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130
次編輯
變更
动力地质学
,创建页面,内容为“ '''动力地质学'''是中国生态学的一个名词术语。 语言一发即逝,不留痕迹。当人类意识到需要把说出的话记下来时,就…”
'''动力地质学'''是中国生态学的一个名词术语。
语言一发即逝,不留痕迹。当人类意识到需要把说出的话记下来时,就发明了文字<ref>[https://www.sohu.com/na/425595890_120525920 汉语是什么语言,其本质是什么?],搜狐,2020-10-19</ref>。在世界范围内,曾经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们的[[汉字]]外,还有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ref>[https://www.sohu.com/a/511684731_120099902 精美绝伦的艺术玛雅文字],搜狐,2021-12-26</ref>。后来,这些古老文字的命运各不相同,或因某种[[历史]]原因而消亡,如玛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变革而遭废弃,如[[楔形文]]、圣书字,只汉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传承的脉络清晰可见,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良好载体。
==名词解释==
研究地球表面和地球内部所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的[[科学]]。以研究地球上空气、水和固体部分的运动以及这些运动的动力为目的。包括火山学、地震学、地貌学、构造地质学等。
地球气候的冷热变化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无关,黄道大波动的缘由也并非天文因素所致。“地球气候的冷热变化不在于太阳或天外因素,而在于地球内部的本身变化”。这就是新动力地质学与新动力气象学基本原理。本文以“地球释能大陆极向运动说”为根基,创立了新动力地质学,并以此为依据,解释构造运动及海陆再分布与大气环流及地球气候的变迁。
在地球形成的地质年代中,地球上曾经发生过数百次大规模的冷与热相交替。地球最冷时,极地的冰川可以伸延到较低纬度,在我国的亚热带地区也有过山谷冰川发育。地球最热时,两极的冰川大量熔化,在极地不仅有代表湿热气候的煤层,同时还有热带动植物化石存在。
天文学家确认:“在地球生成的40多亿年中,[[太阳]]从没有发生过明显的冷与热变化”。既然太阳不是“暴冷暴热”,那么地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规模的冷与热相交替?有人认为,这可能与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或者与黄道的大波动等天文因素有关。然而,地球离太阳近,反而是冬天(寒冷);距太阳远,反而是夏天(炎热)。这说明,地球气候冷热变化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毫无关系的。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