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邓宗

增加 35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 邓宗]]'''
| 图像 =
[[File:邓宗.jpg|缩略图
<p style="text-indent:2em;">20世纪上半叶,循化县出现了一户教育世家。他们或兴办教育,或打破女禁率先进入大学,或兴办甘青宁新第一所高等学校。辛勤耕耘,桃李几遍河湟谷地、三陇山川。这是教育史上一个颇为瞩目的现象。这个教育世家的第一代传人,就是十名青海籍同盟会会员之一,兴办甘肃女学的邓宗(字绍元)先生。
<ref>[http://baike.chinaso.com/wiki/doc-view-334848.html 邓宗]国搜百科</ref>
==人物简介==
<p style="text-indent:2em;">邓绍元(1882年—1955年),名宗,字绍元,号翰清,又号汉卿,循化县道帏乡人。1900年考中循化厅禀生,名列第一,后参加录遗乡试,考列第一。1902年他以禀生资格考入甘肃大学堂。这所大学堂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设有经史子集、数理化外、博物、教育、心理学等学科。这使来自山区的邓宗开阔了眼界,他勤奋学习,学业大进,于190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保送到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学习。从此,他在这所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里尽情吸收优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他后来兴办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f>[http://www.lishiqw.com/renwu/jindai/dengzong.html 邓宗]历史趣闻</ref>
==积极办报==
<p style="text-indent:2em;">近代教育史上,邓宗先生有着独特的贡献,尤其在推行国语教育方面,他不仅是甘肃之最,而且是西北之最。他的《甘肃省立第一国语学校第三届毕业同学录序》一文是极为珍贵的西北国语文献。由于西北交通闭塞,文化落后,思想守旧,在帝制时代从未有人提及通用语言的教育。1920年,全国推行国语教学,西北各省多未执行,时任甘,开创了西北诸省国语教育之先河。
<p style="text-indent:2em;">邓宗热爱社会公益事业,常做救济民众的工作。1920年12月,海固大地震,他捐出150元大洋赈济灾民。1923年,甘肃大旱,兰州雷坛河水流量锐减,邓宗组织民众集资制造了3辆大水车,置于白云观前,引黄河水灌溉田园,缓解了旱灾造成的损失。
<ref>甘青宁第一代大学生 辛亥革命老人——邓绍元</ref>
==眷眷故乡深情,拳拳爱国之心==
<p style="text-indent:2em;">循化山水养育了邓宗,他虽身处他乡,却依然对家乡一往情深,尽其所能为家乡做了一些事情,以表达他的赤子情怀。他支持家乡的文教事业,赠送图书,鼓舞并资助家乡贫寒子弟,使他们得以完成学业,服务于桑梓。
<p style="text-indent:2em;">邓宗先生一生爱国,为人正直,投身教育,矢志不渝。1927年爆发的宁汉战争以及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是国民党内部新军阀争权夺利的混战,此举违背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给灾难深重的中国老百姓造成了新的苦难。邓宗先生思想苦闷,逐渐对国民党的统治失去信心,萌发了退隐的思想,于1930年脱离政界,隐居田园。但在抗战期间,他出面组织成立了“兰州北京大学同学会”联络甘青宁和流亡到兰州的沦陷区校友,齐心协力,搞好抗日救亡工作,并做了一些文教方面的有益工作。著名学者顾颉刚、杨向奎等先生曾是该会会员。
<p style="text-indent:2em;">1955年,邓宗先生在兰州病逝,终年73岁。甘肃省政协、民革、省委送了花圈、挽联、挽幛;邓宝珊省长送白绸挽幛,悼念这位辛亥革命老人,创办女校的一代教育家。 <ref> 作者:张明明</ref> ==文献来源=={{Reflist}}[[Category:中国近代教育家]][[Category:中国民国教育家]]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