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閟宫

增加 1,548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閟宫</big>'''
|-
|<center><img src=https://img1.baidu.com/it/u=4044115265,3239012219&fm=253&fmt=auto&app=138&f=JPEG?w=640&h=406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96%9F%E5%AE%AB&step_word=&hs=0&pn=7&spn=0&di=7169026086108397569&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4044115265%2C3239012219&os=1620687689%2C9774870&simid=4044115265%2C3239012219&adpicid=0&lpn=0&ln=225&fr=&fmq=1670020306441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small.justeasy.cn%2Fwx%2F201709%2F33562843904c6030ec29b1549bd0b6e3.jpg%26refer%3Dhttp%3A%2F%2Fsmall.justeasy.cn%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72612300%26t%3D866f8bdd7c569746fc0036bbf73c24ed&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p57ptw5_z%26e3Bfijyt_z%26e3Bv54AzdH3FgjofAzdH3Fmb0l_z%26e3Bip4s&gsm=1e&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zLDQsNiwxLDUsNywyLDg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閟宫</big> ''' light|-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作品名称;鲁颂·閟宫
|-作品别名;閟宫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作者;奚斯(存疑)
|-创作年代;春秋时期
| align= light|作品出处;《诗经》
文学体裁;杂言古诗
|}
《[[鲁颂·'''閟宫''']]》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最长的一首诗。此诗以鲁僖公作閟宫为素材,广泛歌颂僖公的文治武功,表达诗人希望鲁国恢复其在周初时尊长地位的强烈愿望。全诗九章(另有八章或十章之说),共一百二十句。首章追叙周的始祖姜嫄和后稷;次章叙周的兴起由于周太王、周文王、周武王;三章叙伯禽受封为鲁公及僖公 [[ 祭祀 ]] 祖先;四章叙僖公的祭祀并祝其昌大;五、六两章夸他的战绩并祝其长寿;七章夸他的土地广大;八章颂他能恢复旧土,家齐国治;末章叙僖公作新庙、奚斯作颂。全诗着重从祭祀和武事两方面反映出鲁国光复旧业的 [[ 成就 ]] ,而首章末章又统一在鲁僖公新修的閟宫上,前后呼应,结构完整。<ref>[ https://www.cnfla.com/edu/gushi/shijing/50874.html 《诗经·鲁颂·閟宫》 ], 范文网 , --2017年12月16日</ref>
==作品原文==
保有凫绎67,遂荒徐宅68。至于海邦,淮夷蛮貊69。及彼南夷70,莫不率从。莫敢不诺71,鲁侯是若72。
天锡公纯嘏73,眉寿保鲁。居常与许74,复周公之宇。鲁侯燕喜75,令妻寿母76。宜 [[ 大夫 ]] 庶士77,邦国是有。既多受祉78,黄发儿齿79。
徂来之松80,新甫之柏81。是断是度82,是寻是尺。松桷有舄83,路寝孔硕84,新庙奕奕85。奚斯所作86,孔曼且硕87,万民是若88。
7.弥月:满月,指怀胎十月。不迟:不迟缓。
8.后稷(jì):周之 [[ 始祖 ]] ,名弃。后,帝;稷,农官之名,弃曾为尧农官,故曰后稷。
9.百:言其多。
16.大(tài)王:即“太王”,周之远祖古公亶父。
17.歧:山名,在今 [[ 陕西 ]] 。阳:山南。
18.翦(jiǎn):灭。一说斩断,削弱。
23.临:监临。一说从上视下,看顾。女:你。
24.敦:治服。一说通“屯”,聚集。旅: [[ 军队 ]]
25.克:能。咸:成,备。
32.周公之孙、庄公之子:均指鲁僖公。
33.龙旂:画有蛟龙的旗帜。承祀:主持祭祀。一说继承 [[ 祭祀 ]] 之礼。
34.辔(pèi):御马的嚼子和缰绳。古代四马驾车,辕内两服马共两条缰绳,辕外两骖马各两条缰绳,故曰六辔。耳耳:和顾貌。
40.尝:秋季祭祀之名。
41.楅(bì)衡:防止牛抵触用的横木。 [[ 古代 ]] 祭祀用牲牛必须是没有任何损伤的,秋祭用的牲牛要在夏天设以楅衡,防止触折牛角。
42.牡:公牛。刚:通“犅”,小牛。牺尊:酒尊的一种,形为牺牛,凿背以容酒,故名。将将(qiāng qiāng):器物相碰的声音。
44.笾(biān):竹制的献祭容器。豆:木制的献祭容器。大房:大的盛肉容器,亦名夏屋。
45.万舞:舞名,常用于祭祀 [[ 活动 ]] 。洋洋:盛大貌。
46.臧(zāng):善。
51.徒:步兵。
52.贝:贝壳,用于装饰头盔。胄(zhòu): [[ 头盔 ]] 。綅(qīn):线,用于编缀固定贝壳。
53.烝(zhēng):众。增增:壮盛的样子。
54.戎狄:指西方和北方在周王室控制以外的两个 [[ 民族 ]] 。膺(yīng):击,打击。
55.荆:楚国的别名。舒:国名,在今安徽庐江。惩:惩创。
64.龟:山名,在今山东新泰西南。蒙:山名,在今山东蒙阴南。
65.荒:同“抚”,有。一说广,开拓,开辟。大东:指最东的 [[ 地方 ]]
66.淮夷:淮水流域不受周王室控制的民族。来同:来朝。同,会盟。
69.蛮貊(mò):泛指北方一些周王室控制外的民族。
70.南夷:泛指南方一些周王室控制外的 [[ 民族 ]]
71.诺:应诺,顺从。
78.祉(zhǐ):福。
79.儿齿:高寿的 [[ 象征 ]] 。老人牙落后又生新牙,谓之儿齿。儿,通“齯”。
80.徂(cú)来:也作徂徕,山名,在今山东泰安东南。
81.新甫:山名,在今山东新泰西北。
82.度:通“剫”,分,劈开。寻、尺:皆度量 [[ 单位 ]] ,此作动词用。
83.桷(jué):方椽。舄(xì):大的样子。
85.新庙:指閟宫。奕奕:美盛的样子。
86.奚斯:人名,鲁国 [[ 大夫 ]]
87.曼:长,广。
==白话译文==
宫庙深闭真是静谧,殿堂阔大结构紧密。名声赫赫圣母姜嫄,她的德性端正专一。上帝给她特别福泽,痛苦灾害没有经历。怀胎满月而不延迟,于是生出始祖后稷。上帝赐他许多福气。降下糜子谷子种稑,还有豆麦各种谷米。荫庇普天之下邦国,让那人民 [[ 学习 ]] 农艺。种下谷子糜子满野,种下水稻黑秬遍地。拥有天下这片沃土,将那大禹余绪承继。
后稷那位后代嫡孙,正是我们先君太王。他迁居到岐山山阳,从此开始翦灭殷商。发展及至文王武王,来将太王传统发扬。接受天命实行征伐,殷郊牧野摆开战场。不要分心不要犯错,上帝监督保你吉祥。治服敌方殷商军队,能够完成大功一项。于是成王说道:“叔父,您诸子中择立其长,封于鲁地快快前往,要去努力扩土开疆,作为周室藩辅屏障。”
因此命其号为鲁公,封为诸侯王畿之东。赐他大片山川田地,并把小国作为附庸。他是周公后代嫡孙,他是庄公之子僖公。载着龙旗前去祭祀,六缰柔软手中轻控。春秋两祭都不懈怠,献享祀祖一心庄重。上帝在天辉煌英明,始祖后稷伟大光荣。神位前供赤色全牛,敬请前来吃喝享用,降下吉祥幸福重重。这位伟大先祖 [[ 周公 ]] ,让你享福大有神通。
秋天祭祀命名为尝,夏天给牛设置栏杠。雄牛色白小牛色红,献祭酒尊碰击锵锵。烧烤小猪熬煮肉汤,盛入笾豆装满大房。万舞规模浩浩荡荡,孝孙总有吉庆祯祥。让你炽盛而又兴旺,让你长寿无灾无恙。保卫王朝东方国土,鲁国实为诸侯之长。山不缺损也不崩溃,水不震激也不动荡。有上中下三寿比并,犹如巍峨峰峦山冈。
据有两山那凫那绎,抚定徐戎旧居之地。延伸直到海边小邦,要将淮夷蛮貊治理。那些南方蛮夷之族,他们无不听命服气。没人敢不唯唯诺诺,顺从鲁侯岂敢叛逆。
上天赐给鲁公洪福,让他高寿保卫鲁域。常许二地又有居处,恢复周公原有疆宇。鲁侯设宴让人 [[ 欢喜 ]] ,既有贤妻又有老母。协调众士与卿大夫,国家遂能保有其土。已经获得许多福祉,白发变黄乳齿再出。
徂徕山上青松郁郁,新甫山上翠柏葱葱。将它截断将它砍斫,丈量尺寸留下待用。松木方椽又粗又大,寝殿宽敞气势恢宏,新修庙堂光彩融融。大夫奚斯写成此诗,篇幅漫长蕴涵甚丰,此心此意万民顺从。
有学者认为此诗为鲁僖公时奚斯所作,当作于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其所写祭祀仪式即为僖公会八国之师伐楚凯旋后所举行之祭礼。
《[[鲁颂·閟宫]]》全诗可分两大部分。第一、二章叙述了周的发生、发展、壮大,并不是纯粹介绍民族历史,赞美所有先祖的功德,而是突出两位受祀的祖先后稷和周公,以说明祭祀他们的原因。至于诗中提到的其他人,则只是陪衬而已。后稷是周民族的初祖,为姜嫄所生,其出生有一些神话色彩,《[[大雅·生民]]》记载较为详细。诗写到这些是因为姜嫄有端正的德性,但主要的却是体现后稷的不凡与神异,和《[[生民]]》诗的用意一致。后稷的发展农业,固是上天赐之百福,更和他个人受命于天分不开。以下叙述太王、文王、武王,重点在于灭商,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而文王、武王“缵太王之绪”,“敦商之旅,克咸厥功”,发展线索极为清楚。关于周公功绩,诗中没有明载,但“(成)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分明见出周公于建周有大功劳。《[[史记·鲁周公世家]]》载:“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 [[ 周公 ]] 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辅武王,衅社,告纣罪于天及殷民。”周公在灭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他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虽位极人臣,却不能和天子并提,故诗人用比较隐晦的方法突出了周公的功绩。
第三章到最后颂美鲁僖公,以告祭祝祷为关锁,历叙鲁公继承祖业,复土强国的成就,翕张自如,起伏灵活。诗人对鲁国辉煌的历史进行讴歌,叙述鲁公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绩。“戎狄是膺”是北部边境平安,不受侵扰,“荆舒是惩”则指僖公从齐侯伐楚之事。“泰山岩岩”以下,写鲁国疆域广大,淮夷、徐宅、蛮貊、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因为此时鲁国对淮夷用兵最多,成绩最大,故诗人一再言之。大致鲁国在以后的发展中,初封的土地或有损失,而此时又有所收复,故诗曰:“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从全诗看,诗人着重从祭祀和武事两方面反映出鲁国光复旧业的成就,而又统一在僖公新修的閟宫上,閟宫之祭本是周王室对鲁国的特殊礼遇,同时诗人又认为鲁国的种种成功也来自那些受祀先祖在天之灵的庇佑,这样,诗的末章又描写作庙 [[ 情况 ]] ,和“閟宫有恤”前后呼应,使全诗成为一个完整的结构。
《[[鲁颂·閟宫]]》是一首为君主唱赞歌的词章,内容上不足多取,但在艺术表现上,它却是诗人精心结撰的力作。这是《[[诗经]]》三百篇中最长的一篇,全诗共一百二十句,《[[毛诗]]》原分八章,朱熹《[[诗集传]]》分九章,五章每章十七句,二章每章八句,二章每章十句。各章之间,意义相互连贯,前后叙述僖公作庙,并以奚斯作颂结束全诗。中间写祖先功德、僖公祀祖、僖公武功及家人群臣情况,同时穿插了对僖公福寿的反覆祝颂,而其中六个“俾尔”句型分置三处,使本来恢宏的气势更起伏跌荡,如钱江潮水一浪高过一浪。在 [[ 语言 ]] 方面,极铺张扬厉之能事,叙事细密,写秋尝则“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騂刚,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各种祭品,各种容器,一一陈列,以显出其规模之盛大。写鲁公军旅则“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公徒三万,贝胄朱綅,烝徒增增。”威武的戎装,精良的武器,体现军队无坚不摧的士气。此外,“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徂来之松,新甫之柏”等以繁密的语言组成排比整齐的句子,也为增加诗歌气势起到推助作用。方玉润《[[诗经原始]]》中指出该诗对于汉代辞赋的影响,是很有眼力的。但是,在诗中诗人表达的是周公后裔们对于僖公光复旧物所产生的共鸣,是对于再现过去辉煌的向往,这是一个衰落宗族特定时期的真实感情,作为鲁国诗人代表的作者抒发了这种感情,它既是充沛的又是复杂的,只有长篇巨制才能容纳得下,只有细致的描写和深透的论说才能尽情倾吐。刘勰《[[文心雕龙]]》曰:“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这就是《[[鲁颂·閟宫]]》和扬、马辞赋的本质区别,也是方氏未曾注意到的。
==名家点评==
==后世影响==
《[[鲁颂·閟宫]]》尽兴尽致的铺叙,是《[[诗经]]》“赋比兴”三种基本表现方法中“赋”的最典型的体现,它对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对后世诗人学习运用“赋”的表现方法,产生过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同时,这首诗只有首章前两句和最后一章是说修庙之事,其余都是 [[ 歌颂 ]] 周的始祖及历代君王功绩及祝颂之辞,对后世一些歌功颂德的诗文碑铭也产生过很大影响。
==作者简介==
奚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亦名公子鱼,生平不详。与鲁僖公同时人。薛君《[[韩诗章句]]》:“奚斯,鲁公子也。言其新庙奕奕然盛,是诗(《[[鲁颂·閟宫]]》)公子奚斯所作也。”除了《[[閟宫]]》,鲁颂其他三诗也可能是奚斯的 [[ 作品 ]] 。 == 参考来源 ==
{{reflist}}== 参考资料 ==
[[Category: 650 中國史料]]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