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希帕提亞

增加 2,95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 希帕提婭.png |thumb|250px|希帕提婭.png <br> [https://http://www.wikiwand.com/zh-hk/%E5%B8%8C%E5%B8%95%E6%8F%90%E5%A9%AD 原圖鏈接] ]]
 
'''希帕提婭'''({{lang-grc|Ὑπατία}};{{bd|370年||415年|catIdx=H希}}),又譯作'''海芭夏'''、'''海帕西婭''',著名的希臘化[[古埃及]][[新柏拉圖主義]][[學者]],是當時名重一時、廣受歡迎的女性[[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占星學家]]以及[[教師]],她居住在[[希臘化時代]]古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對該城的知識社群做出了極大貢獻。
 
== 生平與事業 ==
希帕提婭是[[席昂]](Theon)的女兒,席昂身為亞歷山大博物館(Museum of Alexandria)的最後一位研究員,既是希帕提婭的父親,也是她的導師。希帕提婭並未在亞歷山大博物館中執教,而是在自己的家中講學。約在公元400年時,希帕提婭成為亞歷山大城中柏拉圖學派的領導者,講授數學與哲學,學生中亦有許多知名的基督徒。希帕提婭沒有肖像傳世,但在十九世紀作家與藝術家的想像中,她具有女神[[雅典娜]]般的美貌。
 
391年,亞歷山大城的主教[[提阿非羅]](Theophilus)摧毀了城內的一些異教信仰中心,其中可能包括亞歷山大博物館,並確定包括了塞拉皮雍(Serapeum)神廟(這座廟宇敬拜埃及夜神[[塞拉皮斯]],也是[[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子圖書館)。同年,[[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I)頒布禁令,禁止各種類型的異教崇拜,此後,整個羅馬帝國的基督徒都投入了打擊異教的行列,開始摧毀各種已基督教化的異教會所──儘管在禁令頒布之前,這種現象就已經蔚為風潮。
 
希帕提婭就身處於當時的「異教徒」與基督徒的衝突之間。當基督徒要求徹底夷平異教信仰,以鞏固基督教與羅馬皇帝的地位時,兩方可說已無達成共識的可能。雖身為異教徒,希帕提婭仍受到許多基督徒的崇敬,後世的一些基督教作者甚至將她的地位提升成為美德的象徵,常被描寫成至死仍保處女之身。《[[蘇達辭書]]》(The Suda)便是資料來源之一,《蘇達辭書》中描寫她將女性衛生用品擲向一個求愛者,藉此拒絕他的追求。但各種她身後出現的描述常互相矛盾,因此不完全可靠。
== 希帕提婭之死 ==
關於希帕提婭遭受暴民暴力攻擊而死的說法,各來源版本頗有不同。有的說,這是地方基督徒自發性激起的行為,亞歷山大城的總主教[[亞歷山大的區利羅]]因為跟總督歐瑞斯提斯(Orestes)間有矛盾,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的說,這是羅馬皇帝直接支持的陰謀;有的說,這是一群無法無天、「血統鄙俗」的暴民所為(從來沒有文獻提到過軍人參與此事),而其中不只有基督徒,一樣也有非基督徒。此外還有說法認為,希帕提婭參與叛亂活動,故而難逃一死。
 
==視頻==
{{#ev:youku|XMzc2NjE5MTcwNA|660| inline | 恢弘无比的史诗巨制, 罗马帝国的衰落, 亚历山大图书馆被付诸一炬 | frame}}
 
== 外部連結 ==
*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mm/mm_16_4_13/ 顏一清‧〈海巴夏〉‧台灣《數學傳播》第十六卷第四期]
2,8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