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角膜塑形術

增加 32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small>
|}
'''角膜塑形術'''(英語:Orthokeratology),也稱為夜鏡、Ortho-K、OK、過夜視力矯正、角膜屈光治療 (CRT)、[[角膜]]矯正接觸、偏心度零成型和溫和視力塑造系統 (GVSS),是使用透氣性隱形眼鏡,可暫時重塑角膜,以減少 [[ 近視 ]] [[ 遠視 ]] [[ 散光 ]] [[ 屈光 ]] 不正。它是一種非手術性、非永久性矯正視力的方法;由醫師考量配戴者眼球屈光度、角膜弧度及大小等因素,驗配角膜塑型鏡片於夜間[[睡眠]]時配戴6~10 小時,於早上起床後取下,不需戴眼鏡而能矯正近視的一種醫療方式。<ref>[http://www.eye-clinic.com.tw/orthoq&a.html 角膜塑型術是什麼?] Q&A 台大維明眼科</ref>
==簡介==
角膜塑形術:Orthokeratology是由Ortho+Kerato+Logie 所組成,意思就是『矯正角膜的科學方法』。 是一種特殊設計高透氧之硬式隱形眼鏡,晚上睡眠配戴時,以漸進方式溫和改變角膜表面形狀,除可控制近視加深,白天起床後將塑型鏡片移除,仍能保有清晰視力,是一種安全、簡單、有效,且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若長時間未配戴,角膜將回復至原來的形狀,具有可逆性。<ref>[https://www.eyedoctor.com.tw/OKLens/About.aspx 何謂角膜塑型?]大學眼科</ref>
一些從業者還設計了他們自己的角膜塑形鏡鏡片,通常使用各種軟件包,這些軟件包將角膜地形數據與從業者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相結合,以確定個體患者處方的適當鏡片參數。這些從業者顯然是在“標籤外”這樣做,因為他們的設計沒有獲得 FDA 的安全批准。
==發展史==
1940 年代,西方眼科醫生就發現了玻璃鏡片的重塑現象。Richard Wlodyga [[ 博士 ]] 、Philip B. Hanisch 博士和 Nick Stoyan 博士被普遍認為在 1980 年代開發了第一個反向區域透鏡設計。喬治傑森George Jessen可能是 1960 年代第一個由PMMA材料製成的角膜塑形鏡設計,他將其稱為“Orthofocus”。
===開發角膜地形圖===
直到1990 年代[[計算機]]化角膜地形圖出現,才有可能應用該理論來創建具有可重複結果的設計,方法是能夠使用非侵入性、無痛成像程序準確地繪製角膜表面曲率圖。此外,用於提供更高水平氧氣滲透性的剛性透氣鏡片的新基材的開發開闢了加速角膜塑形術成為夜間手術而不是單獨用於白天佩戴的可能性。最後,計算機控制的精密車床的引入意味著鏡片設計可以製造到亞微米級精度水平,從而為大批量生產提供了 [[ 商業 ]] 上可行的前景。
==專業組織==
2000 年夏天,在[[加拿大]][[多倫多]]的[[驗光師]]教育會議上,美國角膜塑形學會 (OAA) 成立,以支持、促進和推進加速角膜塑形術。與此同時,英國角膜塑形學會 (BOKS) 在 [[ 英國 ]] 成立,其目標相似,旨在推廣加速角膜塑形術作為矯正近視的新方法。OSO 以前稱為 OSA [[澳大利亞]]的角膜塑形鏡驗光師和研究人員協會 ,代表澳大利亞和南 [[ 太平洋 ]] 地區。
==產品問世==
===第一批加速角膜塑形術的鏡片===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