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祭祖

增加 2,494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祭祖</big> '''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ss2.meipian.me%2Fusers%2F60165637%2F4a1143a2ab424202efcb87ccd331f85f.jpg%3Fmeipian-raw%2Fbucket%2Fivwen%2Fkey%2FdXNlcnMvNjAxNjU2MzcvNGExMTQzYTJhYjQyNDIwMmVmY2I4N2NjZDMzMWY4NWYuanBn%2Fsign%2F2ec90bdacf991f4d2100c2b09ec49a6b.jpg&refer=http%3A%2F%2Fss2.meipian.me&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73042173&t=72a615f29ab39200690b5fe906037143 width="300"></center>|<small>[[Filehttps:|缩略 //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7%A5%AD%E7%A5%96&step_word=&hs=0&pn=70&spn=0&di=7169026086108397569&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368158776%2C693034149&os=4200570950%2C2573434387&simid=1368158776%2C693034149&adpicid=0&lpn=0&ln=1874&fr=&fmq=1670450160695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ss2.meipian.me%2Fusers%2F60165637%2F4a1143a2ab424202efcb87ccd331f85f.jpg%3Fmeipian-raw%2Fbucket%2Fivwen%2Fkey%2FdXNlcnMvNjAxNjU2MzcvNGExMTQzYTJhYjQyNDIwMmVmY2I4N2NjZDMzMWY4NWYuanBn%2Fsign%2F2ec90bdacf991f4d2100c2b09ec49a6b.jpg%26refer%3Dhttp%3A%2F%2Fss2.meipian.me%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73042173%26t%3D72a615f29ab39200690b5fe906037143&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4jtrtwg_z%26e3BvgAzdH3Fn9gw5gfs&gsm=1e&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zLDIsMSw2LDQsNSw3LDgsOQ%3D%3D 来自 呢 |居中|[ 链接]]]</small>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祭祖
外文名Ancestor worship
节日时间除夕、清明节、重阳、中元节(除、清、九、盂)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中国及汉字文化圈
节日起源祭祀
节日活动供贡品,拜祭,烧纸点炮
节日饮食三牲饭菜、三茶五酒等
节日意义慎终追远
设定地点中堂、家庙、坟茔、寝陵
设立机构中国
设定时间5000年前
|}
'''祭祖''',传统习俗,全称是祭祀先祖,是一项隆重的民俗 [[ 活动 ]] 。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除、清、九、盂),是汉族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古时,这种礼俗很盛行。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
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
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灵。供品主要有三牲饭菜、三茶五酒等;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 [[ 意义 ]] 的一个古老习俗。 史前时期的有巢氏
史前时期的有巢氏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 )、黄帝(轩辕氏)
、伏羲氏 、神农氏(炎帝 ) 、黄帝(轩辕氏) 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每年全球各地的华人都以各种方式祭祀 [[ 中华民族 ]] 共同的人文始祖。<ref>[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6853953764177031&wfr=spider&for=pc 中国传统习俗——祭祖:追思、感恩先辈!], 百度 , 2020-12-23 </ref>
==人文始祖祭祀==
史前时期的有巢氏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
、伏羲氏 、神农氏(炎帝) 、黄帝(轩辕氏) 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每年全球各地的华人都以各种方式祭祀中华民族 [[ 共同 ]] 的人文始祖,怀念他们的丰功伟绩。
==词语解析==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 [[ 宗教信仰 ]] 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但因各地习俗不一,所以有的 [[ 地方 ]] 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而台湾地区是在除夕午后,进行一年中最后一次祭拜祖先。还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还要去祠堂祭祖。也有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 [[ 顺序 ]] 上香跪拜。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来源==
祭祀分成祭拜祖先和祭拜各种鬼神二类。祭祀乃起源于远古时期,古人认为鬼神有很大的权威,能够决定人们的 [[ 命运 ]] ,所以他们十分崇敬鬼神。他们把鬼神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类,且以人鬼-祖先为祭拜的主要对象。他们认为祖先虽然过世了,灵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祸、赐福与子孙,因此他们都排定日程,虔诚祭祀。在历史演变进程中,很多地方家族观念和祭祖观念正日渐淡薄,
岭南一带重视传统习俗,祭祖习俗至今仍盛行。中国数千年来承袭了祭祖的传统,其中有着多重 [[ 心理作用 ]] ,其中至为重要的一种,便是饮水思源,因孝敬而祭祖。
这种崇拜祖先的观念一直延续到现今,形成我国文化的特色。
==礼俗==
祭献礼仪包括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献馔盒、献胙肉、献嘏辞(福辞)、焚祝文、辞神叩拜等。有的地方在焚帛烧钱纸时,主祭要在神前献上一杯酒,然后由礼生送至焚帛处,将酒酹在上面,酹时将酒滴成一“心”字,以示祭者献上钱帛之虔诚。在祭祀过程的重要环节,还几次鸣锣击鼓或弦乐伴奏,为祭礼增添 [[ 热烈 ]] 。气氛。祭礼结束后,将猪肉、羊肉等祭品分给参祭代表。也有将祭品用于宴请参祭人员,只给少数的行祭人员与乡绅、长老等发点祭品。
除夕祭祖,是汉族流传至今的传统风俗之一。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表达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人们每逢除夕总要举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在过去,祭祖仪式一般在除夕下午在族人祠堂举行,身穿盛装的同一姓氏宗族参加,仪式较为隆重。老百姓一般都在吃团年饭之前在家中的先祖神龛面前摆起美酒佳肴,进行拜祭。
各家各户的祭祖则虽是一番形式。很多地方都是在吃晚饭前进行。先是到自家的坟茔地祭祀,有的只是磕头,有的还要用炕桌抬一桌酒菜,称为“给老祖宗送席”。祭祀的顺序当然是从坟地中辈份最高者开始。把炕桌摆在坟前,磕头行礼,再倒一盅酒于地上,照此依次祭完之后,把饭菜埋进土里,算是给祖宗们“送去”了,同时还要在坟前烧纸,算是孝敬祖先们过年期间的“零花钱”。
主要的祭祀则是在家中进行,时间多是在除夕晚饭前后,民间称之为“接老祖宗回家过年”。因为传说死者的魂灵不能在白天行动,所以要等天黑以后进行。先将香炉、香筒、烛台 (俗称五供)或者木香碟,摆放在西炕上或堂箱的箱盖上,将平时放在“祖宗匣”里的族谱“谱单”(世系表)请出打开挂在西墙上,有的人家因不是长房主枝没有谱单,则按照谱书的记载把自己各代直系祖先的“名讳”写在一张长纸条上张挂,俗称“祖宗条子”或“谱条子”,也有的是摆放木牌位。摆挂好后开始上香摆供,全家大小依次磕头行礼。所摆的供品一般是面食和 [[ 水果 ]] 之类。许多人家专门为除夕祭祖蒸白面馒头,每个上面点一个红色的圆点,每两个平面相合摞在一起为一组,一般是三至五级,各盛放在白色瓷盘当中。这些供品一直摆到正月初五,而且从初一到初五每天早晚两次在祖先神位(谱单)前上香,直到初五晚上,才经行礼后把“老祖宗”送走,即将谱单或牌位收归原处。还有一些地区在除夕晚上为去世不久的祖父母或父母举行一些祭奠仪式。比较有特点的是将其生前穿过的衣服叠好摆在炕上,然后晚辈们跪下磕头,嘴里还要说“xx(对长辈的称呼)回家来过年吧”。另有在房山头“落地式”烟筒根处烧纸祭奠,因民间传说这里是本家亡故之人魂灵常栖身之处。烧纸时嘴里还要“叨咕”一些寄托思念和请求保佑的话语,而且相信祖先们一定会听到,给家里人带来幸福和安康。
==清明祭祖==
在清明扫墓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到先人的坟墓,会亲自察看坟墓是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或被狐兔穿穴打洞。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烧猪,燃香奠酒,焚烧纸钱及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祖先的怀念。清明祭祖扫墓,是汉族敦亲睦族、行孝报德的具体 [[ 表现 ]] ,清明节因此也成为全球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不少海外侨胞、华裔,都有清明回乡扫墓的习惯,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爱国之情。
祭祖除扫墓的"山头祭"外,后世还有祠堂祭,称为"庙祭",庙祭跟古代春礿之祭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虽然在时间上相距遥远,血脉确实相通。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扫墓祭祖习俗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于古时南北风俗各异,有些地方扫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唐代以前北方一些地方扫墓主要在寒食节与寒衣节,到唐宋后清明扫墓才开始在全国范围盛行,唐代是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沿袭清明墓祭风俗,并扩大到全国各地。南方很多地方在重阳、清明或冬至扫墓,如福建、广东、海南、广西、 [[ 云南 ]] 昆明等地方。
==中元祭祖==
祭祖在中元节,也称为“七月半”祭祖。那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 [[ 民间 ]] 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
==重阳祭祖==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人们会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 [[ 活动 ]] ,祈求神灵降福,并推行敬老活动,传承孝道文化。重阳节之时,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祭祖活动。不过,这些祭祖活动也会因地域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式。
重阳祭祖广东俗语称为“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参加。重阳节的拜祭,是出于作物收成后,祭谢祖先恩德,并祈求祖先保佑,所以气氛是轻松愉悦的,不会有“行人欲断魂”般的哀伤。扫墓祭祖有很多规矩讲究,先拜大众祖公,然后依次拜分房祖公,最后才各家拜自家先人。全村族人,不管是否迁出分居,都一起共同拜祭太祖公。
==习俗==
台湾:从除夕转进春节,三更时分,第一件大事是祀神、祭祖。那时红烛高照,上供清茶、红豆等祭品,人们严肃诚敬。祀神后要叩拜祖先,这叫“开春”。迎接新正,也叫“开正”。祭典进行到最后,是烧金纸献给祖宗。 浙江 [[ 宁波 ]] :正月初一,在祖先遗像前,点着香烛,供陈汤团、糕、饼、水果,家人依次跪拜。也有把祖先遗象供在祠堂里的,家人就同去祠堂行祭祖礼仪。
广东东莞:正月初一,大多数人家先在历书上择一个吉利的时辰,举行祭祖典礼,祭品是茶、酒、白饭、攒盒、生果、如龙(年糕)、禄堆和斋菜。祭祖程序:焚香、点烛、烧元宝、放串炮,全家人依辈分、年龄的秩序拜祖先。中上人家的祭祖,都是灯火长明,香烟不绝。
广东惠州:中秋扫墓祭祖活动,是与粤东一带的传统习俗有关。惠州市民俗文化研究学者林慧文表示,惠州地区居民的祭拜有春秋两祭之分:老惠州人多是选择从农历二月初二到四月初八这段时间祭拜先人(春祭),居住在惠州的一些客家人则选择在重阳节、中秋节祭拜先人(秋祭)。根据相关的研究,明代已经有不少的客家人迁徙到惠州。大批的客家人迁徙到惠州定居是在 [[ 清代 ]] 初期,客家人来惠州定居约有380年~400年左右。重视秋祭的地域主要是惠州靠近东部的客家人居住地区,如惠东平山、惠阳淡水等地。秋祭一般分两个时段,分别是中秋节和重阳节。惠阳淡水片区以中秋为祭拜时间中心,惠东片区以重阳为祭拜时间中心。时间虽有差异,但两者在概念含义上基本相同,都属秋祭。惠州客家人春秋两祭:春祭则在春节。
河南开封:守岁的到五更时候,先行盥洗,穿着礼服礼帽,在供桌之上摆好祭品,香烛齐燃,爆竹争放,一家人依长幼辈分,连续向祖宗跪拜致祭,拜祝“年福”。
湖北罗田:新正初一早晨,到祠堂去祭祖拜年,看守祠堂的人早已 [[ 准备 ]] 祭品供奉在祖宗神位之前,又准备一支长竿挂着鞭炮,等族人来到时,便点火燃放,表示欢迎前来祭祖,等到祭祖仪礼完毕,有果盒、茶点或丰盛的早餐相招待。
山东、东北地区:一到初一那天的子时时分,大大小小都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祭拜祖先,在供奉祖宗的神位前面,点烛、烧香、焚纸、放炮,子孙跪拜如仪,称为“发纸接种”。
豫东地区:初一早餐以后,全家大小都要祭祖,照辈分长次,先男后女,对着祖宗神位,一一磕头跪拜。
川西地区:祖宗神位前的香炉中,点了轻烟缭绕的长香,红烛燃起 [[ 辉煌 ]] 的亮光,铜磬在一声声的敲着,弥漫肃穆的气氛。长辈带领男女老幼,男左女右衣冠整齐地站立两旁,向祖宗神位,焚香点烛烧纸,按辈分长次,向祖宗跪拜,上酒,供饭,焚化纸钱。
==特点介绍==
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更表现源远流长,寄望于后裔的繁昌,所以行事之时,严肃、隆重、恭敬、诚挚,全发自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在我国历史上,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开始大创造的时代,黄帝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黄帝崩,葬桥山”,就是今天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每年 [[ 清明 ]] 时都在这里进行黄帝陵祭祀。
重视祭祀祖先,是中国礼仪的显著特点。这是因为祭祀祖先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品德,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
三、受儒家影响,饮水思源,因孝敬而祭祖。
中华孝道园位于江苏常州市武进太湖湾 [[ 旅游 ]] 度假区,面朝太湖,背依蓼莪(lù é)山,占地860多亩。园区以弘扬孝道为主旨,以祭祖文化和观音文化为特色,是一个融寻根祭祖、旅游观光和孝道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这里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先祖庙堂、中华孝道博物馆、净澄湖、等景点,同时配有功能齐全的各类服务设施。
中华孝道园内的先祖庙堂,是集国祭与家祭于一体的综合性大祠堂,俗众除了可以在此祭拜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外,还可在此通过供奉先人的往生莲位 [[ 缅怀 ]] 先祖,祭拜先人。堂内共有105间先祖祠堂,总人数在全国排名前100位的姓氏祖先设单间供奉,其他姓氏设5间综合性 [[ 祠堂 ]] 供奉。
== 参考来源 ==
<center>
{{#iDisplay:m0837ya2znt|480|270|qq}}
<center>如何正确祭祖第1集——春节祭祖仪规</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630 中國文化史]]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