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姜振学

增加 2,725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姜振学</big>'''
|-
|<center><img src=https://img1.baidu.com/it/u=3356403146,4135713214&fm=253&fmt=auto&app=138&f=JPEG?w=500&h=753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7%9C%E6%8C%AF%E5%AD%A6/10806831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 姜振学 ''' ,男, [[ 吉林 ]][[ 梨树 ]] 人,1963年4月生。 [[ 教授 ]] [[ 博士生导师 ]]<ref>[http://school.freekaoyan.com/bj/cup/daoshi/2020/05-12/15892679011167245.shtml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姜振学 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 2020-05-12</ref>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副院长 <ref>[https://rmh.pdnews.cn/Pc/ArtInfoApi/article?id=21480528   中国石油科研领域高水平成果!“2020年度中国石油科学十佳论文”发布 ],人民号, 2021-06-24</ref> 。中国石油学会会员 ,第八届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油气运移学组副组长 ,国家能源局页岩气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
== 基本信息== 中文名姜振学国籍 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吉林梨树出生日期1963年4月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东北石油大学(硕、本)学位/学历博士 职业教授专业方向含油气盆地分析、非常规油气形成与分布、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职务博士生导师, 人物说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副院长学术代表作中国典型海相和陆相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含气性主要成就发表论文200余篇;合著专著9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职称教授目录1人物经历2研究方向3主要贡献4获奖记录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经历
出生日期----1963年4月
 
出生地点----吉林梨树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主要成就----发表论文200余篇;合著专著9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东北石油大学]](硕、本)
 
代表作品----中国典型海相和陆相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含气性
 
专业方向----含油气盆地分析、非常规油气形成与分布、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
 
==人物经历==
1986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现东北石油大学)勘探系,同年留校工作;
1992年师从陈章明教授,获 [[ 硕士 ]] 学位;
1989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博士 ]] 学位,导师卢松年教授、刘和甫教授;
1986 -1998年大庆石油学院(现东北石油大学)勘探系石油地质科研室工作;
2000-现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作。
折叠编辑本段 ==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含油气盆地分析、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形成与分布、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科研和教学工作。在致密砂岩气成藏机制与类型划分、页岩气储层组构和孔隙结构特征与页岩气富集的主控因素、油气生排聚散物质平衡模型建立与油气运聚门限控藏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
折叠编辑本段 == 主要贡献==
2011年底,担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副院长;
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国家"八五"、 "九五" 、"十五"攻关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和局级项目四十余项 ;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ref>[https://edu.iask.sina.com.cn/jy/jkkIc31CY6.html   姜振学 ],新浪</ref> 。 折叠近期主持的课题
===近期主持的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页岩非均质性和微-纳米孔喉结构对含气性的控制机理(批准号:41472112),2015.1-2018.12,负责人 ;
5.国家重大专项:中生界陆相不同盆地类型页岩气赋存方式与富集规律研究(2016ZX05034-001),2016.1-2020.12,任务负责人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姜振学</big>'''|-|<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n.sinaimg.cn%2Fspider2021328%2F200%2Fw1080h720%2F20210328%2F3d66-kmvwsvy9125904.jpg&refer=http%3A%2F%2Fn.sinaimg.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8473739&t=b547c7d587b584f428e563a583fb7aa9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news.sina.cn/gn/2021-03-28/detail-ikkntiam9836210.d.html?cmntg=1&cmntg=1 来自 新浪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align= light||}
6.国家重大专项: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储层精细描述与页岩气成藏机理(2017ZX05035-02),2017.1-2020.12,课题负责人 ;
11. 国土资源部项目:典型富有机质页岩储集能力及其控制因素研究(工作项目编码12120114046701),2014.1-2018.12,负责人 。
折叠 === 论文及著作,===
1,姜振学,唐相路,李卓,等.中国典型海相和陆相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含气性,科学出版社,2018,P388 ;
20,Peng Li,Zhenxue Jiang, Min Zheng, et al. Estimation of shale gas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Longmaxi Formation in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China. 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6, 34: 034-1043.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姜振学</big>'''|-|<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upfile.cuepa.cn%2Fnewspic%2F334256%2Fs_b29b3d2d016a5722210c06a117520b03343171.jpg&refer=http%3A%2F%2Fupfile.cuepa.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8473823&t=19b0badb8623a05edd123aadb1c14111 width="300"></center><small>[http://cup.ihwrm.com/index/article/articleinfo.html?doc_id=334256 来自 中国石油大学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align= light||}
21,Pengfei Wang, Zhenxue Jiang, Wenming Ji, et al. Heterogeneity of intergranular, intraparticle and organic pores in Longmaxi shale in Sichuan Basin, South China: Evidence from SEM digital images and fractal and multifractal geometries.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16, 72:122-138.
46,庞雄奇,姜振学,黄捍东,等.叠复连续油气藏成因机制、发育模式及分布预测.石油学报,2014,35(5):795-828.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姜振学</big>'''|-|<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www.cupk.edu.cn%2Fupload%2Fresources%2Fimage%2F2020%2F10%2F29%2F50181_1000x666.jpg&refer=http%3A%2F%2Fwww.cupk.edu.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8473887&t=8e3974271d12ae1eac70693a14ad49d3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www.cupk.edu.cn/c/2020-10-29/505931.shtml 来自 中国石油大学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align= light||}
47,李卓,姜振学,李峰.应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恢复塔中地区石炭系油气充注历史.石油学报,2013,34(3):427-434.
58,姜振学, 李廷微, 宫厚健, 姜涛, 常佳琦, 宁传祥, 苏思远, 陈委涛. 沾化凹陷低熟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对页岩油可动性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587-1600.
折叠 === 授权发明专利===
1,姜振学,李卓,庞雄奇,等.致密深盆气成藏预测方法和装置.发明专利,ZL201410646008.5 ;
13,庞雄奇,郭迎春,姜振学,等.确定浮力作用下限及动力平衡的物理模拟实验装置以及确定浮力作用下限及动力平衡的方法.发明专利,ZL 201210511391.4 。
折叠编辑本段 == 获奖记录==
1. 2016年. 叠合盆地复杂油气藏成因机制与预测方法及应用成效,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10. 1996年,延吉盆地断层封闭性及断块圈闭评价,黑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 参考 资料来源==[[Category:教授]] [[Category:地质学家]]
29,8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