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建绪

增加 970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 刘建绪(1890</big>'''|-1978),湖南醴陵人,辛亥革命后就读于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4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炮兵科学习,1916年毕业后回湖南,加入湘军。1926年随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参加北伐,北伐军进驻武汉后,第二师扩编为三十五军,任副军长兼师长。马日事变后,投靠蒋介石。1935年9月,任第四路军总指挥,11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后递补为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9月晋升为陆军上将。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淞沪会战。不久,兼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1941年8月任福建省主席。1949年赴香港,1951年在报刊上发表反共启事,随后赴巴西定居。1978年病逝于巴西。|<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8d9829e14342b711.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084016&sid=6297118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刘建绪|-
国籍 中国| align= light|
出生地湖南醴陵中文名称;刘建绪
出生日期1890年国籍; 中国
出生地;湖南醴陵
 
出生日期;1890年
逝世日期1978 ;1978
职业 军人
毕业院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信仰 三民主义|}
目录1 '''刘建绪'''(1890-1978),[[湖南]]醴陵 物简 ,辛亥革命后就读于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4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炮兵科学习,1916年毕业后回[[湖南]],加入[[湘军]]。1926年随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参加北伐,北伐军进驻武汉后,第二师扩编为三十五军,任副军长兼师长。马日事变后,投靠[[蒋 2生平经历3生平简介4围剿 石]]。1935年9月,任第四路军总指挥,11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后递补为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9月晋升为陆军上将。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淞沪会战。不久,兼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1941年8月任[[福建]]省主席。1949年赴香港,1951年在报刊上发表反 启事,随后赴[[巴西]]定居。1978年病逝于巴西。<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HEVP2KPI05526ZOJ.html 刘建绪2个师杀气腾腾,粟裕灵机一动,让两个师相互残杀] , 网易 2022-08-17 </ref>5变卖银行折叠 == 人物简介== 刘建绪(1890-1978),中国国民党陆军上将, [[ 湘军 ]] 著名将领, [[ 湖南 ]] 醴陵人,生于1890年10月3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炮科毕业。北伐战争时任35军副军长兼2师师长,1930年1月任讨逆军前敌总指挥,1935年9月,任第四路军总指挥,1936年9月晋升为陆军上将。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十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1941年7月改兼任第25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5月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与程潜,陈明仁一起通电湖南起义。其弟 [[ 刘建喜 ]] [[ 弟媳 ]] 左刘氏收养并资助了 [[ 左权 ]] ,左权在刘家湾读的私塾。 ==生平经历==
折叠生平经历
刘建绪的军政墨合
中将加上将衔。字恢先, [[ 湖南 ]] 醴陵人,生于1890年10月3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炮科毕业。1923年任湘军第4师9旅27团团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1师4旅旅长,参加北伐, 1927年4月任第35军2师师长,并兼任中央军校长沙分校校务委员,1928年3月任第35军副军长兼湖南清乡第3区指挥官,1929年1月任湘赣剿匪总部第5路司令,参加第3次围剿,4月任第19师师长,随蒋介石讨伐桂系,1930年1月任讨逆军前敌总指挥,5月随蒋介石参加中原大战,9月任第28军军长,10月兼任平浏绥靖处处长,1931年兼任湖南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33年任西路军参谋长兼第1纵队司令,参加第5次围剿,1934年11月任追剿军第1军团司令,围堵长征红军,1935年2月任剿匪军第1路前敌总指挥,4月任中将,6月兼任湘西绥靖处处长,9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1月任滇黔剿匪总部前敌总指挥,1936年7月任第4路军总指挥兼湖南省保安司令部司令,9月加上将衔,1937年2月任闽浙赣皖边区绥靖公署主任,10月任第10集团军总司令,参加淞沪会战,12月兼任第23军团军团长,1940年7月任第3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0集团军总司令,1941年7月改兼任第25集团军总司令,8月任福建省政府主席,10月兼任福建省保安司令部司令,1945年5月当选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48年9月辞职,11月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949年春赴香港,8月13日在香港通电起义。1951年初在 [[ 香港 ]] 发表反共启示,同年秋移居 [[ 巴西 ]] 定居。1978年3月22日在巴西病逝。
折叠 == 生平简介折叠北伐战争刘建绪,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892年生于醴陵县清安铺。辛亥革命后就读于陆军第==
二预备学校,1914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炮兵科学习,1916年毕业后回湖南,加入湘军,与 === 洋军作 ,由排长递升为团长。争===
1926 刘建绪,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892 随唐 智国民 于醴陵县清安铺。辛亥 革命 后就读于陆 军第 二预备学校,1914年入保定陆 参加北伐,任 军官学校 二师第四旅旅长。北伐军进驻武汉 三期炮兵科学习,1916年毕业 回[[湖南]] 第二师扩编为三十五 加入湘 军, 任副 与北洋 作战,由排 兼师 递升为团 。马日事变后,随何键投靠蒋介石
折叠"围剿"红 1926年随[[唐生智]]国民革命军第八 1929年1月 参加北伐 三十五军扩编为 二师 第四 旅旅长。北伐 进驻武汉后 第二 师扩编为三 ,任副 军长 兼师长。马日事变后 随何键 配合 投靠[[ 蒋介石 嫡系部队"围剿"红军,屠杀工农群众。1935年9月,任第四路军总指挥,11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后递补为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9月晋升为陆军上将 ]]
折叠抗日战争七七事变爆发后,第四路 ==="围剿"红 改编为第十集团军,任总司令,率部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不久,兼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任职期间,克扣军费,在长沙创办复兴银行,自任董事长。抗战胜利后,先后在上海、广州、武汉、香港、醴陵等地设分行。曾从复兴银行拨款资助醴陵的湘东和兰谊两所中学,并被推举为两校的董事长。===
1941年8 1929年1 ,第三十五军扩编为第四路军, 福建省主席。此时政治、经济形势日趋恶化 第二十八军军长 他既非 跟随[[何键]]配合[[ 蒋介石 ]] 嫡系 部队"围剿"红军 又与福建各派势力素无渊源 屠杀工农群众。1935年9月 面对这种情况,遂在政治上力求安定。一方面注意搞好与地方士绅、海外华侨的关系;另一方面,则逐步倾向开明。将几个反共骨干分子调出省政府,暗 任第四路军总指挥,11月当选为 掩护过一些 国国民党第五届 共地下党 央候补执行委 和民主人士;聘请著名学者王亚南 ,后递补 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 共地下党 央执行委 、国际问题评论家杨潮 。1936年9月晋升 研究员;对中共地下党员余志宏和进步人士陈公培、马子谷等人以礼相待 陆军上将
折叠倾向进步1948年春,福建发生学潮,他暗中通知协和大学,使一批学生领袖及时转移,避免了特务的迫害。在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蒋介石政权即将垮台、福建省地方势力要求"闽人治闽"的形势下,他辞职回湘,对程潜等酝酿起义暗表赞同。===抗日战争===
1949年春携家眷赴香港,8月在香港与刘斐、龙云、李默庵等国民党中央委员、立法委员40余人 七七事变爆发后,第四路军改编为第十集团军 发表《我们对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联合宣言 任总司令 表示与国民党划清界限 率部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 拥护中国共产党建设新中国。 不久, 托刘运升携亲笔信回湘找程星龄 兼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任职期间,克扣军费 商讨日后 在长沙创办复兴银 ,自任董事长 程转达周恩来意见:"欢迎刘建绪和李默庵到北京定居。"他却犹豫不决 抗战胜利后 先后 [[上海]]、[[广州]]、[[武汉]]、[[ 香港 观望一年之久 ]]、[[醴陵]]等地设分行。曾从复兴银行拨款资助醴陵的湘东和兰谊两所中学,并被推举为两校的董事长
折叠魂断异域1950年6 1941年8 任福建省主席。此时政治、经济形势日趋恶化 美国发动侵朝战争 他既非[[蒋介石]]的嫡系,又与福建各派势力素无渊源 形势估计错误 这种情况 不仅立场没有转变,1951年初 政治 发表 力求安定。一方面注意搞好与地方士绅、海外华侨的关系;另一方面,则逐步倾向开明。将几个 反共 启事 骨干分子调出省政府 随后去巴西定居。1978年3月病逝于巴西 暗中掩护过一些中共地下党员和民主人士;聘请著名学者王亚南为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 终年88岁 中共地下党员、国际问题评论家杨潮为研究员;对中共地下党员余志宏和进步人士陈公培、马子谷等人以礼相待
折叠 ===倾向进步=== 1948年春,福建发生学潮,他暗中通知协和大学,使一批学生领袖及时转移,避免了特务的迫害。在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蒋介石]]政权即将垮台、福建省地方势力要求"闽人治闽"的形势下,他辞职回湘,对程潜等酝酿起义暗表赞同。 1949年春携家眷赴[[香港]],8月在[[香港]]与[[刘斐]]、[[龙云]]、[[李默庵]]等国民党中央委员、立法委员40余人,发表《[[我们对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联合宣言,表示与国民党划清界限,拥护中国共产党建设新中国。不久,托[[刘运升]]携亲笔信回湘找[[程星龄]],商讨日后行动。程转达[[周恩来]]意见:"欢迎[[刘建绪]]和[[李默庵]]到北京定居。"他却犹豫不决,在[[香港]]观望一年之久。 ===魂断异域=== 1950年6月,[[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他对形势估计错误,不仅立场没有转变,1951年初在报上发表反共启事,随后去[[巴西]]定居。1978年3月病逝于巴西,终年88岁。 == 围剿共军== 折叠 === 政治影响=== 刘建绪从遂川回 [[ 湖南 ]] 的路上,曾同 [[ 欧阳烈 ]] 谈论过对共产党的看法。他认为这次共产党革命,与历史上写的烧杀掳掠的历次农民造反不同。首先,共产党有主义,有组织,有它自己的一套政策,可以号召群众,逐渐扩大它的政治影响。其次,中国社会是富人少,穷人多,其中最多的是农民,共产党采取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削富济贫,制造穷人和富人之间的仇恨,容易裹胁群众,以壮大自己的势力。再其次是,它有一股经过训练的红军,虽然武器不好,却有相当的作战能力。在大量地方赤卫队的配合下,可以惑乱进剿部队,从而取得战场上的便利。针对这些情况,最好的对付办法,应该是: ===严密组织===
折叠严密组织
(一)严密民众组织,加强地方武力,巩固社会治安,使共产党所到之处,无粮可抢,无民可裹,以限制它的生存和发展。
折叠 === 精锐部队=== 
(二)同时派此几路精锐部队,寻找红军主力,分进合击。猛打穷追,使它没有喘吸的机会,只要击破红军主力,其他的乌合之众,便会纷纷逃散,不攻自溃。这样,就容易收拾了。
刘建绪并且坚信,采用这种古来打击流寇的一贯战略,来对付脱离根据地进行流窜的红军,是一定会奏效的。
折叠 == 变卖银行== 湖南的老牌军阀刘建绪在 [[ 福建 ]] 当了多年的省主席,下台后,于1949年7月逃到 [[ 香港 ]] ,住在复兴银行宿舍,企图继续远逃,找个"安全"之地。他是 [[ 湖南 ]] 复兴银行的大股东,有权处置 [[ 香港 ]] 复兴银行产权。香港复兴银行前身仅是一个办事处,没有香港政府的营业执照,直到1946年, [[ 香港 ]] [[ 英国 ]] 重新占领时,才领到正式的营业执照。内地解放后,许多有钱的人逃到香港,想做投机买卖,这时向 [[ 英国 ]] 政府申请营业执照,不仅要花很多钱,而且很不容易,因此一张银行执照,在当时的香港就很值钱。香港复兴银行只有两间房子连一个骑楼,场面不大。业务范围也仅做些国内黑市汇兑和吸收少数存款。在 [[ 湖南 ]] 的总行并无多少资金拨存香港,因此与各省在 [[ 香港 ]] 所设的商业银行相比,复兴银行确是相形见绌的。因为调不出钱来,刘建绪很感恼火。刘建绪见没法外调资金,就逼着 [[ 江国章 ]] 将香港复兴银行出卖。开始时要价30万港币。这时,正巧 [[ 袁德泉 ]] 从江西南昌逃到这里,想在香港做投机买卖,这块银行招牌对他很合适。但他只肯出15万港币。经过讨价还价,另加了1万港币,作为房屋家具费,就此成交了。 [[ 袁德泉 ]] 就是这样成为香港复兴银行经理的。刘建绪拿走了这笔钱中的大部分,于1950年底,迁居到 [[ 巴西 ]] 去了。 == 相关视频 ==<center>{{#iDisplay:d0732558wyu|480|270|qq}}<center>薛岳责怪湘军前线总指挥刘建绪,看看何键是怎么帮他开脱!</center></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