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纳兰性德

增加 2,920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纳兰性德</big>'''
|-
|<center><img 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f1b9d16fdfaaf51451179d5815494eef11f7aee?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600,h_800,limit_1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pic.sogou.com/pics?ie=utf8&p=40230504&interV=kKIOkrELjbkRmLkElbkTkKIMkrELjboImLkEk74TkKIRmLkEk78TkKILkY%3D%3D_-115092183&query=%E7%BA%B3%E5%85%B0%E6%80%A7%E5%BE%B7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字:
|}
 
== 纳兰性德 ==
[[File:D15c13a711d904b24448b63ab3d121f8.jpg|缩略图]]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 [[ 康熙 ]] 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7%BA%B3%E5%85%B0%E6%80%A7%E5%BE%B7%E4%BA%8E%E5%BA%B7%E7%86%99%E4%BA%8C%E5%8D%81%E5%9B%9B%E5%B9%B4%EF%BC%881685%E5%B9%B4%EF%BC%89%E4%BA%94%E6%9C%88%E4%B8%89%E5%8D%81%E6%97%A5%EF%BC%881685%E5%B9%B47%E6%9C%881%E6%97%A5%EF%BC%89%E6%BA%98%E7%84%B6%E8%80%8C%E9%80%9D%EF%BC%8C%E5%B9%B4%E4%BB%85%E4%B8%89%E5%8D%81%E5%B2%81%EF%BC%88%E8%99%9A%E9%BE%84%E4%B8%89%E5%8D%81%E6%9C%89%E4%B8%80%EF%BC%89&_ast=1667478298&_asf=www.sogou.com&w=01029901&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duppid=1&cid=&s_from=result_up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百度文库 - https://wenku.baidu.com/...- 2022-7-10</ref>。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ref>[https://www.sogou.com/tx?ie=utf-8&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query=%E7%BA%B3%E5%85%B0%E6%80%A7%E5%BE%B7%E7%9A%84%E8%AF%8D%E4%BB%A5%E2%80%9C%E7%9C%9F%E2%80%9D%E5%8F%96%E8%83%9C%EF%BC%8C%E5%86%99%E6%99%AF%E9%80%BC%E7%9C%9F%E4%BC%A0%E7%A5%9E%EF%BC%8C%E8%AF%8D%E9%A3%8E%E2%80%9C%E6%B8%85%E4%B8%BD%E5%A9%89%E7%BA%A6%EF%BC%8C%E5%93%80%E6%84%9F%E9%A1%BD%E8%89%B3%EF%BC%8C%E6%A0%BC%E9%AB%98%E9%9F%B5%E8%BF%9C%EF%BC%8C%E7%8B%AC%E5%85%B7%E7%89%B9%E8%89%B2%E2%80%9C%E3%80%82%E8%91%97%E6%9C%89%E3%80%8A%E9%80%9A%E5%BF%97%E5%A0%82%E9%9B%86%E3%80%8B%E3%80%81%E3%80%8A%E4%BE%A7%E5%B8%BD%E9%9B%86%E3%80%8B%E3%80%81%E3%80%8A%E9%A5%AE%E6%B0%B4%E8%AF%8D%E3%80%8B%E7%AD%89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乐乐问答 - www.lelewen.cn/w...- 2022-4-19</ref>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基本简介===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1655年
 
|-
| 民族
| [[ 满族]]
| 逝世日期
| 1685年
 
 
|-
| 出生地
| 父亲
| 纳兰明珠
 
|-
| 主要成就
| 主要作品
| 《通志堂经解》、《侧帽集》、《饮水集》
 
|}
== 人物生平 ==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纳兰自幼饱读诗书 <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7%BA%B3%E5%85%B0%E6%80%A7%E5%BE%B7%E7%94%9F%E4%BA%8E%E9%A1%BA%E6%B2%BB%E5%8D%81%E4%B8%80%E5%B9%B4%E8%85%8A%E6%9C%88%E5%8D%81%E4%BA%8C%E6%97%A5%EF%BC%88%E5%85%AC%E5%85%831655%E5%B9%B41%E6%9C%8819%E6%97%A5%29%EF%BC%8C%E7%BA%B3%E5%85%B0%E8%87%AA%E5%B9%BC%E9%A5%B1%E8%AF%BB%E8%AF%97%E4%B9%A6&_ast=1667478410&_asf=www.sogou.com&w=01029901&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duppid=1&cid=&s_from=result_up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纳兰自幼饱读诗书 ],搜狐 - www.sohu.com/a...- 2021-1-19</ref> ,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ref>[http://2014.sina.com C罗告别 ],搜狐, 2014-06-27</ref>
== 成长经历==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纳兰性德葬于何处位于 [[ 海淀区 ]] 上庄乡上庄村北,皂甲屯西一处台地上。建于清代顺治三年,总面积约为340亩,墓地分为南寿地、北寿地两个部分,共有宝顶9座,土坟两座。
纳兰性德墓的宝顶建筑宏大,底座为青石,宝顶中部为汉白玉,镌刻有图案,上部为三合土夯实的半圆顶。纳兰氏家族墓地在清代基本保存完好,后多次被盗。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70年冬,被彻底拆毁。
'''文学成就'''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 [[ 江南 ]] 、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纵观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此外,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
'''书法成就'''
纳兰性德手简真迹,被中国纳兰性德研究界奉为“国宝”,今藏 [[ 上海 ]] 图书馆。手简共三十六通。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被证实的纳兰性德手稿遗墨,价值极高。
有一幅对联,署名纳兰成德,应是改名之前所书。被专家认定为真迹,可能是纳兰容若唯一传世的大幅书法。
30,7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