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血气

增加 3,548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血气</big>''' |- |<center><img src=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血气</big>'''
|-
|<center><img src=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07aa9db9408a9ef6.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jingyan.39.net/exp/638658.html 来自 39健康网 的图片]</small>
|}

'''<big>血气</big>''' 指有[[血液]]、[[气息]]的动物,多指[[人类]];因一时[[冲动]]所生的[[勇气]]。见《管子·禁藏》:"宫室足以避[[燥湿]],食饮足以和血气。"人体内气血运行的客观现象是形成经脉学说的重要依据。《灵枢·营卫生会》中说:“血之与气,异名同类。”古人命名甚为[[严谨]],“气血”一词实际是指质元的气与质源的血这两种阴阳、虚实、隐显不同的质性物质。由于气与血都具有流动、运行的共性,同在质元(源)领域中,故称之为“血之与气,异名同类”。 关于“血气”一词,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不少著作中都曾提到。《论语·季氏》中讲到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少年时期是“血气未盛”,壮年时期是“血气方刚”,老年时期是“血气既衰”,这说明古人对血气变化的认识是隐显共论,早已将质元(源)的气血看成是生命的主要特征。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血气 <ref>[https://www.chazidian.com/r_ci_b2b1bafffdf0e499fa137c3963759190/ 血气的意思|血气是什么意思]</ref>

外文名称
blood and breath

拼音
xuè qì

注音
ㄒㄩㄝˋ ㄑㄧˋ

==基本解释==

[blood and breath]∶血液与气息;血的气味。
[blood]∶指血统。
[courage and uprightness]∶勇气或血性。有血气的青年。

==引证解释==

1. 血液和气息。指人和动物体内维持生命活动的两种要素。

《礼记·三年问》:"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

清·恽敬 《都昌元将军庙碑铭》:"天下有形必有神,而有血气者最验;有血气之中,毛羽鳞介并在五虫,而人为最验。"

2. 指元气,精力。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方暑,阙地,下冰而床焉。重茧衣裘,鲜食而寝。 楚子使医视之。复曰:'瘠则甚矣,而血气未动。'"

《汉书·宣帝纪》:"耆老之人,发齿堕落,血气衰微。"

《红楼梦》第六七回:"况且姑娘这病,原是素日忧虑过度,伤了血气。"

3. 指气质、感情。

《荀子·非相》:"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於女子。"

宋·叶适《李仲举墓志铭》:"及长,足智恢达,以义理胜血气。"

瞿秋白《<饿乡纪程>跋》:"必得血气平静,骇浪不惊,又须勇敢镇定,内力涌现。"

4. 犹血性,骨气。

《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 董门宗族寥落,更鲜血气人,无敢向圜扉通问者。"

清·霅中人 《<中西纪事>后序》:"壮士凡有血气者,莫不抚膺浩叹,指发狂呼。"

李大钊《"晨钟"之使命》:"斯语一入吾有精神、有血气、有魂、有胆之青年中,鲜不勃然变色。"

5. 指血统。

孙中山《答<朝日新闻>记者》:"是何异以少弟而与强盗为伍,以劫其长兄之家,而犹对之曰:'兄不当恨乃弟过於恨强盗,以吾二人本同血气也。'"

6. 血的气味。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境异》:"海神女报射摩曰:'尔手斩人,血气腥秽,因缘绝矣。'"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揭密生活]]
100,7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