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870
次編輯
變更
农业生态
,無編輯摘要
'''农业生态'''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 [[ 经济学 ]] 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 [[ 设计 ]] 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 [[ 矛盾 ]] ,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基本概念==
农业生态(Ecology)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 [[ 科学 ]] 。
生物的生存、活动、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间、物质与 [[ 能量 ]] 。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某些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如 [[ 空气 ]] 、光照、水分、热量和无机盐类<ref>[http://shajunji.blog.sohu.com/168511976.html 无机盐类与微生物的关系],搜狐,2011-03-10 </ref>等的特殊需要。各种生物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所适应的理化条件是不同的,这种特性称为物种的生态特性。
==生物之间的关系==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同种个体之间有互助有 [[ 竞争 ]] ; [[ 植物 ]] 、动物、微 生物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改造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使生物链保持有序的发展,使人类更好地利用资源,发展可利用资源的空间。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人类与 [[ 环境 ]] 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近代农业生态研究的范围,除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是 农业生态的研究内容。
==农业生态的渊源==
“农业生态”(Oikologie)一词是1865年由勒特(Reiter)合并两个 [[ 希腊 ]] 字logs(研究)和oikos(房屋、住所)构成,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Ernst Heinrich Haeckel)初次把农业生态定
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 [[ 科学 ]] ”,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从此,揭开了 农业生态发展的序幕。在1935年英国的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 [[ 概念 ]] 之后,美国的年轻学者Lindeman在对Mondota湖生态系统详细考察之后提出了生态金字塔能量转换的“十分之一定律”。由此, 农业生态成为一门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
近年来,农业生态已经创立了自己独立研究的理论主体,即从生物个体与环境直接影响的小环境到生态系统不同层级的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 农业生态理论的 [[ 发展 ]] 。如今,由于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紧密相关而产生了多个农业生态的研究热点,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 [[ 研究 ]] 、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其后,有些博物学家认为 农业生态与普通博物学不同,具有定量的和动态的特点,他们把农业生态视为博物学的理论科学;持生理学观点的 农业生态家认为农业生态是普通 [[ 生理学]]<ref>[https://learning.sohu.com/a/591858911_120012603 基础医学课程——生理学(1)],搜狐,2022-10-11</ref>的分支,它与一般器官系统生理学不同,侧重在整体水平上探讨生命过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从事植物群落和动物行为工作的学者分别把 [[ 农业 ]] 生态理解为生物群落的科学和环境条件影响下的动物行为科学;侧重进化观点的学者则把农业生态解释为研究环境与生物进化关系的科学。
后来,在农业生态定义中又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观点,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归纳为物质流动及 [[ 能量 ]] 交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则进一步概括为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
==农业生态的基本内容==
按所研究的生物类别分
有微生物农业生态、植物农业生态、动物 [[ 农业 ]] 生态、人类 农业生态等;还可细分,如昆虫农业生态、鱼类农业生态等。
按生物系统的结构层次分
有个体农业生态、种群农业生态、群落农业生态生态 [[ 系统 ]] 农业生态等。
按生物栖居的环境类别分
==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转化效率==
中国的广大中、低产地区目前粮油作物转化太阳辐射能效率仅0.1~0.4%,养分供应不足和水分短缺是限制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重要因素。作物光合作用吸收固定1000千克碳所需具备的叶片、 茎、根等器官约含33.5千克氮、5.5千克磷、21.5千克钾、4.5千克硫。北京附近粮油产量为每亩400千克时大约利用转化 [[ 太阳 ]] 辐射能0.68%,其光合作用大约固定能量每平方米5500~6000千卡,积累干物质为每平方米1300~1400克,吸收氮为每平方米18.2克,磷为每平方米2.9~3克。目前中国大多数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体系所能提供的氮素数量不多,通过对中国100多个县的研究说明 [[ 产量 ]] 与农业生态系统的氮素转化提供量密切相关。
在氮素运转上另外两个影响 [[ 生产力 ]] 的因素是氮素转化效率与平衡状况。目前多数地区每生产50千克粮油作物消耗氮素超过2000克,长城沿线风沙区高达2615克,许多地方具有提高氮素转化效率的潜力。当然,提高效率不应以破坏平衡为代价,目前东北中、北部不少地区存在输入氮素小于输出氮素(比值<1)。出现了氮素入不敷出的现象。
==农业生态内容==
大致可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的关系4方面说明。
种群的自然调节 在环境无明显变化的条件下,种群数量有保持稳定的趋势。一个种群所栖环境的 [[ 空间 ]] 和资源是有限的,只能承载一定数量的生物,承载量接近饱和时,如果种群数量(密度)再增加,增长率则会下降乃至出现负值,使种群数量减少;而当种群数量(密度)减少到一定限度时,增长率会再度上升,最终使种群数量达到该环境允许的稳定水平。对种群自然调节规律的研究可以指导 [[ 生产 ]] 实践。例如,制定合理的渔业捕捞量和林业采伐量,可保证在不伤及生物资源再生能力的前提下取得最佳产量。
物种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 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任何物种都与其他物种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常见的是:①食物链。在食物链中,居于相邻环节的两物种的数量比例有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如捕食者的生存依赖于被捕食者,其数量也受被捕食者的制约;而被捕食者的生存和数量也同样受捕食者的制约。两者间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②竞争。物种间常因利用同一 [[ 资源 ]] 而发生竞争:如植物间争光、争空间、争水、争土壤养分;动物间争食物、争栖居地等。在长期进化中、竞争促进了物种的生态特性的分化,结果使竞争关系得到缓和,并使生物群落产生出一定的结构。例如森林中既有高大喜阳的乔木, , 又有矮小耐阴的灌木,各得其所;林中动物或有昼出夜出之分,或有食性差异,互不相扰。③互利共生。如地衣中菌藻相依为生,大型草食动物依赖胃肠道中寄生的微生物帮助消化,以及蚁和蚜虫的共生关系等,都表现了物种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以上几种 [[ 关系 ]] 使生物群落表现出复杂而稳定的结构,即生态平衡,平衡的破坏常可能导致某种生物资源的永久性丧失。
物质的循环再生 生态系统的代谢功能就是保持生命所需的物质不断地循环再生。阳光提供的能量驱动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停地循环流动,既包括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生物间的营养传递和生物与环境间的物质交换,也包括生命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等物质形式的转换。物质循环的正常运行,要求一定的生态系统结构。随着生物的进化和扩散,环境中大量无机物质被合成为 [[ 生命 ]] 物质,形成了广袤的森林、草原以及生息其中的飞禽走兽。一般说,发展中的生物群落的物质代谢是进多出少,而当群落成熟后代谢趋于平衡,进出大致相当。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须注意到物质代谢的 [[ 规律 ]] 。一方面,在生产中只能因势利导,合理开发生物资源,而不可只顾一时,竭泽而渔。目前世界上已有大面积农田因肥力减退未得到及时补偿而减产。另一方面,还应控制环境污染。由于大量有毒的工业废物进入环境,超越了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降解和自净能力,因而造成毒物积累,损害了人类与其他生物的生活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生物进化就是生物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不断地由环境输入并向其输出物质,而被生物改变的物质环境反过来又影响或选择生物,二者总是朝着相互适应的协同方向发展,即通常所说的正常的自然演替。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展, , 对环境的影响也越加明显。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了不少违背自然 [[ 规律 ]] 的事,损害了自身利益。如对某些自然资源的长期滥伐、滥捕、滥采造成资源短缺和枯竭,从而不能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大量的工业污染直接危害人类自身健康等,这些都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 [[ 大自然 ]] 受破坏后所产生的一种反作用。
==参考文献==
[[Category:367 生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