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弗里茨·兹威基

增加 73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外文名 = Fritz Zwicky
| 圖片 =
[[File:弗里茨·兹威基.pn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e8f1bb6877ed4d55.png?size=550x309 图片来源360搜索]]]    
| 出生日期 = 1898年2月14日
| 出生地點 = 保加利亚的瓦尔纳
==发现暗物质==
[[File:弗里茨·兹威基1.jpg|缩略图|[https://gss1.bdstatic.com/-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2c3677866709c93d03f209f5af3cf8bb/c995d143ad4bd11396d18aba5aafa40f4bfb051d.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pic/%E5%BC%97%E9%87%8C%E8%8C%A8%C2%B7%E5%85%B9%E5%A8%81%E5%9F%BA/4842021/0/c995d143ad4bd11396d18aba5aafa40f4bfb051d?fr=lemma&ct=single 来自大众网图片]]]
"暗物质"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中国有关。紫金山天文台与国外同行合作,发现了一种物质,可能是"暗物质"粒子湮灭的产物。当2009国际天文年到来,从天文学研究到科幻故事,"暗物质"话题将更为科学家、普通天文爱好者所津津乐道,但在1933年,却几乎没有人愿意像弗里茨·兹威基一样,相信宇宙的大部分质量是人们看不到的。
==主要贡献==
[[File:弗里茨·兹威 基2基1.jpg|缩略图|[https://gss1.bdstatic.com/-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2c3677866709c93d03f209f5af3cf8bb/c995d143ad4bd11396d18aba5aafa40f4bfb051d.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pic/%E5%BC%97%E9%87%8C%E8%8C%A8%C2%B7%E5%85%B9%E5%A8%81%E5%9F%BA/4842021/0/c995d143ad4bd11396d18aba5aafa40f4bfb051d?fr=lemma&ct=single 来自大众网图片]]]
兹威基的主要贡献是对超新星现象的研究。他曾在1934年和[[巴德]]一起确认宇宙中有比新星更激烈﹑释放能量更多﹑光变幅更大的灾变天体。例如﹐银河系内1054年﹑1572年和1604年观测到的客星﹐仙女星系中1885年出现的比典型新星亮一万倍的"新星"﹐他把它们定名为超新星。室女星系团照相巡天搜索河外星系超新星。1936年在他的倡议下﹐美国帕洛马山天文台建成45/65厘米施密特望远镜﹐这在当时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广角天体照相仪﹐立即将它投入河外星系巡视。到1941年为止﹐在兹威基主持下﹐用它发现18个超新星(同时还用100英寸望远镜发现了另一个超新星)﹐而前人总共只是偶然观测到12个。根据巡天观测﹐推算出平均每一个河外星系﹐每三百年产生一次超新星爆发。这个爆发频率值在以后的四十年一直与观测资料相符。从三十年代起﹐兹威基每当发现一个河外星系超新星﹐即和威尔逊山天文台的哈勃﹑巴德﹑R.闵可夫斯基周密观测爆发过程中的光度和光谱﹐积累了大量资料。后来﹐他提出根据光变曲线﹑谱线特徵﹑膨胀速度等因素﹐将超新星分类。从1958年起他主持 120/180厘米施密特望远镜的遥远星系团超新星巡天﹐作为该台的常规科研项目﹐一直持续到逝世之后的1975年﹐共达18年。1959年他倡议并组织国际超新星联合观测o全世界先后有十多个天文台参加。他一生共发现超新星122个﹐占当时超新星总数的30%。
==文献参考==
{{Reflist}}
[[Category:瑞士天文学家]]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