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假面剧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假面剧</big>'''|-|<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6d43347793334924.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4948047&sid=5169293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File:align= light| 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假面剧'''”是一种集 [[ 歌唱 ]] 、 [[ 舞蹈 ]] 、 [[ 诗歌 ]] 以及 [[ 赛会 ]] 等为一体的综艺节目。1600年至1800年间非常流行,专门用来招待 [[ 贵族王公 ]] 。它取材于 [[ 历史 ]] 或 [[ 神话故事 ]] ,是以音乐为主,朗诵调代替对白的形式,同时伴随着众人合跳的假面舞场面,并穿插有 [[ 哑剧 ]] 或 [[ 闹剧 ]] 的戏剧形式。<ref>[ https://m.iask.sina.com.cn/b/L4bAxBQJGb.html 假面剧是指什么样的戏剧?], 新浪网 , 2016-07-02</ref>
==主要作用==
演员戴面具表演的戏剧。如 [[ 古希腊悲剧 ]] , [[ 古罗马闹剧 ]] , [[ 中国的傩戏 ]] , [[ 意大利的即兴喜剧 ]] , [[ 日本的能乐 ]] 等。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写道:“ [[ 希腊 ]] 悲剧在其最古老的形态中仅仅以酒神的受苦为题材,而长时期内惟一登场的舞台主角就是酒神……在欧里庇得斯之前,酒神一直是悲剧的主角,相反,希腊舞台上一切著名的角色 [[ 普罗米修斯 ]] 、 [[ 俄狄浦斯 ]] 等等,都只是这位最初主角酒神的面具。”我们知道,古希腊戏剧最初来源于古希腊人在春秋两季对酒神的祭祀,酒神也因此被称为戏剧之神。而面具则被视为酒神的替身存在,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酒神的缺席在场。
==面具来源==
据 [[ 贺拉斯 ]] 在《[[诗艺]]》中的记载,是“埃斯库罗斯创始了面具”。面具,其拉丁语源为persona,而非我们所熟识的mask,有学者在研究了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初叶英国东英吉利亚地区的基督教剧本和对面具及其拉丁文指称“persona”的语义变迁后认为:英语中从阿拉伯语中引入了mask这样一个“几乎空白的、不带任何沉重的历史责任的词汇”来表示作为戏剧术语的面具,是“在人文主义的整体浪潮的推动下,对神意的阉割作为戏剧中上无可变更的既成事实得到默认,戏剧的面具时代就此结束。”①面具与其起源一样,最初是与神性相连,随着人类神性意识的日渐淡漠,面具也渐渐褪去了其神圣的面纱,到了文艺复兴时代,它作为戏剧仪式之神象征的时代终于结束。
==戏剧表现==
面具是一种古老的戏剧表现手法,它最早出现于公元前五世纪的 [[ 希腊悲剧 ]] ,古希腊剧中的人物通常只有六、七人,这些人物由3个演员轮流扮演,女角色由男演员扮演,戴面具,不使用假嗓。古希腊的戏剧演出始终有歌队,队员一般不戴面具。那时,面具仅仅是作为道具来使用的。借助面具,一个演员可以轮流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这样可以解决演员人数不够的困难。其次,面具的运用也是为了克服剧场条件的限制,使观众能在容纳一万多人的露天剧场中清楚地辩认出演员的形象,这与我国 [[ 戏曲中的脸谱 ]] 有相似之处。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第15章中这样写道:“刻划性格……第一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性格’必须是善良的……每个阶层都有善良的人:事实上,世界上有好女人,或者好奴隶,虽然女人无疑属于下等阶层,奴隶作为一个阶层是一钱不值的”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 [[ 古希腊 ]] 人对于女人根深蒂固的成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要想拥有男子汉气概是不合适的。”因此,在公元前六世纪,当古希腊的庆典成为所谓的戏剧时,女性就从这类活动中消失了。“女人”开始由男性易装上演,而真正的女性却禁止上舞台。由于戏剧中常常需要表现性别间的争斗,因此,男演员不得不扮演女性角色。面具在这里成为了男性塑造女性形象的媒介。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