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陈启云

增加 8,87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陈启云]]'''| 外文名 = | 圖片 =[[File:陈启云1.jpg|缩略图|居中|[https://gss2.bdstatic.com/9f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3Bg%3D0/sign=810261a1d358ccbf1bbcb23c21e3db03/908fa0ec08fa513d144ba4cd3f6d55fbb3fbd9c4.jpg 原图连接][https://baike.baidu.com/pic/%E9%99%88%E5%90%AF%E4%BA%91/57437/0/908fa0ec08fa513d144ba4cd3f6d55fbb3fbd9c4?fr=lemma&ct=single 来自大众网图片]]]| 出生日期   =1933年| 出生地點 = 广州巿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 職業 = | 教育程度 = 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后 | 信仰 = | 知名原因 = 2005年受聘为天津南开大学陈省身讲席教授 | 知名作品 = 《[[荀悦与中世儒学]]》</br>《[[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 }} '''[[陈启云]]''' 原籍广东省电白县 ,1933  *1933 年出生于广州巿 。1956  *1956 年毕业于台湾省立师范大学后赴香港新亚研究所从钱穆先生深造 。1960  *1960 年由哈佛燕京奖学金支助至哈佛大学攻读 。1967  *1967 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后,在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校区)历史系任教廿七年。其间先后赴哈佛大学( 客座副教授,  *1973-75) ,香港中文大学( 莫庆锵讲座,  *1980-81) ,及新加坡国立大学( 客座教授,  *1991-93) 访问;并受邀担任香港大学中文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及澳洲国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博士学位校外考试委员 。1994 *1994 年转为加州大学终身荣誉教授并返台湾任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 ( *1996年荣获 [[ 杰出人才发展基金会 ]] [[ 杰出人才讲座 」;]] *2002 年转为清华大学(台湾)终身荣誉教授、讲座教授、新竹商银(endowed)荣誉讲座)。2005  *2005 年受聘为天津南开大学陈省身讲席教授;2006年受聘为吉林大学名誉教授。 ==个人著作== <p style="text-indent:2em;">《荀悦与中世儒学》,英国剑桥大学1975年出版;高专诚译<ref>辽宁大学出版社</ref>,2000年6月。 <p style="text-indent:2em;">《荀悦与汉末思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1980年出版。 <p style="text-indent:2em;">《剑桥中国秦汉史》第十五章(剑桥大学1986;1992年北京中译)。 <p style="text-indent:2em;">《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ref>新文丰出版公司</ref>,1997年3月。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艺术与思想史丛书)<ref>北京大学出版社</ref>,2001年2月第1版,2003年7月二印。 <p style="text-indent:2em;">陈先生并为[[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新编《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1996)〈秦汉帝国〉章撰作者。 <p style="text-indent:2em;">2007年10月,陈启云教授个人文集《陈启云文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分别为:《治史体悟——陈启云文集一》 ,《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陈启云文集二》。 <p style="text-indent:2em;">陈启云先生的文集,是南开大学国际多元文化综合研究丛书之一种,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治史体悟》,由学术传承、中西视野和文化哲思三部分组成,主要从宏观视野阐发对于史学理论、文化史、思想史和中西史学的认识,展现出陈启云教授数十年治史心得,并指出了国内当前史学的部分缺失;下册《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分为汉代思想文化、汉代儒学和历史考证三部分,从文化大传统的视角抉发对汉代思想和汉代儒学的独特见解,以及如何从汉儒精神角度重新审视汉代历史。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20">陈启云2.jpg|[http://img1.imgtn.bdimg.com/it/u=3085254004,3859640479&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undefined&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E9%99%88%E5%90%AF%E4%BA%91&step_word=&ie=utf-8&in=&cl=2&lm=-1&st=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cs=3085254004,3859640479&os=2867725699,3231955228&simid=123879846,779299158&pn=1&rn=1&di=38725459850&ln=232&fr=&fmq=1557231923267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0,0&istype=0&ist=&jit=&bdtype=0&spn=0&pi=0&gsm=0&hs=2&objurl=http%3A%2F%2Fp.ananas.chaoxing.com%2Fstar%2F733_434%2F1382945501515bbcjs.jpg&rpstart=0&rpnum=0&adpicid=0&force=undefined 来自大众网图片]陈启云3.jpg|[http://img0.imgtn.bdimg.com/it/u=1015712596,1111943504&fm=15&gp=0.jpg 原图链接][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undefined&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E9%99%88%E5%90%AF%E4%BA%91&step_word=&ie=utf-8&in=&cl=2&lm=-1&st=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cs=1015712596,1111943504&os=1345125811,2197939216&simid=3531028531,497160595&pn=8&rn=1&di=30400711231&ln=232&fr=&fmq=1557231923267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0,0&istype=0&ist=&jit=&bdtype=15&spn=0&pi=0&gsm=0&hs=2&objurl=http%3A%2F%2Fwww.kfzimg.com%2FG03%2FM01%2FC1%2F0B%2FpYYBAFZcGSCAbryxAAEmMK4awhI048_b.jpg&rpstart=0&rpnum=0&adpicid=0&force=undefined 来自孔夫子旧书网]陈启云4.jpg|[http://img0.imgtn.bdimg.com/it/u=341845027,3489391247&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undefined&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E9%99%88%E5%90%AF%E4%BA%91&step_word=&ie=utf-8&in=&cl=2&lm=-1&st=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cs=341845027,3489391247&os=2713171641,1343352227&simid=4263596530,643470203&pn=26&rn=1&di=160324952810&ln=232&fr=&fmq=1557231923267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0,0&istype=0&ist=&jit=&bdtype=0&spn=0&pi=0&gsm=0&hs=2&objurl=http%3A%2F%2Fimg12.360buyimg.com%2FpopWaterMark%2Fjfs%2Ft520%2F223%2F503900636%2F85362%2Fdca6e548%2F546dbb03N2aea0b14.jpg&rpstart=0&rpnum=0&adpicid=0&force=undefined 来自大众网图片]陈启云5.jpg|[http://img0.imgtn.bdimg.com/it/u=2516970963,2419516639&fm=15&gp=0.jpg 原图链接][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undefined&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E9%99%88%E5%90%AF%E4%BA%91&step_word=&ie=utf-8&in=&cl=2&lm=-1&st=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cs=2516970963,2419516639&os=1024308431,1493839894&simid=0,0&pn=36&rn=1&di=190697383041&ln=232&fr=&fmq=1557231923267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0,0&istype=0&ist=&jit=&bdtype=15&spn=0&pi=0&gsm=0&hs=2&objurl=http%3A%2F%2Fwww.kfzimg.com%2FG05%2FM00%2F78%2F6D%2Fp4YBAFjKgdCAJ2UCAAHPLOttztc455_n.jpg&rpstart=0&rpnum=0&adpicid=0&force=undefined 来自大众网图片]</gallery> ==主要论文==*1. 皇权与中华文化传统 陈启云 西江月 2010/12 *2. 可以把国学列为一级学科吗 陈启云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0/05 *3. 皇权与中华文化传统 陈启云 史学集刊 2010/03 *4. 中国人文学术的近代转型——胡适、傅斯年和钱穆个案 陈启云 河北学刊 2010/01 *5. 社会名望与权力平衡:解读王敦之乱 陈启云 史学月刊 2010/01 *6. 中国传统社会领导层的建构和演变 陈启云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10/01 *7. 中西文化传统与“超越”哲思 陈启云 学术月刊 2009/02 *8. 从多元历史视野宏观中国现代化问题:蒙古西征与人类文明 陈启云 史学集刊 2009/04 *9. 历史“知识论”与西方史学理论 陈启云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10. 中西文化传统和信仰 陈启云 社会科学战线 2009/03 *11. 跨越文明 寻道求真——访陈启云教授 陈启云 历史教学问题 2009/03 *12. 钱穆的儒学观念与中国文化 陈启云 中国文化研究 2007/03 *13. 封建与大一统之间:关于中国传统政体的理论和史实 陈启云 学术月刊 2007/02 *14. 封建与大一统之间:关于中国传统政体的理论和史实 陈启云 社会科学战线 2007/03 *15. 地理与人文动态互应考析之一:中西地理环境的比较 陈启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16. 汉儒与王莽:评述西方汉学界的几项研究 陈启云 史学集刊 2007/01 *17. 秦至清社会形态再认识笔谈 冯天瑜 湖北社会科学 2007/01 *18. 跨学科与超领域的研究 陈启云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19. 梁启超与清末西方传教士之互动研究——传教士对于维新派影响的个案分析 陈启云 史学集刊 2006/04 *20. 汉儒理念与价值观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之考论篇 陈启云 史学集刊 2006/01 *21. 汉儒理念与价值观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之理论篇 陈启云 史学集刊 2005/04 *22. 汉代中国经济、社会和国家权力——评许倬云的《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 陈启云 史学集刊 2005/01 *23. 钱穆与中西思想文化比较——“历史主义”论释 陈启云 中国文化 2004/01 *24. 关于思想文化史研究 陈启云 开放时代 2003/06 *25. 汉儒思想的现代诠释 陈启云 南都学坛 2003/05 *26. 论西汉时的“子学没落,儒学独尊”问题 陈启云 史学月刊 2003/01 *27. 中国古代历史意识中的人与时 陈启云 开放时代 2002/03 *28. 从亨廷顿“文明意识”论孔学前景 陈启云 船山学刊 2000/01 *29. 从东西文化、学术、思想看“易学”的意义和特色 陈启云 中国哲学史 1994/04 *30. 从东西文化、学术、思想看“易学”的意义和特色 陈启云 周易研究 1994/01<ref>[http://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 paperid=f03a8206580a90a4676832b24c159f02&site=xueshu_se 汉儒与王莽:评述西方汉学界的几项研究]知网空间</ref>==文献来源=={{Reflist}}[[Category:中国著名历史学家]][[Category:中国科学家]]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