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普渡众生

增加 1,668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普渡众生</big>'''|-|<center><img src=https://img0.baidu.com/it/u=926240434,1816040096&fm=253&fmt=auto&app=138&f=JPEG?w=640&h=480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99%AE%E6%B8%A1%E4%BC%97%E7%94%9F&step_word=&hs=0&pn=24&spn=0&di=7146857200093233153&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314502112%2C3239186243&os=74905314%2C3692107387&simid=4277381541%2C707900975&adpicid=0&lpn=0&ln=1606&fr=&fmq=1666734616109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pic05.997788.com%2Fpic_search%2F00%2F12%2F70%2F93%2Fse12709308.jpg%26refer%3Dhttp%3A%2F%2Fpic05.997788.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69326596%26t%3D56dd71324451bec448490ddd2cc1e277&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ll00bb_z%26e3Bv54AzdH3Fr6AzdH3F1jpwts_8cm_8d0alnab_a_z%26e3Bip4s&gsm=1e0000000000001e&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zLDYsMiwxLDQsNSw3LDg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File:align= light| 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中文名称;普渡众生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拼音;pǔ dù zhòng shēng
|- | align= light|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
|}
'''普渡众生''',汉语成语。众生:指一切有 [[ 生命 ]] 的动物及人。佛教语。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ref>[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19009342372691708.html 普渡众生是什么意思?], 百度知道 , --2018年9月19日</ref>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 [[ 普渡众生 ]] ,号作无人师。”
==成语用法==
示例
洪深 《[[贫民惨剧]]》第五幕:“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渡众生, 观世音菩萨 。” 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所谓文学上的 [[ 人道主义 ]] ,当然不是庸俗的~,也不是惩恶劝善。”
==词语辨析==
==成语典故==
这是佛教中大乘的核心思想,就是自己成道只是小道,要成大道就必须帮助众生得道,在佛教中称为“度”(其实中国的道家也有此思想),渡到哪?在 [[ 佛教 ]] 中有一个词叫作“彼岸”,我们人所处的是此岸,菩萨和佛的境界一个大的 [[ 范围 ]] 称作彼岸。凡是成菩萨成佛的任务是帮助众生“度”到 [[ 极乐世界 ]] 彼岸。
==用法详解==
反义词:乘人之危、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这是佛教中大乘的核心 [[ 思想 ]] ,就是自己成道只是小道,要成大道就必须帮助众生得道,在佛教中称为“渡”,(其实中国的道家也有此思想),渡到哪?在佛教中有一个词叫作彼岸,我们人所处的是此岸,菩萨和佛的 [[ 境界 ]] 一个大的范围称作彼岸。凡是成菩萨成佛的任务是帮助众生“渡”到彼岸,这就是本人理解的普渡众生的含义。
也可以说众生无边誓愿度。
众生是谁?凡有生命的皆为众生。
众生是谁?十法界中除佛以外的 [[ 生命 ]]
众生是谁?众生是佛。
为何要渡?因为众生本就是佛,众生皆有佛性,只有普渡众生才能在这一过程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佛。
指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及人。佛教语。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 [[ 脱离苦海 ]] ,登上彼岸。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渡众生,号作无人师。
“普度众生”中的“度”与上面说的“度”不同,是佛教用语,表“使人出家或超脱尘俗”等意思。如“剃度”是说要出家的人剃去头发,成为僧尼;“超度”是说僧、尼、道士为死者念经、打醮,以使亡魂脱离苦难。现在的语文工具书,一般都在“度”字条而不在“渡”字条出现上述跟佛教有关的释义。
“普度众生”是说广施法力,使众生普遍得到解脱。如《[[水浒传]]》第四十四回中说:“到后门口高声叫道:‘普度众生救苦救难诸佛菩萨!’”过去曾有“普渡众生”的写法,但甚少,现在一般不这样写。写成“普度众生”不仅跟古代 [[ 习惯 ]] 写法相一致,也跟现在的语文 [[ 工具 ]] 书“度”的释义相一致。因此,应写“普度众生”不宜写“普渡众生”。
== 参考来源 ==
<center>
{{#iDisplay:j0870ezqa8e|480|270|qq}}
<center>圣严法师开示:佛教如何普渡众生</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220 佛教總論 ]]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