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细瘰疣螈

增加 727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细瘰疣螈</big>'''
|-
|<center><img src=图片地址 width="300"></center>
<small>[图片网址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light|   '''<big> 中文名称; 细瘰疣螈</big> ''' 拉丁学名;Tylototriton verrucosus 别称;红瘰疣螈、娃娃蛇 界;动物界 纲;两栖纲 目;有尾目
|-科;蝾螈科 属;疣螈属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分布区域;分布于尼泊尔、锡金、印度、
|-泰国、缅甸以及云南、广西等地。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物种命名人;Anderson
|-物种命名年代;1871年
| align= light|英文别名;Crocodile Newt等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细 瘰疣螈 ''' ,为蝾螈科两栖动物。雄螈全长136毫米~150毫米,雌螈147毫米~170毫米。头部平扁,两侧脊棱显著隆起,无唇褶,体两侧各有1排球形瘰粒14~16粒。彼此分界明显。指4,趾5。尾较弱而侧扁,鳍褶较低。背面棕黑色;头部、四肢、尾部以及背脊棱和瘰疣部位均为棕红色或棕黄色。捕食 [[ 蚯蚓 ]] [[ 蜈蚣 ]] [[ 步行虫 ]] [[ 蜗牛 ]] 等。 在 [[ 云南 ]] 西部分布较广,数量也较多,但因其去内脏的干制品而被捕捉;又以其色斑艳丽,活体也被出售供饲养观赏,数量急剧减少。加以人口增长,开发山区,栖息环境日益缩小,也影响其数量,需加以保护。<ref>[ https://wenda.so.com/q/1511842602212513 细瘰疣螈对女人有什么药用价值?], 360问答 , 2017-05-29</ref>
==形态特征==
中国:
仅见于 [[ 云南 ]] 西南部陇川及其附近。 [[ 西藏 ]] [[ 云南 ]] [[ 泸水 ]] 、丽江、保山、 [[ 腾冲 ]] 、永德、龙陵、 [[ 陇川 ]] 、盈江、景洪、 [[ 绿春 ]] 、景东、双柏、 [[ 新平 ]] 、建水等地区。
广西桂林也有发现。
世界:
[[ 越南 ]] [[ 泰国 ]] [[ 缅甸 ]] 北部, [[ 印度 ]] 东北部, [[ 不丹 ]] [[ 尼泊尔 ]] 东部。
有分布: [[ 中国 ]] ,印度, [[ 缅甸 ]] ,尼泊尔, [[ 泰国 ]]
可能灭绝: [[ 越南 ]]
不确定: [[ 不丹 ]] [[ 老挝 ]]
==生活习性==
贵州疣螈种组Tylototriton kweichowensis group包括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verrucosus,多见于云南西部,在印度、尼泊尔、缅甸北部、泰国也有分布;贵州疣螈Tylototriton kweichowensis仅见于贵州西部;大凉疣螈Tylototriton taliangensis仅见于四川大凉山区。
 
(右图册
 
==保护措施==
全球: 种群情况不详。
中国: [[ 张玉 霞1985霞]]1985-1986年, 在 [[ 广西 ]][[ 桂林 ]] 独秀峰下南边及独秀峰北边的孔明台处, 采到6条成体标本。1998 年5 月元江县2次考察共采获红瘰疣螈标本7条。2009年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显示,云南有68,000条,西藏有5,000条。
附注说明:1995年基于形态学特征,红色型种群单列为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而黑色型的划分为棕黑疣螈,两者同属于原喜马拉雅疣螈(Tylototriton verrucosus )。棕黑疣螈为高度的水生生活生物,而红瘰疣螈仅在繁殖季节回到水中,在非繁殖季节是完全陆生生活的。
{{reflist}}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