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浙赣铁路

增加 1,092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浙赣铁路</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523a81dc3edc9951.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106301&sid=6319414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light|   '''<big> 中文名称; 浙赣铁路</big> '''
|外文名称;Zhejiang-Jiangxi Railway 开通日期;1902年11月(萍醴段)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线路长度;945千米(截至2006年9月)
|-设计速度;200 km/h 铁路等级;国铁Ⅰ级客、货共线铁路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起止站点;笕桥站-株洲站
|-车站数量;71座(截至2006年12月)
| align= light|途经省市;浙、赣、湘
沿途主要城市;杭州、南昌等
|}
'''浙赣铁路'''(Zhejiang-Jiangxi Railway),又名浙赣线,为历史名称,现为沪昆铁路浙赣段,是联系华东和中南地区的重要交通干线。
浙赣铁路始建于1899年,并于民国18年(1929年)起由杭江铁路展筑至萍株铁路而成,是中国早期铁路干线之一,是中国第一条全面提速到200千米/小时客货共线的电气化铁路。在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 [[ 沪杭铁路 ]] [[ 浙赣铁路 ]] [[ 湘黔铁路 ]] [[ 黔桂铁路 ]] 贵定到贵阳段、贵昆铁路合并更名为 [[ 沪昆铁路 ]] ,自2006年12月31日18时起实行统一贯通里程。
截至2006年9月,浙赣铁路东起 [[ 笕桥站 ]] 、西至 [[ 株洲站 ]] ,全长945千米,共设71座车站,设计速度200千米/小时。
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是中国东部铁路现代化的标志性工程,对全国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具有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为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作出了重要贡献。<ref>[ https://www.meipian.cn/2vqy4znq 浙赣铁路(江西篇)], 美篇 , 2020-04-16</ref>
1899年,清政府为运输 [[ 萍乡煤炭 ]] 而开始修此铁路,1905年筑成株洲—萍乡段。杭州至玉山段旧称杭江铁路,玉山至萍乡段旧称玉萍铁路,它们分别于1929—1937年逐段展扩而成。1949年以来,以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对线路进行了技术改造,如改换重型钢轨、延长站线、改进通讯、信号设备等,运输能力有很大提高。
浙赣铁路 [[ 杭州 ]] [[ 玉山 ]] 段始建于1930年,原名杭江铁路,为浙江省办铁路,1933年由杭州通车至玉山。1934年改名浙赣铁路,扩大为浙、赣两省合营,展筑玉山一南昌段292千米。1936年通车南昌,又由向塘展筑至萍乡263千米与株萍铁路接轨,1937年9月全线通车,全长1008千米。1939~1942年 [[ 日本 ]] 帝国主义侵略战火犯至浙赣线,全线建筑物和设备遭到破坏。抗战胜利后,1946年由浙赣铁路局开始修复,至1948年12月全线恢复通车。解放战争时,部分地段线路和桥梁又遭破坏,解放后由 [[ 上海 ]] 铁路管理局抢修,于1949年12月全线修复通车。建国后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70年代始修建浙赣复线,至1990年末,白鹿塘~老关正线铺轨359.3千米,江西省境内复线通车里程183千米。
浙赣铁路杭江段:杭州—萧山西兴—兰溪(金华)—浙江江山—玉山
1934年1月,浙赣铁路杭江段正式通车。
1937年9月, [[ 钱塘江大桥 ]] 建成, [[ 杭州 ]] 成为浙赣铁路新起点。由杭州站为起点至株洲称浙赣线,全长1008千米(包括支线)。全线贯通后未及3个月,在杭州沦陷前夕,国民政府为阻止日军南侵,令部队将钱塘江大桥及至湄池间线路破坏,以后各段线路也随着战争失利逐段破坏。抗日战争胜利时仅存杭州至诸暨、江山至上饶两段线路通车。民国35年(1946年)开始逐段修复,至民国37年(1948年)12月才全线修复通车。
浙赣铁路玉南段
1934年6月26日,浙赣铁路玉南段工程处成立。7月8日,浙赣铁路局玉南段开工典礼在玉山举行,玉南段干线长291.773千米。
1935年6月至7月底,浙赣铁路 [[ 玉山 ]] [[ 上饶 ]] 段铺轨钉道完毕并通车。10月4日,浙赣铁路莲塘至南昌段通车。11月10日,浙赣铁路上饶至弋阳段、温家圳至贵溪段通车。此后,贵溪、梁家渡大桥陆续完工,各桥面也铺钉完毕。
1936年1月9日,浙赣铁路玉山至南昌段全线通车。
1905年12月株萍铁路全线竣工,全长89千米
1936年,铁道部将粤汉路支线株萍铁路划归浙赣铁路局,为臻标准一致,在修建南萍段的同时,由南萍段第十二工务分段及桥工所对株萍段进行改善整治。线路尽量截弯取直,改线22.9千米。峡山口至醯陵47个曲线改成33个,最小曲线半径改为300米,降坡18处,最大限制坡道降至10%.萍乡至安源改为支线。原线路萍乡站至株洲90.5千米,经改善萍乡至株洲减至82.72千米。旧桥经加固载重提到E-40级,新建桥为E-50级。1937年7月,该段工程改造完毕。从1930年3月杭江铁路开工起至1937年9月全线通车到 [[ 株洲 ]] ,历时七年半,浙赣铁路全线通车计长1008千米, [[ 江西 ]] 省境内东起 [[ 玉山 ]] 下镇,西止 [[ 萍乡 ]] 老关,北到 [[ 南昌 ]] 赣江边全长598.6千米。
==新中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上海 ]] 铁路局对线路实施有计划的改造,加强养护维修,先后将旧轨更换为43公斤/米及50公斤/米,局部用60公斤/米的重轨,对长大坡道和小半径曲线削坡改线,临时性桥梁全部改建,线路容许速度逐步提高,可行驶大型机车。
1985年末,市境内线路使用的钢轨、行车速度、旅客列车牵引定数均与沪杭线相同。货物列车牵引定数为2400吨。 [[ 萧山 ]] [[ 金华 ]] 间图定旅客列车15对,货物列车27对,为I级铁路。自杭州站KO至浦阳湄池间K48,有正线48千米,其中双线12.974千米。道岔196组,桥梁40座,其中特大桥1座、大桥1座、中桥2座、小桥36座,涵渠93座。铁路用地5,216,460.8平方米。
1995年5月30日,江西境内浙赣线复线铺通,同年12月25日复线通车。
车站详情
截至2006年12月,浙赣铁路全线共设71座车站: [[ 笕桥站 ]] —杭州东站—盈宁站—杭州南站—萧山站— [[ 湄池站 ]] —诸暨东站—诸暨站—牌头站—浦江站— [[ 义乌站 ]] —义乌西站—塘雅站—东孝站—金华东站— [[ 金华站 ]] —白龙桥站—蒋堂站—汤溪站—龙游东站— [[ 龙游站 ]] —衢州东站—衢州站—后溪街站—江山站— [[ 上铺站 ]] —贺村站—新塘边站—湖沿站—玉山站— [[ 广丰站 ]] —灵溪站—上饶站—枫岭头站—坑口站— [[ 横峰站 ]] —弋阳站—河潭埠站—贵溪站—童家站— [[ 鹰潭东站 ]] —鹰潭站—余江站—东乡站—衙前站— [[ 进贤站 ]] —温家圳站—梁家渡站—江家站—潭岗站— [[ 丰城站 ]] —拖船埠站—樟树站—张家山站—临江镇站— [[ 黄土岗站 ]] —罗坊站—新余站—河下站—分宜站— [[ 彬江站 ]] —宜春站—西村站—芦溪站—泉江站— [[ 萍乡站 ]] —姚家洲站—灯芯桥站—醴陵站—五里墩站— [[ 株洲站 ]]
==线路走向==
浙赣铁路横跨 [[ 浙江 ]] [[ 江西 ]] [[ 湖南 ]] 三省,东起浙江省 [[ 杭州 ]] 市,途经浙江省的诸暨、义乌、金华、衢州, [[ 江西 ]] 省的 [[ 上饶 ]] 、鹰潭、抚州、南昌、宜春、新余和萍乡市,以及 [[ 湖南 ]] 省的 [[ 醴陵市 ]] ,至株洲市抵达终点 [[ 株洲 ]] 站出站端。改造后线路全长902.18千米。
浙江段
浙赣铁路上海局管段线路全长277.931千米,起点位于 [[ 杭州市 ]] ,穿越杭州(萧山区)、绍兴(诸暨市)、金华(浦江县、义乌市、金东区、婺城区)、衢州(龙游县、衢江区、柯城区、江山市)等市,在江山市新塘边站附近进入 [[ 江西省 ]]
江西段
浙赣铁路南昌局管段线路全长550.534千米,起点位于 [[ 上饶市 ]] 玉山县下镇,穿越上饶、鹰潭、抚州、南昌、宜春、新余和萍乡市,在萍乡市老关镇附近进入 [[ 湖南省 ]]
湖南段
浙赣铁路广铁管段线路全长54.338千米,位于 [[ 湖南 ]] [[ 株洲 ]] 市的 [[ 醴陵市 ]] 、株洲县、芦淞区,改线地段总长37.66千米,非改地段总长16.678千米。
接轨线路
浙赣铁路在 [[ 杭州 ]] 南站与萧甬铁路接轨;在金华站与金千铁路接轨;在东孝站与金温铁路、金温货线接轨;在横峰站与横南铁路接轨;在贵溪站与皖赣铁路接轨;在鹰潭站与鹰厦铁路接轨;在向塘西站与京九铁路接轨;在江家站与向乐铁路接轨;在张家山站与张塘铁路接轨;在分宜站与分文铁路接轨;在醴陵站与醴茶铁路接轨;在 [[ 株洲站 ]] 与湘黔铁路、京广铁路相连。
它东接 [[ 沪杭 ]] [[ 萧甬 ]] [[ 宣杭 ]] 等铁路,西接 [[ 京广 ]] [[ 湘黔 ]] 铁路。途中在鹰潭与鹰厦铁路相交;在贵溪与皖赣铁路相通;在向塘有支线北通南昌,南达抚州;在分宜有分文线通文竹;在醴陵有醴茶(陵)线通茶陵。
==运营情况==
2006年5月25日14时30分,随着5086次旅客列车缓缓驶入江山站一号站台,浙赣线浙江段内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的第一个站台——江山新客站正式启用,这为浙赣线浙江境内的电气化线路开通、新站启用拉开了序幕。
2006年6月16日,铁路 [[ 义乌 ]] 、浦江、诸暨新客站同时投入使用。而此前,浙赣线浙江段的龙游、衢州、江山3个新站已相继投入使用。
浙赣线电气化提速工程浙江段起自萧山白鹿塘,终至江山新塘边,现有线路全长290多千米。工程改造后,线路长度为282千米左右,比目前缩短12千米,计划在2005年8月31日前完成提速改造工程,以配合全国第6次铁路大提速。期间将建成大圆里特大桥、浦阳江特大桥等桥涵31.5千米,建成上金、义乌等隧道13.4千米,新建义乌、龙游、诸暨、衢州、江山等13个新客站。整个工程投资2.3亿元,工程难度之大、工期之紧,在全国铁路建设史上还是首次。
==价值意义==
浙赣铁路是中国“ [[ 四纵四横 ]] ”主要干线中南部的重要“ [[ 一横 ]] ”,连接中国最重要的贯通南北的 [[ 京广铁路 ]] [[ 京九铁路 ]] 两大干线。电化提速改造工程后,浙赣铁路运输能力大大提高,牵引质量由改造前的3500吨可提高到4500吨;平行运行图能力可提高到210对。它已成为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缩短了 [[ 长三角 ]] [[ 珠三角 ]] 地时空,推动了 [[ ]] [[ ]] [[ ]] 三省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便了沿线人民群众的生活,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意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评)
浙赣线是沪昆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 [[ 华东 ]] [[ 华南 ]] [[ 西南 ]] 以及 [[ 华东 ]] 地区内部的大部分物资和人员的交流。西南地区自身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密集,与华东地区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西部联系将更加频繁。 [[ 浙赣线 ]] [[ 京九线 ]] 共同构成 [[ 长江三角洲 ]] [[ 珠江三角洲 ]] 之间最为便捷、快速的陆路通道,为加强两大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浙赣线还是华东地区内部交流的主通道之一。因此,浙赣线对加强东西部之间、华东与华南之间以及华东地区内部的联系,促进沿线及相关地区经济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之间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浙赣线实施电气化改造工程后,行车速度和输送能力大幅度提高,符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有利地促进浙江社会经济的发展。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j051801sinn|480|270|qq}}
<center>浙赣铁路江山段1</center>
</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