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玛格丽特·米德

增加 12 位元組, 5 年前
建立內部連結
*1936年,当米德再次进入南太平洋,去巴厘岛研究幼年经历与成年后性格之间的关系。与人类学家格列高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在新加坡结婚,开始第三度婚姻<br>
*1939年,米德写信给当时的总统 [[ 罗斯福 ]] 的夫人,建议美国就欧洲的发展与希特勒对话。12月诞下女儿凯萨琳。<br>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米德和人类学同仁将人类学知识用于国家的战争战略上,用于积极推进社会改革、关注民生和实现人类福祉的行动中。她加入饮食委员会,运用人类学田野方法,通过实验成果改变美国人的饮食习惯,以应对战时食物不足等问题。<br>
'''文化决定论'''<br>
米德通过南太平洋岛屿的一系列田野工作,得出青春期危机理论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并非所有社会的青少年在青春期都会出现心理危机。"以往我们归诸于人类本性的东西,绝大多数不过是我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文明施加给自己的各种限制的一种反应。"从而对 [[ 霍尔 ]] 的"青春期危机"理论提出了挑战,使当时颇为流行的基因决定论遭遇到这一有力的"证伪实验"。米德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文化传统对儿童成长的强大影响力。她得出结论:第一,人格具有可塑性,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一段时期可以接受与父辈不同的价值观。但是,可塑性是有限的,让孩子创造不符合其所处社会的价值观是徒劳无益的,因为成人的规则最终将取胜。这里,米德再次强调了文化决定论--文化的力量是异常强大的,一个人不可能试图通过让学龄儿童接受其父母根本不能容忍的新行为模式来改变他们身处的社会。第二,有必要研究不同文化中人们的各个成长阶段以及各阶段之间的关系。由于米德的研究,科学家们开始探究文化对人格的影响程度,大批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也纷纷开始研究儿童的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影响。<br>
'''女性主义'''<br>
"她把社会人类学带入了光辉的科学时代。"--《纽约时报》<br>
"她已将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与思考问题的方式教给了成千上万的公众。" --美国总统 [[ 卡特]]<br>
==后世纪念==
5,4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