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颙琰

增加 1,824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颙琰</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www.meili43.com%2Fpic%2Fallimg%2F190419%2F0423395596-0-lp.png&refer=http%3A%2F%2Fwww.meili43.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70108590&t=aa39f49e34e81fee3c4f671f2fccffd7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ct=201326592&tn=baiduimage&word=%E9%A2%99%E7%90%B0&pn=19&spn=0&ie=utf-8&oe=utf-8&cl=2&lm=-1&fr=&se=&sme=&cs=2122388575%2C2336168573&os=200440503%2C1898393064&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www.meili43.com%2Fpic%2Fallimg%2F190419%2F0423395596-0-lp.png%26refer%3Dhttp%3A%2F%2Fwww.meili43.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70108590%26t%3Daa39f49e34e81fee3c4f671f2fccffd7&di=7146857200093233153&tt=1&is=0%2C0&adpicid=0&gsm=78&dyTabStr=MCw2LDQsNSwzLDEsNyw4LDI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light|   '''<big> 本名;爱新觉罗· 颙琰</big> ''' 别名;永琰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地;北京圆明园天地一家春 出生日期;1760年11月13日
|-逝世日期;1820年9月2日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主要作品;《味余书室全集》等
|-主要成就;惩治和珅,整顿吏治,力主严禁鸦片,镇压白莲教起义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年号;嘉庆
|-庙号;仁宗
| align= light|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陵寝;昌陵
|}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五位皇帝, [[ 乾隆 ]] 帝的第十五子,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在位二十五年(1796-1820年在位),年号“嘉庆”。
颙琰出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被乾隆帝秘立为皇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 [[ 嘉庆 ]] 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帝禅位于颙琰,但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面对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颙琰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珅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 [[ 工业 ]] 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鸦片亦流入中国,清朝出现中衰。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颙琰驾崩于承德 [[ 避暑山庄 ]] ,终年61岁。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ref>[ https://www.360kuai.com/pc/9d46cc75f7b5477c0?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爱新觉罗·颙琰的生平怎么样?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快资讯 , 2019-12-19</ref>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爱新觉罗·颙琰生于圆明园天地一家春。初名永琰,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颙琰自六岁学于兵部侍郎奉宽,从工部侍郎谢墉学今体诗。颙琰七岁的 [[ 时候 ]] ,到盘山行殿拜谒孝圣宪皇后,当时就很受乾隆帝的宠爱。
十三岁的时候就能通读五经。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朱珪赴福建学政任前夕,上五箴于颙琰,“曰养心、曰敬身、曰勤业、曰虚己、曰致诚”,颙琰“力行之”,甚至在亲政后,亦“尝置左右”。
少年 [[ 时期 ]] 的颙琰,学习成绩颇佳,“英词炳蔚,援笔立就,动成典则”。
年长后,尤喜读诸史、通鉴,居然达到“上下三千年,治迹目了然”的程度。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颙琰被封为和硕嘉亲王。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颙琰被正式 [[ 宣布 ]] 立为皇太子。
==内禅登位==
二月,湖北当阳地区的白莲教匪也起来暴动,并杀害了当地的官员。西安将军恒瑞率二千兵马前去剿灭。
嘉庆二年(1797年)正月,贵州苗夷王囊仙作乱,颙琰命总督勒保率兵围剿。观成奏报四川教匪徐添德侵扰达州、东乡 [[ 地区 ]] ,颙琰命总兵朱射斗等人前去剿灭。
二月,皇后喜塔腊氏崩,奉太上皇乾隆帝的诰命,宫中穿素服七天,不摘缨。景安剿擒教匪有功,被晋为三等伯。册谥皇后喜塔腊氏为孝淑皇后。惠龄擒拿匪首刘起等人,押解到京师斩首。
==正式亲政==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帝崩,颙琰开始亲政。二月,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珅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是年九月, [[ 河南 ]] 偃师县民人杨道纯转呈策表,提出除积弊、苏民困以固国本;仓库漕粮,实国之本而弊最大,请降旨严行饬禁等建议。嘉庆帝十分赞赏,他说:“杨道纯以民人而条陈事件……所言皆系地方应办之事。……所陈各项,今次第举行。”
他下令,将杨道纯“以从九品未入流,交与直隶总督胡季堂差遣委用,遇有缺出,再行咨补”。
十一月,以襄阳道胡齐仑经手湖北襄阳局军需,私扣银至二万九千余两,任情馈送,嘉庆帝将其处死籍没。对于“公然提用军需正项,信任胡齐仑一人经理,恣意侵扣,实为首先作俑”的已故湖广总督毕沅,革其子世袭职,对受贿的明亮、永保、庆成、鄂辉等领兵大员皆籍没其家。在处理湖北冒功侵饷案件时,他又派员严核四川军需虚实,“务使领兵各员无利可图,方能专心剿贼,以冀速蒇大功”。他制定了“令各路粮台按旬开报,按月汇奏”的办法,使军饷支用的混乱情况有所纠正。
嘉庆五年(1800年)正月,颙琰命额勒登保办理剿灭陕西教匪的事务,命德楞泰、魁伦办理剿灭 [[ 四川 ]] 教匪的事务。
七月,颙琰命右翼总兵长龄统率吉林、黑龙江的八旗兵到湖北协助剿灭教匪。贵州巡抚琅玕上奏青苗杨文泰作乱,率兵剿灭。马慧裕上奏擒获教匪首犯刘之协,押解到京诛杀。额勒登保擒获教匪头目陈杰。
嘉庆六年(1801年)正月,颙琰以傅森为户部 [[ 尚书 ]] ,明安为步军统领。二月,勒保奏获贼首王士虎、王廷诏。四月,立皇贵妃钮祜禄氏为皇后,晋莹嫔侯氏为华妃,晋淳贵人董氏为淳嫔,晋举人春贵人王氏为吉嫔。五月,颙琰以额勒登保为理藩院尚书。七月,勒保上奏擒获匪首徐添寿、王登高。八月,额勒登保上奏擒获匪首王士虎、冉添泗等。勒保上奏擒获匪首刘清选、汤步武、冉学胜等,封三等男。九月,续修《[[大清会典]]》。
嘉庆七年(1802年)正月,以松筠为伊犁将军。额勒登保上奏擒获匪首辛聪,余党全部被平定。三月,德楞泰上奏擒获匪首龚其尧、李世汉、李国珍,余党全部被平定。七月,颙琰初次秋狝木兰。十二月,川楚白莲教起义大部分已被镇压。诏额勒登保、德楞泰、勒保、惠龄、吴熊光会报川、陕、楚教匪荡平。封额勒登保、德楞泰一等侯,勒保一等伯,明亮一等男,赛冲阿、杨遇春以次封赉。并推恩成亲王永瑆等、军机大臣庆桂、董诰等。
嘉庆八年(1803年)正月, [[ 嘉庆 ]] 帝以倭什布为两广总督。并且命伊犁广开民田。闰二月,颙琰由圆明园还宫,入贞顺门,陈德行刺,不成被俘。陈德及其二子伏诛。严申宫门之禁。六月,嘉庆帝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十月,葬孝淑皇后于山陵。
嘉庆九年(1804年)五月,颙琰终于彻底镇压了白莲教起义余部,此战事迁延九年,清廷耗军费白银二亿两。六月,蔡牵于海上起义。以禄康协办大学士,明亮为工部尚书,长麟为刑部尚书,费淳为吏部尚书。德瑛罢直军机处,以那彦成、英和为军机大臣。以那彦成为陕甘总督。
嘉庆十一年(1806年)九月,直隶查出假雕印信,串通银号,虚收冒支大案。
嘉庆十三年(1808年)正月,皇二子绵宁释奠孔子。九月,英国兵船进泊香山洋面,派兵据 [[ 澳门 ]] 炮台,以防御法国保护贸易为借口。十二月,颙琰命皇二子绵宁诣大高玄殿祈雪。赐公舒明阿之女佟佳氏为绵宁继福晋。
嘉庆十四年(1809年)九月,蔡迁被福建水师 [[ 提督 ]] 王得禄围于定海渔山外洋,裂船自溺。贸易季节来临时,嘉庆帝指示粤督百龄:英吉利“素性强横诡诈”,“于本年该国货船到时,先期留心侦探,如再敢多带夷兵欲图进口,即行调集官兵相机堵剿。”
十二月,发生工部书吏冒领户部、内务府官银案。
嘉庆十五年(1810年),二月,颙琰下诏说吸食鸦片有害身体,敕令各督抚断其来源。镇压了爆发于东南海疆的蔡牵起义军。
嘉庆十六年(1811年)七月,颙琰禁西洋人在内地居住,并禁止 [[ 人民 ]] 接触天主教。
嘉庆十七年(1812年)正月,颙琰命皇二子绵宁诣太庙行礼。六月,颙琰将闲散宗室迁移到关外盛京居住,给他们盖房屋并且给田、给银子。
==晚年逝世==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三月,增设天津水师营总兵官,专辖水师两营。六月,松筠疏请停止下年谒祖陵,奉旨严斥,罢其 [[ 大学士 ]] 衔,黜为察哈尔都统。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正月,谕:“内廷主位之母家,如高斌、缊布等,已入满洲旗分,俱曾各赏满洲姓名书写矣。惟玉牒内孝仪纯皇后之母家姓氏仍单字书写。著交宗人府于玉牒内孝仪纯皇后之母家书写魏佳氏。”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正月,颙琰六旬万寿赐宴群臣。封皇三子绵恺为惇郡王,皇四子绵忻为端亲王。五月,成亲王永瑆因为告祭时的礼法有误,被颙琰罢职削俸归第。七月,颙琰因为仪亲王永璇擅自刺探政事,被停止入值军机处,只留内廷行走。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日,颙琰自圆明园起程,前往 [[ 避暑山庄 ]] 。一周后,到达山庄。二十五日(1820年9月2日)颙琰在承德避暑山庄突然病死,终年61岁。《[[清仁宗实录]]》这样记载:“此次跸图,偶感暍暑。”证实了嘉庆帝当初是中暑了。但是,单纯的中暑不会死人,可能是由于年事已高,中暑后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而暴亡。
卒谥“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道光帝即位,于“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庙号仁宗。葬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昌陵。
嘉庆五年(1801年)十月,他在上谕中指出:“整饬吏治,以清廉为本”,“贪墨之风,首当严惩”。
对此,颙琰一方面继续重用乾隆后期重用的王杰、朱珪、董诰等清廉的老臣,他还听从 [[ 老师 ]] 朱珪“身先节俭,崇奖清廉”的建议,限制地方向他呈送宝物,“诏罢贡献,黜奢崇俭”,平时生活也比较节俭,五十大寿禁止民间演戏庆贺,六十大寿又禁止给他送金珠玉器。
除掉和珅
初九日,革除和珅、福长安的职务,下刑部大狱。查抄和珅家产,并会同审讯。十一日,宣布和珅二十大罪状,考虑到他曾任领班军机大臣,为了朝廷体面,赐他自裁。
颙琰惩治和珅案没有株连,也没有扩大化,这是嘉庆的 [[ 聪明 ]] 之处;但他只把和珅当作个案处理,而没有把“和珅现象”当作制度性的弊端去解决,进行制度性的改革,这是颙琰的平庸之处。
打击贪官
对于官员的玩忽职守之风,颙琰首先从自己做起,学习先帝,勤于政事。每天一大早就起身阅读祖宗实录,批阅奏章,早饭后还召见大臣。对于拖拉延搁的现象严斥不贷。
嘉庆十三年(1808年)四月,皇孙出世,内阁考虑到 [[ 颙琰 ]] 正高兴,怕送奏折影响他,他知道后就对这种做法进行了斥责。
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颙琰从圆明园回宫时在神武门遇刺。随从都吓得呆站在原地,只有贝勒丹巴多尔济以身卫之。侍卫这才反应过来,擒获了刺客。
嘉庆十五年(1810年)正月颙琰斥责部院衙门因循怠玩。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十一月,颙琰又下令查部院疲玩 [[ 现象 ]] ,十二月初九规定了部院行查时间逾限处分:嗣后逾限11到20案,罚俸6个月;逾限21到40案,罚俸2年;逾限40到60案,降一级留任;……他还多次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
==军事==
乾隆末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由于乾隆皇帝大兴文字狱,川、楚、陕等地就爆发了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到乾隆去世前,朝廷多次派兵围剿,起义军虽然受到一些打击,但仍然如火如荼。
颙琰亲政后,他通过诛杀和珅,缓解民怨,并把几年来镇压起义不力的责任推给 [[ 和珅 ]] ,说他欺罔擅专,以至将领在他庇护下虚冒功绩,坐糜军饷,另一方面更易统兵大员;奖惩分明,逼将领用命;严密军事部署;实行剿抚兼施的两手政策,分化瓦解起义军;推广寨堡团练,坚壁清野的做法,割断了起义军与 [[ 人民 ]] 的联系。
嘉庆十年(1805年)将起义镇压下去,在历时九年多的战争中,白莲教起义军占据或攻破州县达204个,抗击了清政府从十六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将弁400余名,提镇等一、二品大员二十余名,清政府耗费军费二亿两,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这次起义使清王朝元气大伤,此后清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
镇压天理教起义
嘉庆十八年(1813年),趁嘉庆帝离京前往热河围猎, [[ 北京 ]] 防务空虚,北方爆发天理教起义,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监接应下冲进皇宫,当时正在宫内的皇次子绵宁(道光帝)用鸟枪打死了两个天理教徒,镇国公奕灏调来火器营、健锐营兵入宫,义军终因寡不敌众,被全部消灭。获悉事变后,嘉庆帝下诏罪己,同时严令对冲进皇宫的起义军血腥屠戮,并诱捕在城外的头目林清等。随后,各地的天理教起义陆续被镇压。
==经济==
嘉庆九年(1804年),颙琰亲到翰林院,在先师孔子牌位前行礼。按旧制,要行二跪六拜礼,为表示对孔子的虔敬,特行三跪九拜礼。此后,他还数次或亲自或派皇次子旻宁“释奠先师孔子”。
嘉庆十四年、二十四年即颙琰五十、六十寿辰时,特准 [[ 子73 子]]73 代孙孔庆镕两次赴京祝寿。孔庆镕在京期间,颙琰对他关怀备至,多次召见,详细询问他本人及其家庭、孔庙的有关情况,赏给他许多珍宝、书籍,还说自己因为频年动乱、水旱灾害,始终未能到孔庙朝圣,十分遗憾,一再告诫他:“你诗礼承家,好生承先圣世业,总要忠孝存心”。颙琰对孔子后代及孔府的关怀备至,是为了加强孔子儒家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社会==
治理河工
颙琰和 [[ 乾隆 ]] 帝一样重视治河,赈济灾民。尽管镇压白莲教起义用了两个亿的军费,他还是为南河工程拨了4000余万两的治河款。
人地矛盾
整顿旗务
另外,乾隆后期八旗生计问题也愈发困难,由于八旗子弟由 [[ 国家 ]] 供养“以清语骑射为本务”,不仕不农不工不商,时间一长便腐化堕落,一无所能。对此,颙琰也只能延续祖先的做法,一方面用政府的钱替八旗子弟还债;一方面感化教育。
颙琰还试图采用“京旗移垦”的 [[ 办法 ]] ,把部分北京的八旗子弟迁往东北,但由于八旗子弟的抵制而很难推行。
虽然颙琰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做出了种种努力,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一是乾隆末年以来清朝社会已弊端丛生,积重难返。二是颙琰受时代的局限,束缚于传统观念,祖宗家法,王朝利益,不敢,不愿,也没有能力从体制上做大的,根本性的调整,其对内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整顿,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清王朝的衰落。三是颙琰个人的性格过于仁慈和谨小慎微,对贪污腐败等问题打击还不够有力,一些力所能及的改革也没能推行。
抑制鸦片
英国从雍正朝开始不断对中国输入鸦片,嘉庆年间颙琰多次重申和进一步严格 [[ 鸦片 ]] 禁令,对抑制鸦片泛滥有一定作用。
周边国家
在对周边国家交往中,嘉庆时中国实力虽然有所衰落,但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嘉庆七年(1802年)十二月, [[ 越南 ]] 新国王阮福映即位之后,请求改“安南”国号为“南越”。因为中国历史上曾存在过一个“南越国”,地域包括两广和越南北部,他怀疑安南国企图混淆古今,居心叵测,于是加以拒绝。越南国王反复请求,于是颙琰赐名“越南”,一直沿用至今。
维护主权
闭关锁国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英使阿美士德访华,双方在礼仪问题上发生分歧,在颙琰见时,由于赶路紧急,载有官服与国书的车辆仍未抵达,加上路途劳累,他坚持稍事休息。结果,负责带领觐见的官员不得要领,向 [[ 嘉庆 ]] 帝谎称英使生病。
颙琰以为英使傲慢,龙颜大怒,于是取消觐见,并下令驱逐使团,“贡品”、国书也不要了。第二天,颙琰气消了点,赏了使团一些礼物,收了“贡品”,并送上敕谕一道。
颙琰的做法一方面暂时抵制了英国的侵略企图,然而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传统观念,也使其对外来事物采取盲目排斥态度,失去了一次融入世界的机会。
嘉庆帝与他的父、祖相比,是一位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没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于作为品格的平庸天子。“平庸”两个字,是嘉庆帝的主要性格特点。嘉庆朝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上承“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的“康乾盛世”,下启鸦片战争、 [[ 南京 ]] 签约、联军入京、帝后出逃的“道咸衰世”。清朝社会的固有矛盾已经积累了180年,嘉庆皇帝扮演了大清帝国由极盛而转为衰败的历史角色。
然而,嘉庆的平庸,并不是他的性情所致,而是历史的必然,在 [[ 乾隆 ]] 晚期,清朝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白莲教的起义,再加上乾隆晚年举办寿宴过度的奢华,使得嘉庆初期国库空虚,所以说乾隆实际上是留下了个烂摊子给 [[ 嘉庆 ]]
嘉庆皇帝的二十多年统治,就在这一日日抱怨、迷惑、痛苦、尴尬中过去了。二十多年间,虽然经常心灰意懒,但是他从来没有放松过权柄,一直到去世前一天,还在不倦地处理政务。其实,这种勤奋已经成了一种惯性,成了一种“懒惰”着的勤奋。表面上,他一天到晚,一刻也不 [[ 休息 ]] 。实际上,他已经习惯于不动脑子,让祖宗为自己动脑子。“体皇考之心为心,本皇考之治为治。”只要祖宗说过或做过的,他都依样画 [[ 葫芦 ]] 地执行贯彻。
==主要作品==
嘉庆帝有《[[味余书室全集]]》、《[[御制诗]]》初集、二集、三集及《[[嗣统述圣诗]]》、《[[全史诗]]》,诗作共11760余首。
 
==影视形象==
== 参考来源 ==
<center>
{{#iDisplay:r0731j50erj|480|270|qq}}
<center>颙琰在院子里练拳,开门看见姑娘:头和身体居然分离了</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650 中國史料]]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