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毽子櫟

增加 314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分佈: 臺灣生長於北部及中部中海拔 800~2,600 公尺之闊葉樹林中,較常見;大屯山、七星山、大桶山、插天山、巴陵、太平山、五指山、慈恩等地均有採集記錄。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lef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毽子櫟'''<br><img src="https://f.share.photo.xuite.net/hsu042/1f45842/19433946/1200220776_o.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blog.xuite.net/hsu042/twblog1/585753009 圖片來自Hsu的部落格]</small>
|}
‧莖: 常綠喬木,高可達 20 餘公尺,徑 40~70 公分,束皮粗糙,綠褐色,枝條呈暗灰褐色,幼時密生淡黃褐色長柔毛,老時則近似無毛。
‧葉: 單葉、互生,叢生枝端,葉倒卵形,長橢圓形至闊倒披針形,長 6~15 公分,寬 2.5~3.5 公分,先端突銳尖或略呈短尾狀,基部漸狹或略呈楔形,全緣或先端有 3~4 枚銳尖鋸齒,革質,幼時背面有淡黃褐色密毛,成長後逐漸變為無毛,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約 8~13 對,兩面光滑;葉柄短而扁平,長 0.4~1.5 公分。
‧花: 雄葇荑花序,瘦長,雄花花被 4~7 裂,邊緣略有毛茸,雄蕊 10~20枚;雌花序長約 1.5 公分,花柱 3 裂。花期 4~5 月。
31,5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