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南极洲板块

增加 3,099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南极洲板块'''是生态学一个名词术语。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ref>[https://www.sohu.com/a/576…”


'''南极洲板块'''是生态学一个名词术语。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ref>[https://www.sohu.com/a/576642268_121145181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的你知道有多少个嘛?],搜狐,2022-08-14</ref>》(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ref>[https://www.sohu.com/a/500696857_121089534?_trans_=000019_wzwza 汉语的发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会说汉语吗?],搜狐,2021-11-12</ref>,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词解释==

南极洲板块(Antarctic Plate)简称南极板块,是一块包括南极洲和周围洋面的板块,[[面积]]约16,900,000平方公里。每年正以1公分的速度向大西洋移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边千韬教授指出,大约1.5亿年到1.3亿年前的一期超级地幔热柱活动,进一步导致了当时地球上两块大陆之一的冈瓦纳大陆的裂解,并直接造成了印度板块与澳大利亚板块、南极洲板块的分开,印度洋由此形成。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解释三大板块从冈瓦纳古大陆分离出来的原因。边教授是中国喜马拉雅山南北坡国际综合科学考察队的队员之一。他在此间举行的“喜马拉雅地区环境变化”论坛上说,在西藏羊卓雍错附近存在面积大约为1万平方公里的暗色岩,这些暗色岩是远古时代地幔热柱活动留下的遗迹。

据边教授介绍,羊卓雍错暗色岩主要包括火山岩和侵入岩。侵入岩是由没有喷出的岩浆岩在地下冷却结晶形成的。他指出,对羊卓雍错暗色岩的分析显示,1.5亿年到1.3亿年前,这一地区的地幔热柱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地幔热柱活动,热物质来源比较深,能量非常大,属于超级地幔热柱活动。

“这一时期,地幔的热物质从地核、地幔的边界呈柱形往上升。热柱在上升到冈瓦纳大陆岩石圈下部的时候,开始向四周流散。所以,地幔热柱活动产生了两股力量:一种是往上顶的力量,另一种是向外扩张的力量,”边教授说。

“超级地幔热柱活动产生的这两种力量导致了冈瓦纳大陆的裂解,使印度板块、澳大利亚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分开,印度洋由此形成。此后,间歇性的地幔热柱活动导致印度板块不断向北运动,最终于6500万年前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使青藏高原逐渐隆起。”

据边教授介绍,大约2.5亿年前,世界上大陆都连在一起,成为潘基亚超大陆。大约2亿年前,超大陆又分解成为南方的冈瓦纳大陆和北方的劳亚大陆。后来,冈瓦纳大陆又进一步分解,这才最后形成了如今地球板块构造的基本格局。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249,4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