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成土作用

增加 950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概述==
成土作用受地點、環境和[[歷史]]影響的土壤發生過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既可以創造也可以破壞土壤中的秩序。這些變化導致層的發展,稱為土壤層,以顏色、結構、質地和[[化學]]的差異為特徵。這些特徵出現在土壤類型分佈模式中,形成響應土壤形成因素的差異。
土壤母質經過長期的風化分解發育而成土壤的過程即是成土作用,影響的主要因子:土壤母質、氣候、地形、生物作用與時間等,以氣候因子的影響最為重要。
===三種成土作用===
主要成土作用有三種:1.磚紅壤化作用:在多雨高溫地區,形成紅壤。2.灰化作用:在多雨低溫地區,形成灰化土。3.聚鈣作用:乾燥地區,形成鈣質土。
紅壤及灰化土以酸性土為主,鈣質土呈鹼性。
==影響因素==
影響成土作用的主要因子 生物、植物、微生物、動物、人、氣候、氣溫、日照、雨量、風速。
* 氣候: 氣溫、日照、雨量、風速。
* 地形: 地震、排水、坡度、入滲。
* 生物: 植物、微生物、動物、人。
* 土壤形成 (時間)
* 土壤母質:來源、質地、構造、成份。<ref>[https://slidesplayer.com/slide/11181875/ 土壤汙染防治]slidesplayer</ref>
==學術研究==
成土學是研究土壤在自然環境中的研究。它與風化過程同時進行,因為岩石開始風化也就開始了成土過程。所以土壤的形成和發育過程,可以看作是以母質為基礎。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