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乐山大佛的历史

增加 3,841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乐山大佛的历史</big>'''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乐山大佛的历史</big>'''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19/5a2ed971092648c984d26ef14aea8ebd.jpeg width="285"></center>
<small>[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19/5a2ed971092648c984d26ef14aea8ebd.jpeg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align= light|
|}
'''乐山大佛的历史'''中国四川省的乐山大佛于8世纪从山坡上雕刻而成,高71米(233英尺),是世界上最高的石刻佛像。 雕像和周边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乐山大佛真身一直都看得到”登上热搜,针对“乐山大佛‘真身’全部露出”的说法,这种说法肯定不对,佛头到佛脚一直能看到的,是常态。即使在2020年特大洪水来时,也只是淹到脚趾,大佛身体都是露出来的,何来现在的真身全部露出?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乐山大佛的历史。<ref>[https://www.gugong.net/wenhua/40161.html 乐山大佛的历史 故宫历史网] </ref>

1.古代营造

古代的乐山位于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的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

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修建,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后,工程一度中断。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经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

2.现代维护

2018年10月8日,乐山大佛景区[[九曲栈道]]处已经开始施工前打围封闭。 2019年4月1日,历时近半年的四川乐山大佛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结束,乐山大佛正式“出关”,景区的九曲栈道和佛脚观光平台重新开放。

2022年1月8日,由四川省文物局组织多位全国知名专家参加的石窟保护座谈会。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们一致认为,乐山大佛存在多种病害,最主要“病根”在水患。

3.名称考义

“乐山大佛”是后人对这座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大佛的通称。

建造于唐代的这座大佛,真实的官方名称却一直是谜。事实上,根据后来诸多专家考察证实,这座被称为“乐山大佛”的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应该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1989年,历时两年多的“治理乐山大佛的前期研究”科研项目正式启动。其间,在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对乐山大佛进行全身“透视”体检的时候,发现大佛龛窟右侧临江一面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巨大的摩崖碑,即《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经实测,该碑高6.6米,相当于两层楼房的高度;碑宽3.84米;面积为25.08平方米。这通摩崖碑的发现具有相当重大的历史意义:它不仅直接确定了这座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也是研究“世界文化遗产”的乐山大佛现存唯一可靠的第一手直接文献。<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7014069872102612&wfr=spider&for=pc  乐山大佛历史介绍 贵州小星宇]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42,5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