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莫斯科大学

增加 9,349 位元組, 1 年前
新条目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莫斯科大学</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41b9c02c1d2667e4.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867205&sid=6080055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

简称:
莫斯科大学

创办时间:
1755年

类别:
公立大学

|}

'''莫斯科大学'''(全名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М.В.Ломоносов,МГУ),是俄罗斯联邦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高等学校,校址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学校1755年由教育家M.B.罗蒙诺索夫倡议并创办。是一所历史悠久且拥有优良传统的[[大学]],以师资雄厚、设备完善、高教学质量和高学术水准而享誉世界。莫斯科大学在俄罗斯联邦具有特殊地位,它是俄罗斯独立的有自治权的大学,其《章程》由俄罗斯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研究制定。

莫斯科大学不但是全俄罗斯联邦最大的大学和学术中心,也是全世界最大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

该校共有5名毕业生和4名教授获得[[诺贝尔奖]],6名毕业生获得[[菲尔兹奖]]。2017年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93位。<ref>[https://www.sohu.com/a/445620869_120103974        莫斯科国立大学:260余年建校史 培养出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搜狐网</ref>

== 办学历史 ==

1755年1月25日俄罗斯女沙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下令建立莫斯科大学,同年4月26日该大学开始授课。在俄罗斯1月25日是大学生节。

一开始大学设立在红场边上的中心药店,[[叶卡捷琳娜大帝]]后来将它迁到Mokhovaya街另一侧的一座新古典式建筑中。

1905年在莫斯科大学建立了一个[[社会民主主义]]的组织,该组织呼吁推翻[[沙皇]],建立一个共和国,此后沙皇政府多次关闭莫斯科大学。1911年130名科学家和教授抗议军队入驻校园以及一些[[教授]]被殴打,上千名学生被开除。

1917年十月革命后大学开始接纳工农子弟。1919年开始免交学费,为了[[工人阶级]]子弟建立了一个预备系,来让他们能够通过入学考试。1940年大学改名来纪念其创立者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2005年该校举行了隆重的莫大建立250周年庆,学校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以及邀请众多世界教育界名人到该校演讲。

该校于1755年由教育家M.B.罗蒙诺索夫倡议并创办。旧址在莫霍瓦街11号,1812年焚毁,1817~1819年重建。1953年9月,在莫斯科西南的列宁山上建成新校舍。32层的主楼包括55米的尖顶在内,总高240米,顶端是五角星徽标;两侧为18层的副楼,各装有直径9米的大钟。整个建筑气势轩昂。全校设16个系,50多个专业,云集全国一流的科学院[[院士]]、教授和[[博士]],学生3万名左右,包括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拥有4个天文台,3个博物馆,1个面积近50公顷的植物园,还有各种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以及广场、运动场、体育馆、剧场、大礼堂等。总占地面积320公顷。强调大学要成为科学教育中心,以本国语教学,培养出一流的学者和专门人才。学校最初设法律、医学和哲学3系,后增设数学-物理系,并将哲学系扩充为历史-语文系。附设有2所文科中学、一所师范学堂和一个印刷社。

创办后的50年间,为俄国唯一的综合大学。19世纪初期,已形成主要由本校毕业生组成的较强的教学力量。19世纪30年代后加强学术研究活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建立新型的科学研究机构。 该校曾培养出不少杰出的人才,如教育家K.D. 乌申斯基,诗人M.U.莱蒙托夫,作家I.S.屠格涅夫,A.I.赫尔岑,文学批评家B.G.别林斯基等。许多科学家,如"俄罗斯航空之父"N.E.茹科夫斯基、实验物理学奠基人A.G.斯托列托夫等,都曾在该校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成为苏联国立大学,并得到迅速发展。1940年获列宁勋章,并以罗蒙诺索夫的名字命名。1955年获劳动红旗勋章,在苏联科学教育界占有重要地位。现设有力学-数学、计算数学与控制论、物理、化学、生物、土壤、地质、地理、历史、语文、哲学、经济、法律、新闻、心理学等15个系。还设有亚非各国问题学院、社会科学教师进修学院和高校教师进修系、研究生部、高校预备部,以及核物理、天文、力学、人类学4个研究所。共有280个教研室,400余个实验室,100余个专用教室,12个教学科研实验站,1个计算中心,1个植物园,4 座天文观象台,3个博物馆(自然地理、动物学、人类学) ,1座藏书约700万册的高尔基图书馆。共设460个专业,分别在日课部、夜课部和函授部进行。夜课在历史、语言文学、经济、法律、心理和新闻6个系开设,函授教学只在新闻系进行。日课部学制5年,夜课和函授部学制6年。

== 办学条件 ==

'''学校规模'''

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简称莫大)是俄罗斯最大的教学、科研、文化中心。老校舍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近旁,新校舍坐落在列宁山上。莫斯科大学成立已有250多年的历史,1998年排名世界第8位。

莫斯科大学是全俄罗斯最大的大学,也是俄罗斯最大的学术中心。莫斯科大学成立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已有1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莫斯科大学共有23个系,15个教学和学术中心,11个科学研究所,并开设有44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180个研究生专业方向。在莫斯科大学工作着4,300名教授和教师,4,800名研究员,其中7,800人拥有博士学位,有167人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莫斯科大学的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流派,以及与国际教学水平接轨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保证了莫斯科大学的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莫大师资较强、完善的设备、高质量的教学和高水准的学术享誉世界。俄国有众多政府要员和高科技领域的专家毕业于该大学。莫斯科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化学以及其他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无论从学术水平还是从学校影响力来看,莫斯科大学都是无愧于俄国第一,许多世界知名人士以及俄罗斯政界、科学界的要人都毕业于此,有13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莫斯科国立大学现有教师其中有多名国家科学院院士。该校校长的级别相当于俄罗斯联邦国家教育部部长。作为原苏联的最高学府,这里的教师大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资历高深,另外学校还具有多年教授外国学生的经验,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从外国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最终达到获得与本国学生同等的教育水准。

'''学校人数'''

学校师资力量较强,拥有教授、讲师及各类研究人员8600名,大约4500名教授拥有博士和荣誉博士的学位,其中125位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莫斯科大学有学生2.6万人和10000名进修生。硕士和博士班学生大约5000名。

'''外国留学生'''

外国留学生约有4000人左右,而且这个数目每年都在增加。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了解各地风俗习惯,以及促进联谊。

莫斯科大学与所有大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组织、[[世界银行]]及其他组织签有协议,是国际协会的成员之一,并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及所有大陆的国家的大学签署有190多份协议,莫斯科大学还是前苏联各大学的合作中心。

== 教育设施 ==

大学教育设施完备,校内有超过100个实验室、电脑中心,拥有人类学博物馆,动物学博物馆,地球科学博物馆,稀有书籍博物馆4个博物馆,4座天文观象台,植物园,众多科研所,以及许多特别的教学研究中心(生物科技、激光、社会形态)等,还有文化宫、大学生剧院、电影院等供学生休息的一切生活设施。各系都拥有自己的图书馆,并实现了专线上网,学生可以免费使用它上网查询资料,学习娱乐等。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对欧洲各大学及学院教育品质的评审中,莫斯科大学均名列前茅。

莫斯科大学图书馆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也是高校中最大的图书馆,建于1756年,共有藏书8,500,000册。该图书馆拥有6万多读者。每年约有180万人次光顾图书馆,借出图书400万册。该馆共有16个借书点,60个阅览室,3300个座位。馆藏书籍供莫斯科大学各教学、科研机构使用。而且莫大的每个系都有供学生读书的阅览室。

== 参考来源 ==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22,7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