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洛桑

增加 4,619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洛桑·尼玛''',相声演员。 <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4%9B%E6%A1%91%C2%B7%E5%B0%BC%E7%8E%9B/9261237?fr=aladdin] </ref> {{Infobox person |…”
'''洛桑·尼玛''',相声演员。

<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4%9B%E6%A1%91%C2%B7%E5%B0%BC%E7%8E%9B/9261237?fr=aladdin] </ref>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洛桑·尼玛 (相声 演员)
| 圖像 =
[[File:Luosang.jpg|缩略图]]|缩略图|center|[http://p7.qhimg.com/t01303e1d7f74906ba8.jpg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68年9月9日
| 出生地点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
| 國籍 = 中国
| 别名 =
| 職業 = 相声演员
| 活跃时期 = 1993年
| 知名原因 = 1993年在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曲苑杂坛》中表演系列节目“洛桑学艺”而红遍大江南北,。
| 知名作品 = 《洛桑学艺之一》</br>《洛桑学艺之二》</br>《洛桑学艺之二》</br></br></br></br>
}}
== 演艺经历 ==
从甘孜州去北京学艺的洛桑,由于刻苦学艺,几年时间就多次在央视露脸,很快成为京城的著名笑星。
自1993年在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曲苑杂坛》中表演系列节目“洛桑学艺”而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不可多得的著名口技笑星。为此洛桑被中央电视台的导演发现后,编导人员对他进行了精心的包装设计,使他的艺术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与师父尹博林表演的“洛桑学艺”小品系列,更是成了脍炙人口的小品节目精品,成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笑星。在“洛桑学艺”中,他把其表演和模仿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自此一年内,洛桑这个笑星迅速红遍大江南北。洛桑曾在《洛桑学艺之三》中翻唱李春波创作的歌曲《一封家书》。 [2]

1994年,在中央电视台《正月正》晚会上播出了由尹博林创作并与其徒弟洛桑共同表演的《洛桑学艺》系列相声,即:《学相声》、《学音乐》、《学唱歌》、《学跳舞》等等。节目播出后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被誉为94年最红的笑星之一。
在1994年国庆期间应邀参加了香港同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的国庆晚会,在香港引起了轰动,并获得中国曲艺家协会颁发的“94新人奖”。
  1995年在中央电视台“六一”晚会上,尹博林与洛桑给小朋友带去了《森林历险记》,生动形象的告诉小朋友们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3]
== 主要作品 ==

播出节目 相声系列 单集主题 主要表演
CCTV3曲苑杂坛 [4] 《洛桑学艺》系列作品 之一 学相声 博林 洛桑
之二 学乐器 博林 洛桑
之三 学唱歌 博林 洛桑
之四 学舞蹈 博林 洛桑
之五 香港演出
博林 洛桑
之六 学配音 博林 洛桑
《洛桑学艺》特别节目
洛桑学艺(元宵节版)
博林 洛桑
洛桑学艺:森林历险记
博林 洛桑 [5]
音乐作品
单曲
歌曲名称(歌曲说明) 发行时间
一封家书 (在《洛桑学艺之三》中演唱) 1994
== 车祸事故 ==
1995年10月2日晚上演出结束,洛桑与几个朋友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凌晨回家时又自己驾驶汽车,奔驰在京城大街上。洛桑醉酒驾车,由于车速过快,且大卡车未采取任何防护、提示措施,致使洛桑一头撞入停在路中正在修理的大卡车之中,因伤势太重,不幸罹难,迅即身亡。去世时年仅27岁。
后世纪念编辑
洛桑去世后,为了让儿子离亲人更近一些,洛桑的父母把儿子的骨灰从康定高山上迁葬到四川青城山。 [6]
== 人物评价 ==
马季为洛桑手书赞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7]
尹博林悲歌怀念:“洛桑很可爱,洛桑诙谐又顽皮,洛桑他真是多才多艺。从小十二岁,他就来到北京,生活学习可真不容易,春夏秋冬他总是在学艺,人生旅途他刚刚二十七,他就匆匆地走了,匆匆离去,人人都为你惋惜。” [7]
“洛桑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别人很难达到他的高度。天才是不能复制的,就只有这么一个。” [7]
在表演上被誉为“亦庄亦谐,活泼新颖”的洛桑,人虽辞世,但洛桑学艺系列将会和他憨态可掬的形象一样,长留在观众的心中。这也提醒我们:为了自己和家人安全,请勿酒后驾车。 [8]
洛桑,这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夜空,绽放出自己的七彩光芒后陨落了,但他留给世间那永恒的辉煌却没有熄灭!二十年弹指一挥间,虽然他那短暂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7岁,但他高超的艺术技艺和高尚的艺术品德却永远活在大家的心里。
5,3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