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赵执信

增加 1,22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 赵执信]]
| 圖像 = [[File:赵执信.jpg|缩略图|center|[http://a1.att.hudong.com/01/14/01300000023544121092146862980.jpg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662
| 國籍 = [[ 汉族]]
| 别名 =
| 職業 = 清代诗人、诗论家、 [[ 书法家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饴山诗集》 </br>《[[饴山文集]]》 </br>《诗余》 </br>《[[谈龙录]]》 </br>《声调谱》 </br>《[[礼俗权衡]]》
}}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 <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27%27%27%E8%B5%B5%E6%89%A7%E4%BF%A1%27%27%27%5Bsh%C4%93n%5D%281662%7E1744%29%E6%B8%85%E4%BB%A3%E8%AF%97%E4%BA%BA&_ast=1667533153&_asf=www.sogou.com&w=01029901&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duppid=1&cid=&s_from=result_up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 ],搜狐 - www.sohu.com/a...- 2020-3-20</ref> 、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 <ref>[https://www.sogou.com/tx?ie=utf-8&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query=%E8%AF%97%E8%AE%BA%E5%AE%B6%E3%80%81%E4%B9%A6%E6%B3%95%E5%AE%B6%E3%80%82%E5%AD%97%E4%BC%B8%E7%AC%A6%EF%BC%8C%E5%8F%B7%E7%A7%8B%E8%B0%B7%EF%BC%8C%E6%99%9A%E5%8F%B7%E9%A5%B4%E5%B1%B1%E8%80%81%E4%BA%BA%E3%80%81%E7%9F%A5%E5%A6%82%E8%80%81%E4%BA%BA 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古村落天津湾-weixin.qq.com - 2018-04-03</ref>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ref>[https://www.sogou.com/tx?ie=utf-8&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query=%E6%89%80%E4%BD%9C%E8%AF%97%E6%96%87%E6%B7%B1%E6%B2%89%E5%B3%AD%E6%8B%94%EF%BC%8C%E4%BA%A6%E4%B8%8D%E4%B9%8F%E5%8F%8D%E6%98%A0%E6%B0%91%E7%94%9F%E7%96%BE%E8%8B%A6%E7%9A%84%E7%AF%87%E7%9B%AE 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搜狐 - www.sohu.com/a...- 2020-3-20</ref>
== 人物生平 ==
出身名门
赵执信生于康熙元年,卒于 [[ 乾隆 ]] 九年,青州府益都县颜神镇(今属山东省淄博市)人,
其家乡后于雍正十二年改为博山县,系今天 [[ 淄博市 ]] 博山区。赵执信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ref>[http://www.jsdjh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page=1&tid=167648 赵执信故居 ],2015-2-14 </ref>
。曾祖[[赵振业]],明天启乙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入清以后,作过山西、江南两布政司参议。叔祖赵进美,明[[崇祯]]庚进士,入清以后,官至福建按察使。赵执信的祖父赵双美,只是一个拔贡;父亲[[赵作肱]],仅是一个增生。他的岳父是同里内秘书院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孙廷铨的长子孙宝仍,其官职为光禄寺主事。他的岳母是[[刑部尚书]]王士祯的从妹。
== 早年顺遂 ==
童年的赵执信,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才。九岁写的文章,就"以奇语惊其长老。"据《赵执信墓表》记载:"九岁里中诸名士会文,先生径造焉。众轻之曰:孺子何为者?及受题,先生立成数艺。语文名俊,一座皆惊。"赵执信当时所做的是《海棠赋》,以遣词优雅,颇富意蕴,为同乡内秘书学士兼吏部尚书孙廷铨所赏识,对他倍加称道,认为日后必成大器。赵执信十四岁考中秀才,十七岁,中山东乡试第二名举人。在乡试中,主考官是以善择人才而闻名的翰林编修翁叔元,他对赵执信颇为欣赏,"以得人自庆"。后来亲自把自己的儿子翁海光送到赵执信的门下。对这次所录取的"山东乡墨",朝廷也非常满意。当时,"长安中盛称齐鲁文空前绝后,海内诸选家翕然推许之"。十八岁,赵执信中会试第六名,殿试二甲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二十三岁就担任了山西乡试正考官,乡试完毕后便道回归故里,途中经过冷泉关,晋城等地,翻越太行山,在这期间,他创作的诗有四十四首,收入《并门集》,其中七言古诗《道傍碑》是赵执信初期地优秀作品。二十五岁升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同时还任《明史》纂修官,参与修《大清会典》。当时,会典的体例,大多袭用明朝旧制,许多人都推辞不敢任。赵执信"肄国书,取档案,傅以文义,典制厘然"。负责编纂《大清会典》的官员"以是服先生材"。
== 广交名士 ==
 
[[康熙]]二十四年(1685 )至二十八年(1689 ),赵执信在这期间创作的诗集定名为《[[闲斋集]]》,搜集诗歌有四十六首。其中地五言古诗《赠李生》通过对李生地临别赠言表达了作者对
官场生活地厌倦和对未来政治风波地预感。五言律诗《蝉》,她描绘了蝉地生活地清苦,孤寂和环境地险恶,作者写 "蝉 " 实际上是在写自己。 名士朱彝尊、陈维崧、毛奇龄非常赏识赵执信的才华,"尤相引重,订为忘年交"(《清史稿·赵执信传》)。一代诗宗王渔洋也心折其才和他相互酬答。"朝贵皆愿纳交,而先生性傲岸,耻有所依附,落落如也。故才益著,望益高,忌者亦益多"(黄叔琳《赵执信墓表》),"士以诗文贽者,合则投分订交,不合则略视数行,挥手谢去,是以大得狂名于长安"(陈恭尹《[[观海集序]]》)。戏剧家洪升更把他比作文采风流、光彩耀人的元代名士赵孟頫而引为挚友。当时文坛最负盛名的王士祯曾写诗赞道:"松花谡谡吹玉缸,挥毫三峡流春江。未论文雅世无辈,风貌阮何谁一双。"据《[[乡园忆旧录]]》载,其父赵作肱曾应试青州,点名人,学使呼至案前,称贺说:"不必作文,汝以子贵,受封编修矣。"
== 观剧惹祸 ==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即赵执信二十八岁时,发生了"《[[长生殿]]》剧祸案"。在这个暴露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和南北党争的案件中,赵执信成为被排陷的主要对象。这年八月中旬,赵执信被该剧的作者、友人洪升邀请观演《[[长生殿]]》传奇。由于这次宴饮观剧是在康熙佟皇后病逝尚未除服的"国恤"期间举行的,被给事中黄六鸿乘机弹劾,执信面临不测之罪,不顾个人安危,到考功处声明说"赵某当座,她人无与"。赵执信后以"国恤张乐大不敬"的罪名革职除名,结束了他在北京的十年仕宦生涯。当时京都有人对赵执信的才华和遭遇发出了"秋谷才华向绝俦,少年科弟尽风流,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的感叹。赵执信被罢官后,同年初冬离开北京返家时写下《[[出都]]》诗:"事往浑如梦,忧来岂有端,罢官怜酒失,去国觉天寒,北阙烟中远,西山马首宽,十年一挥手,今日别长安 。"
== 退居因园 ==
 
雍正三年(1725年),六十三岁的赵执信结束了他的漫游生活。返回故里。次年,退居因
== 刊行著作 ==
 
'''赵执信'''的著作已经刊行的有《[[饴山诗集]]》十九卷,《[[饴山文集]]》十二卷,《诗余》一卷,《[[谈龙录]]》一卷,《[[声调谱]]》一卷,《[[礼俗权衡]]》两卷等。
== 姓名注释 ==
 
'''赵执信''',应读为赵执信(shen)。"执信"二字,语出《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信"音shen。通"伸",同"身"。周以玉作六瑞,表示爵位等次。信圭为六瑞之一,刻人形,作伸状;躬圭,刻人形,作屈身状。盖因爵位不同,而所刻不同形象以辨别之。
== 文学主张 ==
 
'''赵执信'''不仅是清初的一位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还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诗歌理论。他主张"诗之中要有人在",反对脱离现实,无病呻吟;主张"诗之外要有事在",强调诗歌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作用;主张"文意为主,以语言为役",要求形式服从内容,语言为内容服务;主张作家"从其所近",自由选择艺术风格,反对用"神韵"的唯一尺度去衡量作品的好坏;反对京派主义倾向,培养真正的新生力量;反对赏识善于谄媚逢迎的庸人,要选择有真才实学的"佳士"等一系列主张和见解。在当时的诗坛上,王士祯的"神韵说"风靡一时,而在创作上与之抗衡、在理论上与之辩驳的唯有赵执信。赵、王二人之所以由原来相互唱和、彼此欣赏发展到相互诟厉,关键就在于他们的诗歌理论不同,各执一端,互不相让。
== 藏书故实 ==
 
清藏书家、诗人、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山东淄博博山人。
[[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任 [[ 山西 ]] 乡试正考官,25岁升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还充任过明史纂修官兼预修清会典等。颇为朱彝尊、[[陈维崧]]、[[毛奇龄]]所重。因在康熙佟皇后病逝尚未除服的"国恤"期间,观看洪升《[[长生殿]]》,被[[给事中]]黄六鸿告发,以"国恤张乐大不敬"为名,被革职。工于诗文,诗风俊刻。晚年退居别墅因园。家藏书极多,"饴山堂"藏书楼中,图籍插架,古文集最丰。卒后,其藏书归于李文藻。著有《[[因园集]]》、《[[饴山堂集]]》、《声调谱》、《[[谈龙录]]》、《[[礼俗权衡]]》等。==视频==
8,6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