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一统志

增加 2,852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一统志</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一统志</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一统志''',指封建王朝官方的地理总志。按朝代来说,有《[[大元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等。<ref>[ ], , --</ref>

==大元==

回人扎马剌丁创议编辑官方地理总志,并与虞应龙合作领导组织撰修。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开始;到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共经历9年完成初稿755卷。

而后因获得《[[云南图志]]》、《[[甘肃图志]]》、《[[辽阳图志]]》故而继续重修,由孛兰盻、岳铉等主持编辑,到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全书完成,共1300卷,600册。定名为《[[大元大一统志]]》。

成书后藏于秘府,一直到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年)方在杭州开始刻版,而后许有壬为此书写序。

==大明==

《[[大明一统志]]》成书于天顺五年(1461年)四月,共90卷,该书源自洪武三年(1370年)由魏俊民、黄篪、刘俨、丁鳯等按《[[大元大一统志]]》体例,纂成的《[[大明志书]]》。

洪武六年(1373年)续纂,洪武十七年(1384年)编成《[[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书]]》24卷。

景泰七年(1456年)编成《[[寰宇通志]]》以当时的两京,十三布政司为纲,诸府州为目,下设建置、沿革、郡名、山川、形胜、风俗、土产等38门。

天顺二年(1458年)八月重修《[[寰宇通志]]》。

天顺五年成书时赐名《[[大明一统志]]》。

该书曾于弘治、万历年间重新修定,增加嘉靖,隆庆两朝以后建置相关的内容。

==大清==

《[[大清一统志]]》的编纂工作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一直延续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几乎横跨两个世纪。

最早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命令河南巡抚贾汉复督修方志,开启清代地方修志之先河。康熙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卫周祚最早倡议纂修《[[一统志]]》,康熙十一年(1671年)上疏奏请:“各省通志宜修,如天下山川、形势、户口、丁徭、地亩、钱粮、风俗、人物、疆域、险要,宜汇集成帙,名曰《[[通志]]》,诚一代之文献,然迄今各省尚未编修,甚属缺典,何以襄我皇上兴隆盛治乎?除河南、陕西已经前抚臣贾汉复纂修进呈外,请敕下直省各督抚,聘集夙儒名贤,接古续今,纂辑成书,总发翰林院,汇为《[[大清一统志]]》。”

康熙十二年(1672年)十二月,“三藩之乱”起,纂修《[[大清一统志]]》事暂被搁置。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