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24
次編輯
變更
张孔山
,→人物经历
(公元十九世纪)名合修,字孔山,别号半髯子,为中国清代古琴家。传统的《流水》加上七十二滚拂的弹法,便是'''张孔山'''传到士大夫方面来的。'''张孔山'''精于《流水》、《醉渔唱晚》、《普庵咒》、《孔子读易》等琴曲。他的七十二滚拂《流水》,尤其为琴曲之珍品,甚受推崇。'''张孔山'''对近代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张孔山'''的琴曲传谱,存见的有:《高山》、《平沙落雁》、《潇湘夜雨》、《渔樵问答》等。
==人物经历==
<p style="text-indent:2em;">'''张孔山'''原是 [[ 浙江 ]] 的一个道士,幼年从 [[ 冯彤云 ]] 学琴,得冯的真传,加上勤学苦练,他的琴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清 [[ 咸丰 ]] 年间(1851~1861)游方到四川 [[ 青城山 ]] ,在中皇观当 [[ 道士 ]] ,一时来青城山求琴者甚众。但张本人却经常云游在外,与灌县道士杨紫东、《钱氏十操》的作者钱绶詹等人交流琴艺。
<p style="text-indent:2em;">光绪初年(1875年),继曹稚云之后,'''张孔山'''在唐彝铭家为清客,协助他把多年搜求的数百首琴谱详加审订,选出了一百四十五首,编为《天闻阁琴谱》,这是明清以来收谱最多的谱集。
<p style="text-indent:2em;">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在 [[ 武昌 ]] 开门授琴,培养出很多琴学高手。在他教过的俗家弟子中,有两位是得其真传者,一个是 [[ 叶介福 , ]] 。叶介福后来将琴艺传授给女儿 [[ 叶婉贞 ]] ,叶婉贞又传给得意门生 [[ 廖文甫 ]] ,廖又传给了外孙喻绍泽, [[ 喻绍泽 ]] 先生在总结前人弹琴经验的基础上将川派古琴艺术不断发扬光大,使它在中国国内乃至国外产生了重要影响。<p style="text-indent:2em;">另一位是华阳顾玉成(号少庚)。他的两个儿子:顾隽(字哲卿,1879年一1949年),顾荦(字卓群,1881年一1936年)传其学,并将其传谱辑为《百瓶斋琴谱》。顾氏在1912年一1916年在 [[ 长沙 ]] 和彭庆寿等人组织了琴社。
<p style="text-indent:2em;">'''张孔山'''对近代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据传闻张道长九十多岁之时,只身离观云游四海,从此不知所终,俨然一代隐仙高士。
==主要成就==
<p style="text-indent:2em;">'''张孔山'''原是浙江的一个道士,幼年从冯彤云学琴。清咸丰年间(1851~1861)游方到四川青城山。后咸丰至光绪年间主要在四川教琴,其间亦曾出游湖北一带,在成都和汉口等地都传授了不少弟子,被认为是川派琴家的主要代表。所传"七十二滚拂"《流水》,气势磅礴,为近百年来琴家所推崇。现存明、清各家琴谱《流水》多为7段或8段。而'''张孔山'''所传《流水》为9段,其第6段则全用滚拂,为以前各谱所未见,所谓"七十二滚拂"之名,即由此出。其他各段与诸谱大同小异。据传此曲为冯彤云所授。由于第6段的节奏、指法奇异繁难,原来的减字记谱法难于精确记写,因而'''张孔山'''学此段时,全由冯彤云口传心授,并无成谱。'''张孔山'''及其弟子虑其日久失传,遂共同拟出新的谱字,刊于《天闻阁琴谱》(1876,成都叶氏刊本),后为流传最广的古琴曲谱本。民间尚有'''张孔山'''所传古琴谱抄本多种,为'''张孔山'''各弟子所辑录,其指法节奏、谱字的记写,都与《天闻阁琴谱》不同,均未广泛流传。此外,'''张孔山'''的琴曲传谱,存见的还有:《高山》、《孔子读易》、《平沙落雁》、《潇湘夜雨》、《化蝶》、《醉渔唱晚》、《渔樵问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