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逸民

增加 6,15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李逸民 ''' 同志是浙江省龙泉县人,原名叶书,1904年生。1925年,他在上海参加"五卅"运动后,毅然放弃即将领到大学毕业文凭的机会,考入了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政治大队,并在参加第二次东征中,由军校政治部主任熊雄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挑起内战后,他到东北先后任黑龙江三地委常委兼组织部长、社会部长,东北局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东北人民政府财经计划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等职,为巩固东北根据地、支援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公安部队政治部副主任、总参警备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军委直属队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报》总编辑、总政文化部长等职。
== 简介 ==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李逸民
| 图像 =
[[File:01300000342361124374775741300 s.jpg|缩略图|李逸民]] [http://a1.att.hudong.com/87/77/01300000342361124374775741300_s.jpg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view?ie=utf-8&src=hao_360so&q=%E6%9D%8E%E9%80%B8%E6%B0%91&correct=%E6%9D%8E%E9%80%B8%E6%B0%91&ancestor=list&cmsid=9471acee8752c33e060600de564b6d8b&cmran=0&cmras=0&cn=0&gn=0&kn=0&fsn=60#id=682dc182efe8838a71ff87f68e0798d4&currsn=0 来自360网]]]
| 图像说明 =
| 出生日期 = 1904年
| 逝世日期 = 1982年
| 国籍     = 中国 
}}
== 经历 ==
李逸民(1904-1982),原名叶书,字有基,乳名怡菁,浙江省龙泉县天平乡(今安仁镇)李登村人。1921年考入杭州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2年夏,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
 
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毕业,留校任政治部宣传干事,编辑《黄埔日刊》。
 
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教导大队政治指导员。参加过南昌起义。
 
抗日战争时期,
 
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政治部主任,
 
中共中央情报部第一局局长,西北公学副校长。
 
解放战争时期,
 
任冀热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北平军调处执行部第二十六小组代表,
 
牡丹江省建设厅厅长,
 
东北人民政府财经计划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任公安部队政治部副主任,军委直属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报社总编,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总参谋部政治部顾问。
 
1955年被授予军衔。
 
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晚年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革命史组副组长,对革命斗争史的撰写、收集、审阅,做了大量工作。
 
著有《狱中十年》、《李逸民画选》。
== 个人轶事 ==
坚定的信念
 
"劝君莫为青春惜,将见世界满地红。"这是李逸民同志在国民党狱中写的两句诗,也是他的人生观的写照。
 
南昌起义失败后,李逸民同志到上海不久就遭到逮捕。敌人始终弄不清他的身份,最后以军事犯判处他"无期徒刑"。他带着一副十五斤重的大脚镣,先后被关押在上海漕河泾监狱、苏州军人监狱和南京中央军人监狱。
 
关押期间,李逸民同志都是狱中党支部委员。当时,狱中的囚犯成份非常复杂,政治犯除多数是共产党人外,还有国家主义派、托洛茨基派和无政府主义者,也有少数叛徒。对于非党员的政治犯,李逸民同志除了团结他们同监狱当局斗争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一次,国家主义派买通监狱当局,把一批政治犯送到病监加以"优待",李逸民也在其中。这样,虽然生活上可以得到较好的待遇,但是脱离群众。逸民和其他同志拒绝了这种"优待",又回到阴暗的普通牢房,
 
在狱中,他非常关心我们党和红军的发展。当时,要得到这方面的消息很难,他得知唯一能送到狱中的英文报纸《密叻氏评论》刊登有这方面的报道,于是他从ABC开始,刻苦地自学英语,不久就能借助词典来阅读了。每当看到一点红军的消息,他都兴奋得睡不着觉,并把红军所到之处在地图上做下记号,然后用笔把各点连上,成了狱中自绘的红军长征路线图。为此,他曾受到监狱当局的一顿毒打。
 
宣传共产党
 
国民党的监狱是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非人的生活待遇,夺去了一些难友的生命。
 
为了改善这种非人的待遇,保存革命力量,李逸民和狱中党支部成员一起,曾经多次组织了罢饭斗争。1930年春节前,李逸民等同志在漕河泾监狱组织了一次规模巨大的罢饭斗争,监狱当局调来宪兵队残酷镇压。李逸民同志被吊在柱子上惨遭毒打。
 
李逸民同志认为,共产党员只要有机会,就不能放弃宣传自己的主张,要让人们知道,我们是无罪的。由于他始终坚持这么做,在狱中争取到不少看守的同情,并为我们送信、买东西。
 
1932年,李逸民、张维桢同志等100多个政治犯被解往南京中央军人监狱关押,按常规,"犯人"只能坐运牲口的铁皮车。李逸民等同志坚决反对这种人格上的侮辱,并向监狱当局提出坐客车的要求,经过斗争,监狱当局不得不答应,但派了大批士兵押送。在上车前,李逸民同志向押送的国民党士兵晓以大义,宣传我们是为抗日而坐牢的,希望他们不要虐待"政治犯"。许多士兵听过他的宣传后,在车上没有对"政治犯"横加迫害。"严以律己
 
十年浩劫中,李逸民同志一共接待了200多起外调人员,但从来不给写一个假材料。张维桢同志专案的调查人员找李逸民同志,要他证明张是叛徒,李逸民同志发火了:"我说他不是就不是,要我写假证明办不到!"
 
李逸民同志关心他人,而对个人的利益却置之度外。延安整风中,康生搞所谓"抢救运动"。李逸民因在敌人监狱中生活了十年,康生对他怀疑,专门到陕北公学作了一次报告,不指名点了他,并派了一个人名为帮助工作实为监视他,他的爱人周磊同志也受到审查。李逸民虽然早被选为七大候补代表,却不能参加七大预备会文件的学习,当时他苦恼极了,但并未因此患得患失,逸民同志认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随时接受党的考验,如果因为审查自己就消极起来,那就会对党离心离德,就不能算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最后,党终于对他在狱中的表现作了正确的结论,他光荣地出席了七大。
 
解放军评军衔时,李逸民任公安部队政治部副主任,被评为少将。(人民日报 1982.07.29第5版 )<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65617/165618/166491/167909/12278062.html  李逸民,人民网] </ref>
== 参考文献 ==
1,9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