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曹叡

移除 3,035 位元組, 5 年前
重定向页面至曹睿
曹睿
{{Emperorcn box|图像 =|名称 = 魏明帝|姓名 = 曹叡|庙号 = 烈祖|谥号 = 明皇帝|陵墓 = 高平陵|政权 = [[曹魏]]|在世 = 204年-239年1月22日(36歲)|在位 = 226年6月29日-239年1月22日|祖父 =[[曹操|魏武王]]|父 = [[曹丕|魏文帝]]|母 = [[文昭甄皇后]]|年号 ='''[[太和 (魏)|太和]]''':227年-233年正月<br>'''[[青龍 (曹叡)|青龙]]''':233年二月-237年二月<br>'''[[景初]]''':237年三月-239年}} '''魏明帝曹叡'''({{bd|204年||239年|1月22日|catIdx=Cao Rui}}),字'''元仲''',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从226年到239年在位,享年35岁。曹叡能诗文,惟文学成就远不及曹植和曹丕。曹叡是[[曹魏]]最後一位擁有實權的皇帝,自從曹叡崩後,[[曹爽]]掌权,魏帝自此淪爲[[傀儡]]。再後曹爽被[[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变]][[斬殺]],魏國大權完全落入司馬氏家族手中。 == 生平 ===== 立储太子 ===曹叡從小得到祖父[[曹操]]的喜爱,常令他在左右。曹叡年幼聪慧,曹操曾惊异地说:“我基于你可以有三世之业了。”在朝会宴席上,也经常叫他与侍中近臣并列。曹叡好学多识,特别留意法理。 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魏王後封曹叡为武德侯。同年十月曹丕称帝,次年封曹叡齐公,再次年封平原王。 由于曹叡生母[[甄夫人]]得罪了曹丕被杀,曹丕怀疑曹叡心怀不满,因此始终没有立为太子,有一段时间甚至打算立[[徐姬]]之子[[曹禮]]作为太子。直到曹丕病重将死,曹叡才被立为太子。 野史《魏末传》记载,曹叡小时候曾经跟从[[曹丕]]狩猎,见到母子两鹿。曹丕射杀了鹿母,命令曹叡射杀子鹿,曹叡不从,并且说:“您已经杀掉了母鹿,我實在不忍心再杀掉它的孩子。”说完哭泣不已。曹丕于是放下了弓箭,因为此事十分赞许曹叡,并且立其为太子的心意已经确定。 === 登基帝位 ===226年,五月十六日[[丙辰]](6月28日)魏文帝病危,立平原王[[曹叡]]為太子,召[[曹真]]、[[曹休]]、[[陳群]]、[[司馬懿]],并受遗诏辅佐嗣主。十七日[[丁巳]](6月29日)崩于嘉福殿。[[曹叡]]繼位,是為魏明帝。 明帝登基后首先必须对抗内外敌人的攻击,226年八月[[孙权]]攻[[江夏]]、[[襄阳]],227年[[孟达]]反,到234年为止[[诸葛亮]]五次进攻曹魏,234年孙权攻[[合肥]]。明帝重用[[滿寵]]於合肥與[[孫權]]作戰並成功擊敗[[孙权]]、[[诸葛亮]]等等这些内外战争。他重用[[曹真]]、[[張郃]]、[[司马懿]]等名將与诸葛亮作战。235年[[诸葛亮]]死后,魏[[蜀汉|蜀]]边境上的情况有所减缓,明帝开始在洛阳大建宫殿,常用人力物力,大臣[[楊阜]]、[[高堂隆]]等對此一再勸練,明帝雖多未採納,但也頗有氣度的不因此問罪。同年,他将他的养子#REDIRECT [[曹 ]] 封为齐王。
4,8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