,也是4种类型;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和黑身残翅,但是,它们之间的数量比并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的1:1:1:1,而是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类型的比例很大(占总数的84%);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类型的比例很小(占总数的16%).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试验结果呢 摩尔根认为,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的连锁关系有时是可以改变的,在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即出现四分体时),如果同源染色体中,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相互交换了对应部分,在交换区段上的等位基因就会发生交换,这种交换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所以测交后,在子代产生了与亲代表现型相同类型的同时,也产生了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新类型.但是,为什么测交后代的数量比不是1:1:1:1呢 这是因为F1在形成配子时,大部分配子中的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这两个基因是连锁的,因而生成的配子和配子特别多(各占42%),只有一小部分配子中的两个基因因为交换(交叉点正好位于基因B与V, b与v的中间)而产生了新的组合,因而生成的配子和配子很少(各占8%).因此,F1与双隐性类型测交,就产生了这样的结果:灰身长翅占42%,黑身残翅占42%,灰身残翅占8%,黑身长翅占8%.在上述雌果蝇的测交试验中,由于基因在向下一代传递的过程中,不仅有连锁,还出现了交换,因此,这种遗传是不完全连锁遗传.<ref>[https://baiketech.sosina.com.cn/docother/3254652004-34479608-30/1105414761.html shtml 基因连锁]搜狗</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363 遺傳學]]
41,2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