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86
次編輯
變更
奭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奭 </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奭 </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p.qianp.com%2Fzidian%2Fcover%2F23%2F596d.jpg&refer=http%3A%2F%2Fpp.qianp.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5218964&t=14c5ae67ee4ac358bbe6f92f1b2e9645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p.qianp.com%2Fzidian%2Fcover%2F23%2F596d.jpg&refer=http%3A%2F%2Fpp.qianp.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5218964&t=14c5ae67ee4ac358bbe6f92f1b2e9645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奭,音shì,盛大的样子。《说文》:"奭,盛也。从大,从皕,皕亦声。引燕召王名。读若郝。《史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奭
拼音;
Shì
部首;
大
五笔;
DDJJ
仓颉;
KMAA
郑码;
gdan
部外笔画;
12
总笔画;
15
UniCode;
CJK
四角号码;
40806
统一汉字;
U+596D
基本信息;
汉字:奭
拼音:shì
部首:大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五笔:DDJJ
仓颉:KMAA
笔顺编号:1134
郑码:gdan
四角号码:4080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596D
奭作古字时百为日,做人名时其义尚不可完全确定,学术界认为有辅助和配偶之意。
也有作人名使用。
=='''基本字义'''==
◎ 【形】盛大的样子。
◎ 【形】惊视的样子。
◎ 【形】赤色。
◎ 【动】恼怒。
◎ 【形】 消散,一无阻碍的样子。
◎ 姓。
◎ 作人名,如:
黄奭,是商朝受到祭祀的人物之一。
吕奭:西周时期人,卫国大夫。聂氏始祖。
邹奭:战国齐人,[[善辩]]。
召公奭,受封,周文王庶子,姬奭辅佐周武王灭商后,受封于蓟(今北京),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北燕)。但他派长子姬克管理燕国,自己仍留在镐京(今陕西长安)任职,辅佐朝廷。因采邑于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召伯、召公奭。
刘奭:西汉皇帝,汉元帝。
柳奭:柳宗元的曾伯祖,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李奭:2006年6月至2013年8月任云南省弥渡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英语'''==
◎ red; anger; ire; surname
=='''解释'''==
(会意兼形声。从大,从皕,皕亦声。皕(bì),二百。本义;盛)
同本义 [flourishing]
奭,盛也。--《说文》。按,此燕召公名。
尔百姓其亦有安处,在彼宜在天命,囗及恻兴乱予保奭其介。--《逸周书》。朱右曾校释;"奭,盛"。
路车有奭。--《诗·小雅·采芑》
帓郃有奭,以作六师。--《诗·小雅·瞻彼洛矣》
突然或逐渐消失状;消散的样子 [disappearedly]
然四解。--《庄子·秋水》
又如:奭然(消散的样子)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古文〕ᚐ《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施只切,音释。盛也。
又赤貌。《诗·小雅》路车有奭。《又》韎韐有奭。或作迄逆切,音爅。
又怒也。《前汉·窦婴传》婴谢病,高遂说婴曰:有如两宫奭将军,则妻子无类矣。俗本讹作螫。
又人名。燕召公奭,武王十乱之一。
又驺奭。《史记·荀卿传》齐人颂曰:雕龙奭。
又姓。汉北海太守奭伟,避元帝讳,攺姓盛。
又《集韵》黑各切,音郝。义同。
=='''说文解字'''==
1.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卷四】【皕部】奭
盛也。从大从皕,皕亦声。此燕召公名。读若郝。《史篇》名丑。ᚐ,古文奭。诗亦切〖注〗徐锴曰:"《史篇》谓所作《仓颉》十五篇也。" 文二 重一
2.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盛也。释诂。赫赫跃跃。赫赫,舍人本作奭奭。常武毛传云。赫赫然盛也。按奭是正字。赫是假借字。[[小雅]]。路车有奭。韎韐有奭。毛曰。奭,赤皃。此当作赫。赤部云。赫,火赤皃。奭是假借字。从大。从皕。皕与大皆盛意也。皕亦声。诗亦切。古音读若郝。在五部。隶作奭。此燕召公名。读若郝。三字当在皕亦声之下。史篇名丑。此为召公名徵古说也。召公名奭。见尙书,[[史记]]。而史篇云名丑。史篇之作。去周初未远。未审何以乖异。叙目云。及宣王大史籒箸大篆十五篇。汉志。史籒十五篇。周宣王大史作。又云。史籒篇者,周时史官敎学童书也。按省言之曰史篇。王莽传。徵天下史篇文字。孟康曰。史籒所作十五篇也。许三偁史篇。姚下云史篇以为姚易也。陶下云史篇读与缶同。此云史篇名丑。计度其书必四言成文。敎学童诵之。仓颉,爰历,博学实仿其体<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word&title=%E5%A5%AD 奭],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奭 </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p.qianp.com%2Fzidian%2Fcover%2F23%2F596d.jpg&refer=http%3A%2F%2Fpp.qianp.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5218964&t=14c5ae67ee4ac358bbe6f92f1b2e9645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p.qianp.com%2Fzidian%2Fcover%2F23%2F596d.jpg&refer=http%3A%2F%2Fpp.qianp.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5218964&t=14c5ae67ee4ac358bbe6f92f1b2e9645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奭,音shì,盛大的样子。《说文》:"奭,盛也。从大,从皕,皕亦声。引燕召王名。读若郝。《史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奭
拼音;
Shì
部首;
大
五笔;
DDJJ
仓颉;
KMAA
郑码;
gdan
部外笔画;
12
总笔画;
15
UniCode;
CJK
四角号码;
40806
统一汉字;
U+596D
基本信息;
汉字:奭
拼音:shì
部首:大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五笔:DDJJ
仓颉:KMAA
笔顺编号:1134
郑码:gdan
四角号码:4080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596D
奭作古字时百为日,做人名时其义尚不可完全确定,学术界认为有辅助和配偶之意。
也有作人名使用。
=='''基本字义'''==
◎ 【形】盛大的样子。
◎ 【形】惊视的样子。
◎ 【形】赤色。
◎ 【动】恼怒。
◎ 【形】 消散,一无阻碍的样子。
◎ 姓。
◎ 作人名,如:
黄奭,是商朝受到祭祀的人物之一。
吕奭:西周时期人,卫国大夫。聂氏始祖。
邹奭:战国齐人,[[善辩]]。
召公奭,受封,周文王庶子,姬奭辅佐周武王灭商后,受封于蓟(今北京),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北燕)。但他派长子姬克管理燕国,自己仍留在镐京(今陕西长安)任职,辅佐朝廷。因采邑于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召伯、召公奭。
刘奭:西汉皇帝,汉元帝。
柳奭:柳宗元的曾伯祖,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李奭:2006年6月至2013年8月任云南省弥渡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英语'''==
◎ red; anger; ire; surname
=='''解释'''==
(会意兼形声。从大,从皕,皕亦声。皕(bì),二百。本义;盛)
同本义 [flourishing]
奭,盛也。--《说文》。按,此燕召公名。
尔百姓其亦有安处,在彼宜在天命,囗及恻兴乱予保奭其介。--《逸周书》。朱右曾校释;"奭,盛"。
路车有奭。--《诗·小雅·采芑》
帓郃有奭,以作六师。--《诗·小雅·瞻彼洛矣》
突然或逐渐消失状;消散的样子 [disappearedly]
然四解。--《庄子·秋水》
又如:奭然(消散的样子)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古文〕ᚐ《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施只切,音释。盛也。
又赤貌。《诗·小雅》路车有奭。《又》韎韐有奭。或作迄逆切,音爅。
又怒也。《前汉·窦婴传》婴谢病,高遂说婴曰:有如两宫奭将军,则妻子无类矣。俗本讹作螫。
又人名。燕召公奭,武王十乱之一。
又驺奭。《史记·荀卿传》齐人颂曰:雕龙奭。
又姓。汉北海太守奭伟,避元帝讳,攺姓盛。
又《集韵》黑各切,音郝。义同。
=='''说文解字'''==
1.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卷四】【皕部】奭
盛也。从大从皕,皕亦声。此燕召公名。读若郝。《史篇》名丑。ᚐ,古文奭。诗亦切〖注〗徐锴曰:"《史篇》谓所作《仓颉》十五篇也。" 文二 重一
2.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盛也。释诂。赫赫跃跃。赫赫,舍人本作奭奭。常武毛传云。赫赫然盛也。按奭是正字。赫是假借字。[[小雅]]。路车有奭。韎韐有奭。毛曰。奭,赤皃。此当作赫。赤部云。赫,火赤皃。奭是假借字。从大。从皕。皕与大皆盛意也。皕亦声。诗亦切。古音读若郝。在五部。隶作奭。此燕召公名。读若郝。三字当在皕亦声之下。史篇名丑。此为召公名徵古说也。召公名奭。见尙书,[[史记]]。而史篇云名丑。史篇之作。去周初未远。未审何以乖异。叙目云。及宣王大史籒箸大篆十五篇。汉志。史籒十五篇。周宣王大史作。又云。史籒篇者,周时史官敎学童书也。按省言之曰史篇。王莽传。徵天下史篇文字。孟康曰。史籒所作十五篇也。许三偁史篇。姚下云史篇以为姚易也。陶下云史篇读与缶同。此云史篇名丑。计度其书必四言成文。敎学童诵之。仓颉,爰历,博学实仿其体<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word&title=%E5%A5%AD 奭],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