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870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1986年5月,经民盟贵州省委批准,撤消民盟贵州省委直属兴义小组,建立民盟贵州省委直属兴义支部。由于盟员数量不断增加,1994年12月,根据民盟在黔西南的发展需要和民盟章程的有关规定,经民盟贵州省委批准,撤消民盟贵州省委直属兴义支部,建立民盟黔西南州第一届委员会,陈昌宇任主任委员,谢永琴、廖星任副主任委员。委员会下属科技支部、教育支部、医药卫生支部和兴义市总支部4个支部,有盟员63人。
1994年,为加强民主党派 <ref>[https://gov.sohu.com/a/591198736_121157805 我国有哪些民主党派,他们都主要是做什么的?],搜狐,2022-10-09</ref> 的参政能力,政协黔西南州第四届委员会将民盟作为单独的界别进入政协,为民盟提供了参政议政的平台。盟员们通过参与考察、调研、写提案、议案等方式,对州、市的施政方针、建设大计,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2002年8月,换届产生了由廖星、罗开明、韦刚组成的第二届委员会领导班子。
2006年7月,民盟黔西南州委员会召开了第三次盟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廖星、韦刚、关友兵、何旭钧组成的第三届委员会领导班子。
为了提高参政议政水平,民盟黔西南州委十分注重加强组织建设,注意积蓄和发掘民盟的人才资源。只有有了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做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参政议政工作。民盟黔西南州委在为参政议政工作创造良好环境、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坚持“三个为主”方针,注意吸收知识层次高、有较大社会影响、有较强代表性的人士加入民盟组织,不断完善民盟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机制,突破传统观念,不拘一格地选拔参政议政人才,充实参政议政队伍,提高参政议政整体水平。民盟黔西南州委以民盟中央全面实施“人才兴盟、人才强盟”战略和由我省七家民主党派联合制订的《贵州省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实施意见》为指导,在发展盟员工作中,注重从岗位工作、社会工作、会务工作中多角度、多渠道发现优秀人才,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力争处理好发展与巩固、数量与质量、重点与非重点、发展骨干成员与发展一般成员的关系。在发展新盟员的时候,严格遵照盟的组织发展原则,坚持“严格考察、宁缺毋滥”的准则,在充分考察、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慎重确定发展对象。在努力提高现有盟员素质的同时,注意吸收政治素质好,有一定业务专长,有代表性的同志加入民盟;并在组织发展中做到坚持重点,降低年龄,拓宽界别,改善结构,提高层次。到目前为止,我州共有盟员160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 <ref>[https://www.sohu.com/a/375711355_120176356 中高级职称晋升的三种途径,没有中级也可以直接晋升高级职称 ],搜狐,2020-02-25 </ref> 的有143人,占89.3%,平均年龄为49岁。
==相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