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增加 3,607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鳡</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a61ed74240cd…”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鳡</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a61ed74240cde73c.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4&eid=5027542&sid=5253681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鳡,音:gǎn,又名"黄钻"、"竿鱼",古代称贤鳏鱼,属鱼纲鲤科,腹平,头似鲩而口大,颊似鲇而色黄,鳞似鳟而稍细,大者三四十斤,其性情凶猛,捕食其他鱼类,对淡水养殖有害。为大型上等食用鱼类。
=='''简介'''==
鳡(Elopichthys bambusa),音:gǎn。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鳡属。身体长而大,性凶猛,捕食其他鱼类,对淡水养殖业有害。为大型上等食用鱼类。亦称"黄钻"。俗称:黄鱄、黄钻、黄颊鱼、竿鱼、水老虎、大口鳡、鳏。英文名:Yellow cheek carp。

大型凶猛性鱼类。体长,其形如梭。头锥形。吻尖长,口端位,口裂大,吻长远超过吻宽。下咽齿扁形,尖端勾状,3行。下颌前顶端有一尖硬的骨质突起,与上颌前端的凹陷相嵌合。眼小。鳃耙稀疏。无须。[[腹部]]回。鳞小。侧线鳞100以上。背鳍起点在腹鳍之后,胸鳍不达腹鳍,腹鳍不达臀鳍,尾鳍深叉形。体色微黄,腹银白,背鳍、尾鳍青灰色,其余各鳍黄色。
=='''评价'''==
'''生活习性'''

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上层。游泳力极强,性凶猛,行动敏捷,常袭击和追捕其它鱼类,一旦受其追击就难有逃脱者,属典型的掠食性鱼类。性成熟为3-4龄,亲鱼于4-6月在江河激流中产卵。幼鱼从江河游入附属湖泊中摄食、肥育,秋末以后,幼鱼和成鱼又到干流的河床深处越冬。生长十分迅速,性成熟以后,体长还在持续增加,最大个体长达2米,重可达60公斤。

'''经济价值'''

分布甚广,我国自北至南的平原地区各水系皆产此鱼。生长迅速,2龄鱼体重3.5公斤。天然产量高,为江河、湖泊中的大型经济鱼类之一。但因大量吞食其它经济鱼类,又被视为养殖业中的"害鱼"之首。其肉质鲜美,一向被列入大型上等食用鱼类。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8.1-20.8克,脂肪1.3-5.4克,热量84-132千卡,钙11-24毫克,磷144-203毫克,铁0.7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1.7毫克。其肉入药鲜用,具有暖中、益胃、止呕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反胃吐食等症,宜常服。

目 前,浙江和湖北已有报道鳡的人工繁殖成功。

'''营养分析'''

研究人员对野生鳡鱼和养殖鳡鱼的营养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鱼肌肉中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7779>0.05),而粗蛋白、粗灰分含量野生鳡鱼显著高于养殖鳡鱼(P=0.00115、0.00415<0.05),养殖鳡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野生鳡鱼(P=0.000215<0.05)。养殖鳡鱼的必需氨基酸指数为94.16,而野生鳡鱼则为66.03,其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野生和养殖鳡鱼肌肉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分别为4.25%和4.8%。综合所得结果,养殖鳡鱼氨基酸组成及结构、EPA+DHA含量均优于野生鳡鱼,但野生鳡鱼蛋白质含量与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优于养殖鳡鱼。<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1358664843507604&wfr=spider&for=pc 鳡]搜狗</ref>
=='''参考文献'''==
41,2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