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孙武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增加 5,44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
| ''' 中文名 ''' ||孙武 || ''' 国 籍 ''' ||中国 || ''' 民 族'''|| 汉族|| ''' 出生地 '''||湖北夏口|| ''' 出生日期 '''||1879年
|-
| ''' 逝世日期'''|| 1939年11月10日 || ''' 职 业'''|| 革命家 || ''' 毕业院校'''|| 湖北武备学堂,日本入成城学校 || ''' 信 仰 ''' ||三民主义 || ''' 主要成就 ''' ||两度留学日本 创办《雄风报》,组织共进会 参与组织武昌起义
|}
 
==生平经历==
 
孙武(1879-1939),1879年出生于[[武汉]]东西湖。[[湖北]]夏口人,[[中国]]近代革命家,[[武昌起义]]领导人之一。
 
1896年考入[[武昌]]武备学堂。毕业后历任[[湖南]]新军教练官、岳州威武营管带等职。
 
1900年,唐才常组织自立军,孙武被为推岳州司令。
 
1904年考入[[日本]]成城学校。
 
1905年11月,孙武毕业回国,加入[[武昌]]日知会,并帮助刘静庵办江汉公学。<ref>[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1110/5222.html 1939年11月10日 辛亥革命元勋孙武病逝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5-08-12]</ref>
 
1908年又考入[[日本]]入大森军事讲习所。后与焦达峰等在[[东京]]组织共进会,任军务部主任,返回[[湖北]]策划革命。梧州起义失败后,逃往[[香港]],并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8年,孙武再度赴日,入大森军事讲习所,研究野外战术及新式炸弹。
 
1907年8月,孙武与焦达峰等在[[东京]]组织共进会,任军务部主任。不久,被推为湖北主盟,回鄂策划革命。
 
1909年,共进会编会党为五镇,旋赴[[梧州]]参加起义,事败后退居香港,经冯自由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假托孙文之弟的名义开展工作。不久,返汉口创办《[[雄风报]]》。孙武主张实行“抬营主义”、“借矛夺盾”,由联络会党转而运动士兵。
 
1911年9月24日,孙武被武汉共进会、文学社等团体推为主席,准备组织武昌起义,并被推为[[革命军]]参谋长。
 
1911年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试验炸弹,爆炸负伤撤退,引起清军大搜捕,致使革命党人于10日仓促起义。
 
武昌起义后,孙武任湖北军政府军务部部长,1912年3月自行引退。
 
1915年任参政院参政。
 
1922年,[[湖北]]督军萧耀南委孙武为汉口地区清查督办。
 
1926年,任湖北地区清查督办。国民革命军北伐军抵武汉后,孙武退居北平。
 
1939年11月10日病逝于北平。<ref>[http://www.xhgmw.org/html/xinwenbaodao/e/2014/1119/18619_2.html 柏泉发现首义元勋孙武所立石碑(2) ],辛亥革命网.2014-11-21[</ref>
 
==武昌起义==
 
孙武是[[清朝]]末年[[革命党]]在华中一个重要的革命团体共进会的负责人之一。1911年10月9日,[[武汉]]的天气已经很凉了。俄租借宝善里14号 ,一群年轻人正在忙碌着:孙武靠着窗户,仔细地用洗脸盆检验着炸药;丁立中、李作栋在一个圆桌上加盖钞票印章;[[王伯雨]]则正在清理文件;[[邓玉麟]]出去了,买表没有回来。
 
引起爆炸的那个“冒失鬼”并不是革命党,而是[[武昌]]革命党人推举的总理刘公之弟[[刘同]]。在这个机关要地,刘同常来常往。那一天,刘同漫不经心,站在旁边看孙武检验炸药。结果,他吸的香烟烟灰,落在了炸药上。
 
顿时,一声巨响。孙武的头部和脸部都受了伤,王伯雨的右眼也被飞溅的炸药灼到。[[李作栋]]连忙取下长衫,蒙住孙武的头,与[[丁立中]]一起将他扶往同仁医院。
 
危急中,人们准备将文件和名册带走。但钥匙不在,无法打开柜锁。很快,[[俄国]]巡捕从四面八方赶来,刘同被抓。刘同被捕后,供出了他所知道的各革命机关的地址。随后,湖北地区三位革命党领袖刘复基、彭楚藩、杨洪胜先后被捕,英勇就义。
 
此时,同仁医院里的孙武捶胸顿足、矢志复仇。15天前,由孙武在武昌胭脂巷主持的秘密会议上,制定起义总行动计划的人正是刘复基。
 
意外爆炸使起义的准备再也无法从容进行。孙武对邓玉麟说:“宝善里失事,机密全泄,名单抄去,清吏必按名搜捕。只有马上动手,还可死里求生。”
 
此后,一声枪响。[[武昌起义]],推翻了腐朽的清廷。
 
而孙武因为养病没有参加起义壮举。他本是革命党内定的武昌都督,因为他不在,群龙无首,方推举与革命党毫无关系的[[黎元洪]]。但孙武的大名,仍是武昌起义初期响当当的人物。当时大家都知道革命党的领袖是[[孙文]],以为孙武是孙文的兄弟,这对当时革命士气,有很大帮助。后来他任军政府的军务部长,[[蒋翊武]]和[[张振武]]都是副部长。
 
==辛亥元勋==
 
孙武一贯认为武昌首义之功在于共进会,他自[[湖北]]军政府成立之初便以“功臣”自居,与[[黎元洪]]勾结,打击排斥异己。南北议和期间,孙武赴[[南京]],希望谋得临时政府陆军次长一职,为黄兴所拒。忿忿之下,竟脱离同盟会,自立“民社”,拥护黎元洪、[[袁世凯]]。他的这种做法引起了湖北革命党人的不满,1912年2月27日,湖北发生“二次革命”,以打击孙武为主要目标,孙武被迫辞职。<ref>[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203099/203103/15718636.html 孙武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5-08-21]</ref>
 
1915年,[[袁世凯]]称帝野心显露,孙武公然拥护。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时局动荡。孙武长期隐居,偶有几次出任地亩督办、官矿督办等职,之外再不过问政治。1939年12月10日,孙武在[[北京]][[拈花寺]]逝世。
==参考资料==
[[Category:軍政人物]]
2,43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