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1
次編輯
變更
司马孚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司马孚 | 圖像 = File:司马孚.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3393/20170803051547-21237757…”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司马孚
| 圖像 = [[File:司马孚.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3393/20170803051547-2123775742.jpg/300 原图链接]]]}}
[[司马孚]](180年-272年),字叔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自曹操时代起,司马孚就任文学掾,而后历仕魏国五代皇帝,累迁至太傅。“高平陵之变”时,司马孚协助司马懿控制京师,诛杀曹爽一党。后又督军成功防御吴、蜀的进攻,为司马氏政权的稳固多有功劳。但他性格十分谨慎,自司马懿执掌大权起,便逐渐引退,未参与司马氏几次废立魏帝之事。西晋代魏后,司马孚进拜太宰,封安平王。晋武帝司马炎对他十分尊宠,但他并不以此为荣,至死仍以魏臣自称。泰始八年(272年),司马孚去世,年九十三。武帝为其举哀三日,葬礼规格比照东汉东平献王[[刘苍]],赐谥献王。<ref name="搜狗百科">{{cite web |url=https://baike.sogou.com/v251105.htm?fromTitle=%E5%8F%B8%E9%A9%AC%E5%AD%9A |title=司马孚| accessdate=2019-05-14}}</ref>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司马孚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司马懿的三弟,兄弟八人俱知名,在当时号称“八达”。司马孚性格温厚廉让,以贞白自立,不与他人结怨。他还博涉经史,汉末动乱时,与兄弟在迁徙途中,仍不忘读书自学。陈留人[[殷武]],海内闻名,曾获罪被流放,司马孚前去探望他,与他同住同食,被时人称颂。
魏陈思王[[曹植]]很有才华,清选官属,以司马孚为文学掾。曹植恃才放旷,司马孚总是诚恳地劝谏他,曹植开始并不接受意见,而后却能向他道歉。后来,司马孚又升为太子中庶子,辅佐曹丕。
===入仕曹魏===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曹操]]去世,司马孚劝谏太子[[曹丕]]节哀,与尚书和洽等整顿秩序,准备丧事,共同拥护曹丕继位,不久代汉称帝,是为魏文帝。当时,曹丕选拔侍中、常侍等官,多用左右亲近之人,司马孚劝谏,于是更改人选。司马孚转任中书郎、给事常侍,宿省内,除黄门侍郎,加骑都尉。
黄初二年(221年), [[刘备]]伐吴,[[孙权]]向魏称臣,许诺送来儿子作人质,送回俘虏于禁,很久没有到达。曹丕疑惑,询问司马孚,司马孚建议不要紧逼,而是准备部队,静观其变。后来,于禁到达,只是因为路上得病而有所耽搁,而孙权的儿子终究没有送来。曹丕率军到达长江岸边,责问吴国违背诺言,于是魏、吴关系恶化,吴国停止进贡。之后,司马孚外放为河内典农,赐爵关内侯,又转任转清河太守。司马孚在曹丕时代也和辛毗观点相同,反对伐吴,主张休养生息。
===累有功勋===
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驾崩,魏明帝曹叡继位,欲启用司马孚,问身边的人:“司马孚有他兄长的风范吗?”身边的人回答说:“和他的兄长很相似。”[[曹叡]]说:“我有司马懿兄弟二人,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于是任命司马孚为度支尚书。度支尚书,魏文帝曹丕时开始设置,掌管国家财政。
司马孚认为要擒敌获胜,应该先有准备,每次[[诸葛亮]]入侵关中地区,边境的士兵不能抵挡,需要调集中央军队奔赴战场,仓猝间总是来不及准备,应该预先选出步骑二万部队,分为两部,以作交战之用。他又建议,关中地区连年交战,粮食物资储备不足,应该从冀州调集农夫五千人屯于上邽,秋冬训练,春夏屯田。这些建议都被采纳,于是关中物资充实,对待蜀国的进攻也有应对。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驾崩,齐王曹芳继位,[[曹爽]]、司马懿共同辅政。后来曹爽专权,[[李胜]]、[[何晏]]、[[邓飏]]等乱政,司马孚不管杂事,唯端正自己的行为避免被人陷害而已。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政变夺权,司马孚同司马师一起屯兵司马门,控制京师。曹爽一党被诛杀,司马孚因功进爵长社县侯,加侍中。后来,司马孚升任司空,又代替王凌为太尉。
嘉平五年(253年),孙吴太傅[[诸葛恪]]征发二十万人伐魏,围攻新城。司马孚督诸军二十万防御,到达[[寿春]],派毌丘俭、文钦等进攻。诸将想迅速出击,司马孚说:“进攻的一方,是要消耗大量人力才能成功的,暂且使用诈巧,不要与敌人力争。”故意滞留了一个多月才进军,此时吴军士卒疲劳,加之瘟疫流行,于是望风而退。
正元二年(255年) ,蜀将[[姜维]]进攻陇右,雍州刺史王经战败,朝廷派遣司马孚镇守关中,统领诸军。不久,征西将军[[陈泰]]与安西将军[[邓艾]]进击姜维,姜维撤退。司马孚回到京师,转任太傅。
===未尝预谋===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不满司马昭专政,率宫人讨伐司马昭,于宫门处被杀。百官不敢奔赴,司马孚前往,首枕其股(将曹髦的头部枕于自己大腿上),失声痛哭说:“让陛下被杀是为臣的罪过。”上奏请求捉拿主谋者,正赶上太后下令以平民的礼节安葬曹髦,司马孚、司马昭同群公上表,请求改以王礼安葬,得到批准。
司马孚性格十分谨慎,司马懿执政之际,他就有意避免过多地参与权政,而后司马氏几次废立皇帝,他也未参与谋划。司马师、司马昭因司马孚是长辈,也不敢逼迫他,后来进封他为[[长乐公]]。
===终身魏臣===
泰始元年(265年) ,西晋代魏,魏帝曹奂被贬为[[陈留王]],迁往金墉城。司马孚前往拜辞,握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不能自制,说:“臣到死的那天,也是纯粹的大魏之臣。”
[[晋武帝]]司马炎封司马孚为安平王,食邑四万户,进拜太宰、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设置官属。每次元会时,司马炎下令让司马孚乘车上殿,司马炎则降阶相迎。等到就座后,司马炎亲自献酒祝寿,以家人之礼对待。司马炎每次下拜,司马孚都下跪来制止,司马炎又赐予他云母辇、青盖车。司马孚虽被如此尊宠,却不以为荣,常有忧色。
泰始八年(272年),司马孚去世,享年九十三岁。司马炎于[[太极殿东堂]]为他举哀三日,赠“东园温明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绯练百匹、绢布各五百匹、钱百万,谷千斛”以助丧事。葬礼规格,比照东汉东平献王刘苍的旧例。司马孚临终时,遗令:“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
=军事成就=
司马孚常被当作忠臣和长者,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一般不被人们重视。他的军事才能虽然没有司马懿父子那样突出,但是也还算出色。他也曾统帅部队支援关中、合肥新城,同[[蜀汉]]、[[吴国]]的部队作战,这其中以救援合肥新城一役最为有名。
吴国太傅诸葛恪指挥二十万大军,挟东关大胜之势攻打合肥新城,大将军司马师命司马孚统帅二十万大军救援合肥新城。司马孚到达前线寿春后,淮南大将毌丘俭、文钦等要求立即进攻,司马孚说:“凡是进攻的,都要借助敌人的力量,为自己建立功绩。要使用计谋和策略,不能仅凭力战。”恰好司马师也下令把合肥新城让给诸葛恪进攻。司马孚移驻合肥附近,城中守军知道援军就在附近,人心巩固,并且用计拖延时间。吴军中流疾横行,许多士兵染病,再加上攻打坚城不克,部队都无心作战。诸葛恪围困新城数月,反而日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一个月后,司马孚摸清了双方的情况,主动出击,吴军败退。《[[三国志]]·诸葛恪传》称:“魏知战士罢病,乃进救兵,恪引军而去。”诸葛恪的二十万大军在困于坚城之下,人员染病众多的情况下,无力同司马孚统帅的二十万养精蓄锐的援军作战,在撤退中,很多伤病人员倒毙,大批落后的士兵被俘,这次战役以司马孚胜利结束。
这一战例的特点是,诱敌犯难攻坚,挫伤敌军的锐气,并且在敌人精疲力竭的时候,使用新锐部队对疲敝的敌军进行打击。司马孚能够把握战场的主动权,采用“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策略,保存增强自己的力量,让敌军消耗力量,猬集在只有数千人的小城下,[[合肥新城]]是满宠特意选择的地势险要的地方修建,城小坚固,容易防守。诸葛恪的二十万大军也不能同时投入攻城,天气炎热,聚集在一起的部队容易传染疾病。守城的张特、乐文指挥得力,战斗从五月打到七月,诸葛恪也没能象司马懿那样用昼夜不停,连续作战的战术,速战速决,最终内外交困而失败。司马孚在援助新城战役中的战术在古今中外经常被使用。
=个人作品=
《[[全晋文]]》收录有司马孚的作品及相关言论共十一篇:《[[请造沁口石门表]]》、《奏吊陈群母》、《[[奏永宁宫]]》、《奏请葬高贵乡公以王礼》、《奏请易服复膳》、《重奏》、《奏止诣陵》、《重奏》、《又奏》、《皇后铭旌议》、《临终遗令》。<ref name="汉典古籍">{{cite web |url=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7672 |title=《全晋文·卷十四》| accessdate=2016-12-15}}</ref>
=人物评价=
[[曹叡]]:吾得司马懿二人,复何忧哉!
[[毌丘俭]]:性甚仁孝。<ref name="中国古曲网">{{cite web |url=http://book.guqu.net/quansanguowen/11118.html |title=《全三国文》| accessdate=2014-06-08}}</ref>
[[司马炎]]: ①太傅勋德弘茂,朕所瞻仰,以光导弘训,镇静宇内。②王勋德超世,尊宠无二,期颐在位,朕之所倚。
[[朱玚]]:典午将灭,徐广为晋家遗家;当涂已谢,马孚称魏室忠臣。
[[房玄龄]]:①安平风度宏邈,器宇高雅,内弘道义,外阐忠贞。洎高贵薨殂,则枕尸流恸;陈留就国,则拜辞陨涕。语曰“疾风彰劲草”,献王其有焉。故能位班上列,享年眉寿,清徽至范,为晋宗英,子孙遵业,世笃其庆。②安平立节,雅性贞亮。
[[王应麟]]:司马孚自谓魏贞士。孚,上不如鲁叔肸,下不如朱全昱,谓之正,可乎?<ref name="藏书网">{{cite web |url=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820216/af316e5bcmO8zJvrYOFYJxbouKy7XO4-4VTKVUpbLWk9LSzydOl3FSLup54YcsVz3wTlScUbWc8FTv7YsDk39SF94HiBvA |title=《困学纪闻·考史》| accessdate=2014-06-01}}</ref>
[[陈普]]:心地终输范粲安,鱼熊兼得古今难。永嘉陵墓温明器,得似安平素木棺。
[[方孝孺]]:孚当废弑之际不失臣礼,使曹氏之臣皆能如孚,师、昭虽暴终不敢夺魏而自立也。
[[李贽]]:如向雄、司马孚者,皆松柏也。可敬,可敬。<ref name="国学导航">{{cite web |url=http://www.guoxue123.com/xiaosuo/jd/hpsg/115.htm |title=汇评三国志演义| accessdate=2013-07-23}}</ref>
[[赵翼]]:魏、晋以来,易代之际,能不忘旧君者,称司马孚、徐广。……是二人者可谓知君臣大义矣。然孚入晋仍受封安平王,邑四万户,进拜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广入宋,亦徐中散大夫。抑何其恋旧君,而仍拜新朝封爵也?
=亲属成员=
父亲:[[司马防]]
兄弟:[[司马朗]]、[[司马懿]]、[[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
[[司马邕]],长子,被立为世子,步兵校尉、侍中。
[[司马望]],次子,过继司马朗为后。魏司徒,晋时封义阳王。
[[司马辅]],三子,魏野王太守。晋时封渤海王,后徙太原王。
[[司马翼]],四子,魏官至武贲中郎将。司马承继嗣。
[[司马晃]],五子,魏西安男,晋下邳王,官至司空。
[[司马瑰]],六子,魏固始子,晋太原王。司马颙继嗣。
[[司马珪]],七子,魏浈阳子,晋高阳王,官至尚书右仆射。司马缉嗣。
[[司马衡]],八子,魏汝阳子,晋常山王。
[[司马景]],九子,魏安乐亭侯,晋沛王。司马韬嗣。
孙子:[[司马崇]],司马邕子。司马邕死后,[[司马崇]]被立为世孙。比司马孚早死。
[[司马隆]],司马崇弟。司马孚死后被指定继嗣司马孚。
[[司马敦]],司马隆母弟。司马衡死后,司马敦继嗣。司马隆死后,司马敦又继嗣。
[[司马承]],司马邕子。司马翼无子,死后,司马承继嗣。
[[司马弘]],司马辅子。司马辅死后,司马承继嗣。
[[司马韡]],司马辅第三子,过继给司马晃为后嗣(因司马晃的儿子司马裒早死而司马绰有病)。
[[司马缉]],司马辅子,继嗣司马珪。
[[司马裒]],司马晃长子,比司马晃早死。
[[司马绰]],司马晃次子。
[[司马颙]],司马瑰子,继嗣司马瑰。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
[[司马韬]],司马景子。司马景死后,司马韬继嗣。
后代:[[司马玷]],一作祐,司马承子。出嗣安平王司马敦。
[[司马铄]],司马弘子。司马弘死后,司马铄继嗣。
[[司马韶]],司马韡子,司马韡死后,司马韶继嗣。
[[司马讼]],司马颙子。继嗣司马缉。
[[司马融]],司马植子。司马颙与三位儿子被杀后无嗣,晋怀帝下诏以司马植子司马融为司马颙嗣。
[[司马钦]],建兴中,晋元帝又以司马释子司马钦为司马融嗣。司马释是司马植的一位儿子。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司马孚生平与正史大体相当。曹操去世时,司马孚任中庶子,劝曹丕节哀,早登王位;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之际,司马孚任尚书令,与太尉蒋济共同做表,弹劾曹爽;魏帝曹芳被废后,司马孚赞同太后之言,主立曹髦为帝;曹髦被杀后,司马孚枕尸痛哭,又上表请以王礼安葬;晋代魏时,司马孚哭拜于废帝曹奂前,言“身为魏臣,终不背魏”,被晋帝司马炎封为安平王,不受而退。<ref name="国学网">{{cite web |url=http://www.guoxue.com/minqingstory/sgyy/sgyy_114.htm |title=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accessdate=2013-09-01}}</ref>
===影视形象===
2016年电视剧《[[军师联盟]]》:[[王东]]饰演司马孚。
=参考文献=
{{reflist}}
| 姓名 = 司马孚
| 圖像 = [[File:司马孚.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3393/20170803051547-2123775742.jpg/300 原图链接]]]}}
[[司马孚]](180年-272年),字叔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自曹操时代起,司马孚就任文学掾,而后历仕魏国五代皇帝,累迁至太傅。“高平陵之变”时,司马孚协助司马懿控制京师,诛杀曹爽一党。后又督军成功防御吴、蜀的进攻,为司马氏政权的稳固多有功劳。但他性格十分谨慎,自司马懿执掌大权起,便逐渐引退,未参与司马氏几次废立魏帝之事。西晋代魏后,司马孚进拜太宰,封安平王。晋武帝司马炎对他十分尊宠,但他并不以此为荣,至死仍以魏臣自称。泰始八年(272年),司马孚去世,年九十三。武帝为其举哀三日,葬礼规格比照东汉东平献王[[刘苍]],赐谥献王。<ref name="搜狗百科">{{cite web |url=https://baike.sogou.com/v251105.htm?fromTitle=%E5%8F%B8%E9%A9%AC%E5%AD%9A |title=司马孚| accessdate=2019-05-14}}</ref>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司马孚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司马懿的三弟,兄弟八人俱知名,在当时号称“八达”。司马孚性格温厚廉让,以贞白自立,不与他人结怨。他还博涉经史,汉末动乱时,与兄弟在迁徙途中,仍不忘读书自学。陈留人[[殷武]],海内闻名,曾获罪被流放,司马孚前去探望他,与他同住同食,被时人称颂。
魏陈思王[[曹植]]很有才华,清选官属,以司马孚为文学掾。曹植恃才放旷,司马孚总是诚恳地劝谏他,曹植开始并不接受意见,而后却能向他道歉。后来,司马孚又升为太子中庶子,辅佐曹丕。
===入仕曹魏===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曹操]]去世,司马孚劝谏太子[[曹丕]]节哀,与尚书和洽等整顿秩序,准备丧事,共同拥护曹丕继位,不久代汉称帝,是为魏文帝。当时,曹丕选拔侍中、常侍等官,多用左右亲近之人,司马孚劝谏,于是更改人选。司马孚转任中书郎、给事常侍,宿省内,除黄门侍郎,加骑都尉。
黄初二年(221年), [[刘备]]伐吴,[[孙权]]向魏称臣,许诺送来儿子作人质,送回俘虏于禁,很久没有到达。曹丕疑惑,询问司马孚,司马孚建议不要紧逼,而是准备部队,静观其变。后来,于禁到达,只是因为路上得病而有所耽搁,而孙权的儿子终究没有送来。曹丕率军到达长江岸边,责问吴国违背诺言,于是魏、吴关系恶化,吴国停止进贡。之后,司马孚外放为河内典农,赐爵关内侯,又转任转清河太守。司马孚在曹丕时代也和辛毗观点相同,反对伐吴,主张休养生息。
===累有功勋===
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驾崩,魏明帝曹叡继位,欲启用司马孚,问身边的人:“司马孚有他兄长的风范吗?”身边的人回答说:“和他的兄长很相似。”[[曹叡]]说:“我有司马懿兄弟二人,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于是任命司马孚为度支尚书。度支尚书,魏文帝曹丕时开始设置,掌管国家财政。
司马孚认为要擒敌获胜,应该先有准备,每次[[诸葛亮]]入侵关中地区,边境的士兵不能抵挡,需要调集中央军队奔赴战场,仓猝间总是来不及准备,应该预先选出步骑二万部队,分为两部,以作交战之用。他又建议,关中地区连年交战,粮食物资储备不足,应该从冀州调集农夫五千人屯于上邽,秋冬训练,春夏屯田。这些建议都被采纳,于是关中物资充实,对待蜀国的进攻也有应对。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驾崩,齐王曹芳继位,[[曹爽]]、司马懿共同辅政。后来曹爽专权,[[李胜]]、[[何晏]]、[[邓飏]]等乱政,司马孚不管杂事,唯端正自己的行为避免被人陷害而已。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政变夺权,司马孚同司马师一起屯兵司马门,控制京师。曹爽一党被诛杀,司马孚因功进爵长社县侯,加侍中。后来,司马孚升任司空,又代替王凌为太尉。
嘉平五年(253年),孙吴太傅[[诸葛恪]]征发二十万人伐魏,围攻新城。司马孚督诸军二十万防御,到达[[寿春]],派毌丘俭、文钦等进攻。诸将想迅速出击,司马孚说:“进攻的一方,是要消耗大量人力才能成功的,暂且使用诈巧,不要与敌人力争。”故意滞留了一个多月才进军,此时吴军士卒疲劳,加之瘟疫流行,于是望风而退。
正元二年(255年) ,蜀将[[姜维]]进攻陇右,雍州刺史王经战败,朝廷派遣司马孚镇守关中,统领诸军。不久,征西将军[[陈泰]]与安西将军[[邓艾]]进击姜维,姜维撤退。司马孚回到京师,转任太傅。
===未尝预谋===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不满司马昭专政,率宫人讨伐司马昭,于宫门处被杀。百官不敢奔赴,司马孚前往,首枕其股(将曹髦的头部枕于自己大腿上),失声痛哭说:“让陛下被杀是为臣的罪过。”上奏请求捉拿主谋者,正赶上太后下令以平民的礼节安葬曹髦,司马孚、司马昭同群公上表,请求改以王礼安葬,得到批准。
司马孚性格十分谨慎,司马懿执政之际,他就有意避免过多地参与权政,而后司马氏几次废立皇帝,他也未参与谋划。司马师、司马昭因司马孚是长辈,也不敢逼迫他,后来进封他为[[长乐公]]。
===终身魏臣===
泰始元年(265年) ,西晋代魏,魏帝曹奂被贬为[[陈留王]],迁往金墉城。司马孚前往拜辞,握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不能自制,说:“臣到死的那天,也是纯粹的大魏之臣。”
[[晋武帝]]司马炎封司马孚为安平王,食邑四万户,进拜太宰、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设置官属。每次元会时,司马炎下令让司马孚乘车上殿,司马炎则降阶相迎。等到就座后,司马炎亲自献酒祝寿,以家人之礼对待。司马炎每次下拜,司马孚都下跪来制止,司马炎又赐予他云母辇、青盖车。司马孚虽被如此尊宠,却不以为荣,常有忧色。
泰始八年(272年),司马孚去世,享年九十三岁。司马炎于[[太极殿东堂]]为他举哀三日,赠“东园温明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绯练百匹、绢布各五百匹、钱百万,谷千斛”以助丧事。葬礼规格,比照东汉东平献王刘苍的旧例。司马孚临终时,遗令:“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
=军事成就=
司马孚常被当作忠臣和长者,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一般不被人们重视。他的军事才能虽然没有司马懿父子那样突出,但是也还算出色。他也曾统帅部队支援关中、合肥新城,同[[蜀汉]]、[[吴国]]的部队作战,这其中以救援合肥新城一役最为有名。
吴国太傅诸葛恪指挥二十万大军,挟东关大胜之势攻打合肥新城,大将军司马师命司马孚统帅二十万大军救援合肥新城。司马孚到达前线寿春后,淮南大将毌丘俭、文钦等要求立即进攻,司马孚说:“凡是进攻的,都要借助敌人的力量,为自己建立功绩。要使用计谋和策略,不能仅凭力战。”恰好司马师也下令把合肥新城让给诸葛恪进攻。司马孚移驻合肥附近,城中守军知道援军就在附近,人心巩固,并且用计拖延时间。吴军中流疾横行,许多士兵染病,再加上攻打坚城不克,部队都无心作战。诸葛恪围困新城数月,反而日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一个月后,司马孚摸清了双方的情况,主动出击,吴军败退。《[[三国志]]·诸葛恪传》称:“魏知战士罢病,乃进救兵,恪引军而去。”诸葛恪的二十万大军在困于坚城之下,人员染病众多的情况下,无力同司马孚统帅的二十万养精蓄锐的援军作战,在撤退中,很多伤病人员倒毙,大批落后的士兵被俘,这次战役以司马孚胜利结束。
这一战例的特点是,诱敌犯难攻坚,挫伤敌军的锐气,并且在敌人精疲力竭的时候,使用新锐部队对疲敝的敌军进行打击。司马孚能够把握战场的主动权,采用“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策略,保存增强自己的力量,让敌军消耗力量,猬集在只有数千人的小城下,[[合肥新城]]是满宠特意选择的地势险要的地方修建,城小坚固,容易防守。诸葛恪的二十万大军也不能同时投入攻城,天气炎热,聚集在一起的部队容易传染疾病。守城的张特、乐文指挥得力,战斗从五月打到七月,诸葛恪也没能象司马懿那样用昼夜不停,连续作战的战术,速战速决,最终内外交困而失败。司马孚在援助新城战役中的战术在古今中外经常被使用。
=个人作品=
《[[全晋文]]》收录有司马孚的作品及相关言论共十一篇:《[[请造沁口石门表]]》、《奏吊陈群母》、《[[奏永宁宫]]》、《奏请葬高贵乡公以王礼》、《奏请易服复膳》、《重奏》、《奏止诣陵》、《重奏》、《又奏》、《皇后铭旌议》、《临终遗令》。<ref name="汉典古籍">{{cite web |url=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7672 |title=《全晋文·卷十四》| accessdate=2016-12-15}}</ref>
=人物评价=
[[曹叡]]:吾得司马懿二人,复何忧哉!
[[毌丘俭]]:性甚仁孝。<ref name="中国古曲网">{{cite web |url=http://book.guqu.net/quansanguowen/11118.html |title=《全三国文》| accessdate=2014-06-08}}</ref>
[[司马炎]]: ①太傅勋德弘茂,朕所瞻仰,以光导弘训,镇静宇内。②王勋德超世,尊宠无二,期颐在位,朕之所倚。
[[朱玚]]:典午将灭,徐广为晋家遗家;当涂已谢,马孚称魏室忠臣。
[[房玄龄]]:①安平风度宏邈,器宇高雅,内弘道义,外阐忠贞。洎高贵薨殂,则枕尸流恸;陈留就国,则拜辞陨涕。语曰“疾风彰劲草”,献王其有焉。故能位班上列,享年眉寿,清徽至范,为晋宗英,子孙遵业,世笃其庆。②安平立节,雅性贞亮。
[[王应麟]]:司马孚自谓魏贞士。孚,上不如鲁叔肸,下不如朱全昱,谓之正,可乎?<ref name="藏书网">{{cite web |url=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820216/af316e5bcmO8zJvrYOFYJxbouKy7XO4-4VTKVUpbLWk9LSzydOl3FSLup54YcsVz3wTlScUbWc8FTv7YsDk39SF94HiBvA |title=《困学纪闻·考史》| accessdate=2014-06-01}}</ref>
[[陈普]]:心地终输范粲安,鱼熊兼得古今难。永嘉陵墓温明器,得似安平素木棺。
[[方孝孺]]:孚当废弑之际不失臣礼,使曹氏之臣皆能如孚,师、昭虽暴终不敢夺魏而自立也。
[[李贽]]:如向雄、司马孚者,皆松柏也。可敬,可敬。<ref name="国学导航">{{cite web |url=http://www.guoxue123.com/xiaosuo/jd/hpsg/115.htm |title=汇评三国志演义| accessdate=2013-07-23}}</ref>
[[赵翼]]:魏、晋以来,易代之际,能不忘旧君者,称司马孚、徐广。……是二人者可谓知君臣大义矣。然孚入晋仍受封安平王,邑四万户,进拜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广入宋,亦徐中散大夫。抑何其恋旧君,而仍拜新朝封爵也?
=亲属成员=
父亲:[[司马防]]
兄弟:[[司马朗]]、[[司马懿]]、[[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
[[司马邕]],长子,被立为世子,步兵校尉、侍中。
[[司马望]],次子,过继司马朗为后。魏司徒,晋时封义阳王。
[[司马辅]],三子,魏野王太守。晋时封渤海王,后徙太原王。
[[司马翼]],四子,魏官至武贲中郎将。司马承继嗣。
[[司马晃]],五子,魏西安男,晋下邳王,官至司空。
[[司马瑰]],六子,魏固始子,晋太原王。司马颙继嗣。
[[司马珪]],七子,魏浈阳子,晋高阳王,官至尚书右仆射。司马缉嗣。
[[司马衡]],八子,魏汝阳子,晋常山王。
[[司马景]],九子,魏安乐亭侯,晋沛王。司马韬嗣。
孙子:[[司马崇]],司马邕子。司马邕死后,[[司马崇]]被立为世孙。比司马孚早死。
[[司马隆]],司马崇弟。司马孚死后被指定继嗣司马孚。
[[司马敦]],司马隆母弟。司马衡死后,司马敦继嗣。司马隆死后,司马敦又继嗣。
[[司马承]],司马邕子。司马翼无子,死后,司马承继嗣。
[[司马弘]],司马辅子。司马辅死后,司马承继嗣。
[[司马韡]],司马辅第三子,过继给司马晃为后嗣(因司马晃的儿子司马裒早死而司马绰有病)。
[[司马缉]],司马辅子,继嗣司马珪。
[[司马裒]],司马晃长子,比司马晃早死。
[[司马绰]],司马晃次子。
[[司马颙]],司马瑰子,继嗣司马瑰。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
[[司马韬]],司马景子。司马景死后,司马韬继嗣。
后代:[[司马玷]],一作祐,司马承子。出嗣安平王司马敦。
[[司马铄]],司马弘子。司马弘死后,司马铄继嗣。
[[司马韶]],司马韡子,司马韡死后,司马韶继嗣。
[[司马讼]],司马颙子。继嗣司马缉。
[[司马融]],司马植子。司马颙与三位儿子被杀后无嗣,晋怀帝下诏以司马植子司马融为司马颙嗣。
[[司马钦]],建兴中,晋元帝又以司马释子司马钦为司马融嗣。司马释是司马植的一位儿子。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司马孚生平与正史大体相当。曹操去世时,司马孚任中庶子,劝曹丕节哀,早登王位;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之际,司马孚任尚书令,与太尉蒋济共同做表,弹劾曹爽;魏帝曹芳被废后,司马孚赞同太后之言,主立曹髦为帝;曹髦被杀后,司马孚枕尸痛哭,又上表请以王礼安葬;晋代魏时,司马孚哭拜于废帝曹奂前,言“身为魏臣,终不背魏”,被晋帝司马炎封为安平王,不受而退。<ref name="国学网">{{cite web |url=http://www.guoxue.com/minqingstory/sgyy/sgyy_114.htm |title=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accessdate=2013-09-01}}</ref>
===影视形象===
2016年电视剧《[[军师联盟]]》:[[王东]]饰演司马孚。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