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博士后

增加 706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 博士后(Postdoctoral Researcher</Associatebig>'''|-|<center><img src=https:/Fellow,简写Postdoc),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学科研究 /so1.360tres.com/t01dc891c0765fd893f.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387742&sid=5624285 来自 呢图网 工作职务,一般是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的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图片]</small>|-| style=" 博士后background: #FF2400" 不是学位,而是指获准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align= center| '''<big></big>'''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博士后|-
外文名称Postdoctoral| align= light|
始于1876年中文名称;博士后
含义博士学位获得者外文名称;Postdoctoral
年限2 始于;1876
提出 含义;博士学位获得 李政道
目录1历史起源2相关概念3研究特点4发展5招收出站6管理7福利待遇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起源年限;2年
1876年 提出者;李政道|}'''博士后'''(Postdoctoral Researcher/Associate/Fellow,简写Postdoc)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 是指在获得博士 设立了一项研究基金 位后 用以资助优秀的青年学者 较好的 高等院校或 研究 条件下 机构 从事 研究 工作 。由于 职务,一般是 最初基金资助的20 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的 中有4人已经获得了 员。需要注意的是," 博士 后"不是 学位, 故人们称之为" 而是指获准进入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 <ref>[http://www.gaoxiaojob.com/column/7.html 各单位博士后招收、博士后招聘信息专题] , 高校人才网 2022年10月12日 </ref>
1983年至198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两次致信邓小平同志,建议中国实行博士后制度。1984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李政道,并仔细听取其关于实施博士后制度的意见和方案,当即表示:"这是一个新的方法,是培养使用科技人才的制度。"1985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试行博士后制度方案--博士后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历史起源==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概念折叠管理与制度博士后制度是指在 1876年,美 内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或 约翰·霍普金斯 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留 人员创业园和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 立了 些特殊职位 项研究基金 挑选获得博士学位的 用以资助 优秀 的青 轻人员到这里, 学者 规定 较好 期限内 研究条件下 从事科学研究 [[ 工作 ]] 由于在最初基金资助的20人中有4人已经获得了 博士 后工作由国家 学位,故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 们称之为" 博士后 管委会办公室归口管理 "
折叠科研流动站 1983年至198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两次致信[[邓小平]]同志,建议中国实行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是指 制度。1984年5月,邓小平同志 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 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李政道,并仔细听取其关于实施博士后制度 意见和方案,当即表示:"这是一 一级学 新的方法,是培养使用 范围内 技人才的制度。"1985年7月 国务院 批准 设立 的可以招收 博士后 究人员的组织 流动站,试行博士后制度方案--博士后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
==相关概念=====管理与制度=== 折叠 博士后制度是指在国内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设置一些特殊职位,挑选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年轻人员到这里,在规定的期限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博士后工作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归口管理。 ===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是指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的某个一级学科[[范围]]内,经批准设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 === 科研工作站===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是指在企业、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和特殊的区域性机构内,经批准可以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
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条件
申请设立工作站的大型、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 [[ 企业 ]] ,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等单位须具备以下一些基本条件:
1、具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健全的研究与开发机构,有高水平的科技人员队伍和高水平的科研项目;
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程序
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根据国家科技、教育、经济发展需要和博士后工作 [[ 发展 ]] 情况,适时下发申报设站的通知并由全国博管办组织设站评审工作。
各单位在接到申报设站的通知后,须按照通知要求的条件、范围、组织程序提出申请,在填写相关表格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有关部门。
全国博管办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对申报材料进行 [[ 评审 ]] ,评审结果报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审定。
折叠编辑本段 == 研究特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特点。博士后研究人员是指经批准并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 [[ 办公室 ]] 注册,在流动站或工作站里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的人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博士后"表明的是一种经历。博士是最高学位,不能把"博士后"看成比博士更高一级的学位,对博士后研究人员不能再授予其它任何名义的学位称号,同时"博士后"也不是专业技术或行政职务。
2、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科学研究,而这种科研工作往往具有探索、开拓、创新性质。
3、博士后研究人员是国家正式工作人员,而不再是学生。他们在博士后研究期间要与其他正式职工一样 [[ 计算 ]] 工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待遇外,还享受同本单位正式职工一样的各种待遇。
4、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研究决定,给期满出站,并且工作达到一定标准的博士后(一般为两年)研究人员颁发《博士后证书》。"博士后"是一种工作,而拥有"博士"学位是申请成为"博士后"的必要条件。
5、博士后指的是一些新近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在他成为正式的专职研究人员之前,经过竞争而获得有关部门提供的津贴,在一所水平较高的研究机构做一段研究工作,以取得科研经验。一般称这些人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简称"博士后"。
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使人才特别是青年高级研究人才的 [[ 培养 ]] 备受各国重视,博士后制度成为许多国家造就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径。
折叠编辑本段 == 发展==折叠 === 情况===中国博士后制度的成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 [[ 数据 ]] 显示,截止到2011年初,全国已在包括全部"985"和"211"高等院校、各主要科研院所的415个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46个,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8万多人,出站博士后绝大多数成为相关领域和单位的科研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学科覆盖理、工、农、医、 [[ 军事 ]] 、社会科学等12大学科门类的全部89个一级学科。在大型企业、科研型事业单位、高新园区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58个,覆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国防科技、经济金融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博士后研究人员年招收人数达到1万多人,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成为许多设站单位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成为许多设站单位培养、吸引、使用、筛选高级人才的一个重要渠道。
全国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已有24人当选为院士,在""、"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获得者等重大人才和科研计划中博士后研究人员入选比例在20%左右。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科研团队中的比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引进教师和教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后经历的人员比例都在逐年提高。
"博士后制度是我国有计划、有目的培养高层次青年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我国自1985年建立博士后制度以来,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博士后人才队伍;博士后研究人员主持和参与一批重大科研项目,成为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 [[ 力量 ]]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博士后制度形成5个鲜明的特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使用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政府调控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注重培养造就创新人才。
折叠 === 目标===
中国博士后发展目标
20多年来,我国的博士后工作成效显著。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博士后工作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博士后研究项目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工程项目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企事业单位科研团队中的比例还偏低、 [[ 作用 ]] 还不够突出;博士后制度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引进中的作用还不够明显;博士后研究人员国际交流还不够广泛、国际化水平还不够高;博士后考核评估机制与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等等。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博士后工作将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改革完善制度,着力提高质量,优化布局结构,鼓励多元投入,健全服务体系,造就创新人才,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跨学科、复合型和战略型的博士后人才队伍,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 [[ 国家 ]]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博士后制度的改革完善措施还包括:努力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大力推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结合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培养人才,建设以博士后研究人员为中坚的创新团队;大力加强企业博士后工作,引导优秀博士后人才向企业流动,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推进博士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 [[ 合作 ]] ,继续办好中国博士后学术论坛,实施"香江学者计划"和中非博士后交流项目,扩大招收留学人员和外籍博士后;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争取政府财政加大投入,鼓励和引导地方、部门和设站单位加大对博士后工作投入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博士后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解决博士后社会保障问题,加大博士后公寓建设力度,加强博士后服务窗口建设,推进博士后工作 [[ 信息化 ]] == 相关视频 ==<center>{{#iDisplay:p0838lcsf5u|480|270|qq}}<center>让“学霸”翟天临露出马脚的北大博士后,到底是什么?</center></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 630 中國文化史]]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