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唐风

增加 16,760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唐风</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唐风</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国风·'''唐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为先秦时代唐国(晋国)民歌,有些诗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有些诗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有些诗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国风·唐风]]》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这些诗都是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真挚,语言自然中节,不加修饰。<ref>[ ], , --</ref>

==作品简介==

《[[国风·唐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为先秦时代唐地民歌,包括《[[蟋蟀]]》等12篇。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西周、东周、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有些诗,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小雅·无羊]]》反映了奴隶们的牧羊生活。

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庸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诗经]]》存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及《[[五经]]》(无《[[乐]]》)之一。

==作品目录==

唐风有诗12首: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

原文: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以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注释:

①聿(yù 玉):作语助。莫:古暮字。

②除:过去。

③无:勿。已:甚。大(tài 太)康:过于享乐。

④职:相当于口语"得"。居:处,指所处职位。

⑤好乐:娱乐。无荒:不要过度。

⑥瞿瞿(jù 巨):警惕瞻顾貌;一说敛也。

⑦逝、迈:义同,去。

⑧蹶蹶(jué 厥):勤奋状。

⑨役车:服役出差的车子。

⑩慆(tāo 涛):逝去。

⑾休休:安闲自得,乐而有节貌。

译文:

蟋蟀在堂屋,一年快要完。今我不寻乐,时光去不返。不可太享福,本职得承担。好乐事不误,贤士当防范。蟋蟀在堂屋,一年将到头。今我不寻乐,时光去不留。不可太享福,其他得兼求。好乐事不误,贤士该奋斗。蟋蟀在堂屋,役车将收藏。今我不寻乐,时光追不上。不可太享福,多将忧患想。好乐事不误,贤士应善良。

赏析:

就诗论诗,本篇劝人勤勉的意思非常明显,可是《[[毛诗序]]》偏说是“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悯)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娱)乐也”。清方玉润驳得好:“今观诗意,无所谓‘刺’,亦无所谓‘俭不中礼’,安见其必为僖公发哉?《[[序]]》好附会,而又无理,往往如是,断不可从。”(《[[诗经原始]]》)对《[[诗序]]》说纠正较早的当是宋王质,其《[[诗总闻]]》指出“此大夫之相警戒者也”,而“警戒”的内容则是“ 为乐无害,而不已则过甚。勿至太康,常思其职所主;勿至于荒,常有良士之态,然后为善也”。释语达理通情,符合原诗。较他说为胜。拙著《[[诗经选注]]》定本篇为“劝人勤勉的诗”,即是受王质说启发。

本篇三章意思相同,头两句感物伤时。诗人从蟋蟀由野外迁至屋内,天气渐渐寒凉,想到“时节忽复易”,今 年已到了岁暮。古人常用候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时序更易,《[[诗经·豳风·七月]]》写道:“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九月在户”与本诗“蟋蟀在堂”说的当是同一时间。《[[七月]]》用夏历,本诗则是用周历,夏历的九月为周历十一月。本篇诗人正有感于十一月蟋蟀入室而叹惋“ 岁聿其莫”。首句丰坊《[[诗说]]》以为“兴”,朱熹《[[诗集传]]》定为“赋”,理解角度不同,实际各有道理。作为“兴”看,与《[[诗经]]》中一些含有“比”的“兴”不同,它与下文没有直接的意义联系,但在深层情感上却是密不可分的,即起情作用。所以从“直陈其事”说则是“赋”。从触发情感说则是“兴”。这一感物惜时引出述怀的写法,对汉魏六朝诗影响很大,《[[古诗十九首]]》中用得特多,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亦常见,如其第十四首(依《[[阮籍集校注]]》次第):

开秋肇凉气,蟋蟀鸣床帷。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准……

开头与下文若即若离,与《[[蟋蟀]]》起句写法一脉相承,只是这里点明了“感物”的意思,而《[[蟋蟀]]》三、四句则是直接导入述怀:诗人由“岁莫”引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宣称要抓紧时机好好行乐,不然便是浪费了光阴。其实这不过是欲进故退,着一虚笔罢了,后四句即针对三、四句而发。三章诗五、六句合起来意思是说:不要过分地追求享乐,应当好好想想自己承当的工作,对分外事务也不能漠不关心,尤其是不可只顾眼前,还要想到今后可能出现的忧患。可见“思”字是全诗的主眼,“三戒”意味深长。这反覆的叮嘱,包含着诗人宝贵的人生经验,是自儆也是儆人。最后两句三章联系起来是说:喜欢玩乐,可不要荒废事业,要像贤士那样,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勤奋向上。后四句虽是说教,却很有分寸,诗人肯定“好乐”,但要求节制在限度内,即“好乐无荒”。这一告诫,至今仍有意义。

本诗作者,有人根据“役车其休”一句遂断为农民,其实是误解,诗人并非说自己“役车其休”,只是借所见物起情而已,因“役车休息,是农工毕无事也”(孔颖达《[[毛诗正义]]》),故借以表示时序移易,同“岁聿其莫”意思一样。本诗作者身份难具体确定,姚际恒说:“观诗中‘良士’二字,既非君上,亦不必尽是细民,乃士大夫之诗也。”(《[[诗经通论]]》)可备一说。

全诗是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真挚,以重章反覆抒发,语言自然中节,不加修饰。押韵与《[[诗经]]》多数篇目不同,采用一章中两韵交错,各章一、五、七句同韵;二、四、六、八句同韵,后者是规则的间句韵。译诗保留原押韵格式。

==山有枢==

原文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内,弗洒弗扫。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注释:

枢(音书):木名。刺榆。榆(音鱼):木名。白榆,又名枌,落叶乔木。弗曳(音义)弗娄:有好衣裳而不穿。曳,拖。娄,搂。古时裳长拖地,需提着走。

宛:死貌。愉:一说音偷,取。

栲(音考):木名。臭椿树。杻(音纽):木名。檍,梓属。廷:庭。内:堂与室。

考:击。保:占有。

漆、栗:木名。

==扬之水==

原文: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注释:

叙相见的欢乐。一说晋昭公国事不振,人民不安,离晋去曲沃(桓叔所封地),诗表现人民见桓叔的喜悦。

凿凿:鲜明貌。襮(音博):绣有黼文的衣领。沃:曲沃,地名。

皓皓:洁白。绣:刺方领绣。鹄:曲沃的城邑。

粼粼(音林):清澈貌。形容水清石净。

==椒聊==

原文: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

注释:

赞美妇人,以花椒喻她多子;以椒香美之。

椒:花椒,又名山椒。聊:语助词。一说聚成一串,同今之嘟噜;一说山楂。蕃衍:繁盛。

朋:比。且:语助词。远条:指香气远扬。一说长长的枝条。

掬(音居):两手合捧。

==绸缪==

原文: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注释:

反映夫妇新婚的爱情。

绸缪(音仇谋):缠绕,捆束。犹缠绵也。束薪:喻夫妇同心,情意缠绵。三星:即参星,主要由三颗星组成。

子兮:你呀。诗人兴奋自呼。

刍(音除):喂牲口的青草。邂逅(音谢后):即解靓,原意爱悦,这里指志趣相投的人。

粲(音灿):鲜明貌。

==杕杜==

原文:

有杕之杜①,其叶湑湑②。独行踽踽③。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④。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⑤?人无兄弟,胡不佽焉⑥?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⑦。独行睘睘⑧。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⑨。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注释:

①有杕(dì 地):即“杕杕”,孤立生长貌。杜:木名。赤棠。②湑(xǔ 许):形容树叶茂盛。③踽踽(jǔ 举):单身独行、孤独无依的样子。④同父:指同胞兄弟;一说同祖父的族昆弟。⑤比:亲近。⑥佽(cì 次):资助,帮助。⑦菁菁:树叶茂盛状。⑧睘睘(qióng 穷):同“茕茕”,孤独无依的样子。⑨同姓:一母所生的兄弟。姓,生。

==羔裘==

原文:

羔裘豹袪①,自我人居居②!岂无他人?维子之故③。

羔裘豹裦④,自我人究究⑤!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注释:

①羔:羊之小者。袪(qū 区):袖口,豹祛即镶着豹皮的袖口。

②自我人:对我们。自,对;我人,我等人。居(jù 句)居:即“倨倨”,傲慢无礼。

③维:惟,只。子:你。故:指爱。或作故旧,也通。

④裦(xiù 袖):同“袖”。

⑤究究:恶也,指态度傲慢。

==鸨羽==

原文: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注释:

徭役繁重,劳动人民不能耕种以养父母的控诉。

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鸨(音保):鸟名,似雁。性不善栖木。苞栩:丛密的柞树。

盬(音古):闲暇。艺:种植。

怙(音户):依靠,凭恃。

棘(音及):酸枣树,落叶灌木。

行:飞成行。一说鸨腿;一说翅。

==无衣==

原文: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注释:

赞美友人衣服,目的在怀念他。

七:一说七章之衣,诸侯的服饰。

吉:舒适。

六:一说音路,六节衣。

燠(音玉):暖。

==有杕之杜==

原文:

有杕之杜①,生于道左②。彼君子兮,噬肯适我③?中心好之④,曷饮食之⑤?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⑥。彼君子兮,噬肯来游⑦?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注释:

①杕(dì 地):树木孤生独特貌。杜:杜梨,又名棠梨。

②道左:道路左边,古人以东为左。

③噬(shì 是):发语词。一说何,曷。适:到,往。

④中心:。

⑤曷:同“盍”,何不。饮食(yìn sì 印四):喝酒吃饭。一说满足情爱之欲。

⑥周:右的假借。

⑦游:来看。

==葛生==

原文: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注释:

这是一篇悼念丈夫从军丧亡的诗。含有反战思想。

蒙:覆盖。蔹(音敛):白蔹。攀缘性草本植物,根可入药。予美:我的好人。

域:坟地。角枕、锦衾:牛角枕,锦缎褥,敛诗的物品。粲、烂:灿烂。

夏之日,冬之夜:夏之日长,冬之夜长,言长也。其居、其室:亡夫的墓穴。

==采苓==

原文: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注释:

告戒人们,切勿轻信谣言。

苓:甘草。为言:伪言。苟亦无信:不要轻信。

旃:音瞻,之。无然:不要以为然。胡得:何所取。

苦:苦菜。无与:勿用也。指不要理会。

葑:芜菁。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