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

增加 574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百册本《 '''<big> 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 》,它是由著名学者任继愈教授主编,国内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由我国著名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面向青少年和一般读者的大型文化普及丛书。被共青团中央启动 </big>'''|-|<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5132f861db1e8986.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1173544&sid=1241327 来自 呢图网 图片]</small>|-| style=" 新世纪读书计划background: #FF2400" 列为第一批推荐书目。这套丛书,是在1991年版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align= center| '''<big></big>'''
基本信息|- | align= light| 书名 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
作者 任继愈及其他学者
类别 大型文化普及丛书
出版时间;1991年1991 |}百册本'''《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它是由著名学者任继愈教授主编,国内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由我国著名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面向青少年和一般读者的大型文化普及丛书。被共青团中央启动的"新世纪读书计划"列为第一批[[推荐]]书目。这套丛书,是在1991 版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ref>[https://wenku.so.com/d/406ff8eb6bc3322ac301dd7903ec40ae 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目录-任继愈主编.pdf] , 360文库 2020年3月5日 </ref>
目录1简介2编辑委员会名单3编者献辞4总书目5图书掠影折叠编辑本段 == 简介==1991版曾荣获当年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台湾、香港商务印书馆和日本、韩国的出版机构相继选译和 [[ 出版 ]] 了这套丛书,丛书的英文选译本也随后面市。
新版是由原先每本5万字增加为8万字。合并了一些内容近似的图书,同时增加了一些选题,对古代难辨字还注了音,并补充了有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成为一套内容丰富、文字规范、装帧精美、可读性强的真正的图书精品。
丛书编委会及作者队伍强大,名家云集,他们中有著名学者,有北京大学的校长,有商务印书馆的老总,几乎都是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可以说,这套丛书,是名附其实的大专家给普读者写小书。他们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保证了丛书的科学性,文字表述方面做到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丛书是一个较为完备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知识体系。可大致分为10个专题,分别是思想、文化、教育、科技、考古、史地、军事、经济、文艺、体育。从多角度、多层面勾勒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中华民族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丛书加强了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说的 [[ 介绍 ]] ,文理兼备,显示出编者整体上把握传统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是一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百科丛书。同时也是一套增长知识、陶冶情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书。
折叠编辑本段 == 编辑委员会名单==
主编:任继愈
副主编:汤一介,焦树安,张明华
编委(按姓名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 戴念祖 ]] ,郭齐家,葛剑雄,焦树安,金宜久,卢海燕,欧阳中石,庞朴, [[ 戚志芬 ]] ,任继愈,沈心天,汤一介,王世民,王兆春,吴良镛,严汝娴,张国风,张明华,赵靖,赵匡华,郑殿华,周强, [[ 朱光暄]]
常务编委: [[ 任继愈 ]] ,焦树安,张明华,张国风, [[ 郑殿华]]
折叠编辑本段 == 编者献辞==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护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 [[ 丰富 ]] ,叙述较前详备。希望这套丛书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中国文化的主流与特点,读者能够从中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所系,这就是编者的最大愿望。
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编辑委员会
一九九六年四月
折叠编辑本段 == 总书目==
001 中国古代兵制
008 中国古代民间工艺
009 中国古代神话与 [[ 传说]]
010 中国古代都城
022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
023 中国古代 [[ 医药 ]] 卫生
024 中国古代小说史话
039 中国人留学史话
040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新与 [[ 变法]]
041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055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056 中国古代的礼仪 [[ 制度]]
057 中国古代的赋税与劳役
070 中国古代陶瓷
071 中国史前 [[ 文化]]
072 南洋华侨史话
087 中国的诗词曲赋
088 中国的石刻与 [[ 石窟]]
089 中国古代的造船与航海
097 中国古代生物学
098 中国著名的寺庙宫观与 [[ 教堂]]
099 中国传统雕塑
100 中国的伊斯兰教
折叠编辑本段 == 图书掠影==
中国古代官制
版次:1997年12月第1版
印次:2007年7月北京第3次 [[ 印刷]]
开本:32 开
定价:10.00 元
==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官制》讲述了学习中国古代官制,首先要明了官和官制的概念。所谓官,作为一个整体,有两方面的 [[ 意思 ]] 。其一是说权力所在之处,也就是官府。这是官字的本义。由本义引申为"管",又引申为官员;可见,古代官字的范畴要比今天官字的范畴广,包括官员和官府两方面的内容。其二是说服务于君主。《说文解字》上解释:"官,吏事君也。"这个解释概括了官的性质,即位于君主之下,替君主办事的人。对于官制的概念,目前有不同解释。一种解释,官制是历朝君主设官建署的制度;另一种解释,官制还应包括官员的选拔、任免、调动、考课、奖惩、退休等内容。实际上,设官建署与官员的管理制度在古代有着明显的界线,二十四史中《百官公卿表》、《百官志》、《官氏志》、《职官志》都讲的是前者,而《选举志》才讲的是后者。本书所使用的官制概念属前一种解释,是指历朝设官建署的 [[ 制度 ]] ,也就是君主支配下的古代国家政权结构。
目录
2 清朝官制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630 中國文化史]]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