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

增加 15,026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 </big>''' |- |<img referrerpolic…”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 </big>'''
|-
|<img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src="http://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70512/1494573550738600_a700xH.jpg" style="opacity: 1;"width="250" height="250">
<small>[https://image.so.com/view?q=%E7%B1%B3%E5%93%88%E4%BC%8A%E5%B0%94%C2%B7%E4%BC%8A%E4%B8%87%E8%AF%BA%E7%BB%B4%E5%A5%87%C2%B7%E6%A0%BC%E6%9E%97%E5%8D%A1&src=tab_www&correct=%E7%B1%B3%E5%93%88%E4%BC%8A%E5%B0%94%C2%B7%E4%BC%8A%E4%B8%87%E8%AF%BA%E7%BB%B4%E5%A5%87%C2%B7%E6%A0%BC%E6%9E%97%E5%8D%A1&ancestor=list&cmsid=09f81f66e853a1f1b54504bb1fead106&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40#id=b815ef8ac0461231a7d827a90e485acf&currsn=0&ps=34&pc=34 来自360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Глинка,1804年-1857年), 出生于俄罗斯斯摩棱斯克之诺沃巴斯科伊, 俄罗斯作曲家,民族乐派。

1817年,师从约翰·菲尔德学钢琴,同时还学[[小提琴]]与和声。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
* 外文名称: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Глинка
* 国籍:俄罗斯
* 民族:[[俄罗斯]]
* 出生日期:1804年
* 逝世日期:1857年
* 毕业院校:[[圣彼得堡贵族寄宿学校]]
* 职业:作曲家
* 出生地:[[俄罗斯斯摩棱斯克之诺沃巴斯科伊]]
* 代表作品:穷歌手、格鲁吉亚之歌、悲怆三重奏、降E大调六重奏

==经历==
1804年,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出生于一个庄园主家庭,童年时就对民间乐曲发生兴趣,从农奴乐师学习小提琴、钢琴,经常是农奴乐队音乐会的座上客,而且参加演奏小提琴、长笛等。

1818~1822年,在圣彼得堡贵族寄宿学校学习期间受教于未来的十二月党人、诗人丘赫尔别凯,有进步思想的学者老师,如法学家库尼岑、历史学家阿尔谢尼耶夫、心理学家兼美术家加利奇,这些都是当时反对农奴制的著名人士,因此对少年格林卡的个性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格林卡的公民意识和热爱自由的思想日益成熟,圣彼得堡学业结束后不久,十二月党人于1825年12月起义失败,格林卡也由于与"叛乱者"有交往而被传讯。在圣彼得堡学习期间,那里的艺术氛围熏陶着青年格林卡,从而使其音乐天赋得到发挥。他经常涉足剧院,欣赏莫扎特、罗西尼和法国音乐学院教授凯鲁比尼等人的知名歌剧,跟贝姆学小提琴,向爱尔兰钢琴家菲尔德学钢琴。而德国钢琴家作曲家迈耶尔则是格林卡乐理学习的主要老师。

1824年,格林卡任职交通委员会办公厅,这个公职他并不经心,却尽力搞音乐创作,并创作了不少室内乐作品、钢琴曲、乐队用曲。他早年优秀的浪漫曲《穷歌手》和《格鲁吉亚之歌》最能表明一位天才的作曲家已脱颖而出了。

1830~1834年,格林卡先后游学意大利、奥地利、德国,了解了欧洲各大城市的音乐生活,结识了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意大利歌剧作曲家贝里尼、浪漫主义歌剧巨匠唐尼采蒂,因此这期间他的作品如室内乐《悲怆三重奏》、《降E大调六重奏》、浪漫曲《威尼斯之夜》、《胜利者》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激情、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生活感受,同时对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萌生了写歌剧的想法。

1834年春,格林卡回国后立即着手他第一部歌剧《伊凡·苏萨宁》的创作。这部歌剧充分体现了19世纪30年代俄罗斯文学中巳树立的现实主义和人民性的创作原则,而且作曲家在诠释历史主题时又遵循将其体现为人民悲剧的原则,从而使俄罗斯人民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思想在苏萨宁的形象中得到感人的全面表现。值得指出的是苏萨宁这个人民英雄形象是受到著名十二党诗人雷列耶夫的《冗思》的影响而创作的。更有意思的是此剧于1836年首演于圣彼得堡大剧院时剧名是《为沙皇献身》。

《伊凡·苏萨宁》首演成功,成了俄罗斯艺术生活的大事,普希金、果戈里、茹科夫斯基、奥多耶夫斯基等知名作家纷纷致以热烈祝贺。然而,格林卡乐曲中的人民性遭到贵族观众的非议,认为该剧的音乐是"乡巴佬音乐",所幸的是脚本作者、宫廷诗人罗森所写的唱词道白不乏传统的尊君色彩,从而最终获得官方的认可。

格林卡第一部歌剧的成功为俄罗斯音乐艺术开启了崭新的经典时代,不仅在俄罗斯获得应有的评价,外国评论家也给予很高评价,法国的一位评论家写道:"这不仅仅是部歌剧,而是一部民族史诗。"格林卡的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是一部气势磅礴的作品,从1837年构思至1842年首演于圣彼得堡大剧院,断断续续写作的六年中他还创作了不少高质量的乐曲,有据普希金的诗篇《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我们的玫瑰在哪儿》、《静夜和风》谱写的浪漫曲,还有悲歌《彷徨》、声乐组曲《告别圣彼得堡》等。

这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使格林卡在精神和生活上陷入困境。第一件事是1837年皇帝为了奖励格林卡的创作而任命他为宫廷合唱团的乐长,岂料尼古拉一世的"皇恩"成了作曲家的沉重负担,因为这个差使置格林卡于奴仆似的宫廷官员地位,这岂能忍受;另一件事是与1835年结婚的妻子伊万诺娃打离婚官司。这是一桩错误的婚姻,伊万诺娃没有文化,心胸狭隘,与丈夫的音乐兴趣格格不入,本来就使格林卡深感失望,现在又雪上加霜,上流社会中庸俗无耻的搬弄是非导致格林卡再也无法将这个不愉快的婚姻维持下去。

两件事情使格林卡异常沮丧,他远离亲朋,埋身于演艺圈中,嫉恨、谎言蜚语和一些微不足道的不幸,使他深陷孤独而难以自拔。蛰居了两年后,格林卡先后在法国和西班牙游学,记录下民间歌手和吉他手演奏的西班牙旋律,观察了西班牙的民间音乐,这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创作了两部著名的交响序曲:《阿拉·霍塔》、《回忆马德里的夏夜》(现简称为《马德里之夜》)。四年的欧洲之行终于使俄罗斯音乐大师享誉欧陆,名闻遐迩。1847年回国后在家乡住了一段时间,翌年三月旅居波兰华沙,格林卡完成了《回忆卡斯蒂里亚》,值得指出的是,此时他创作了《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从而实现了作曲家把俄罗民歌交响化的夙愿。

19世纪50年代正值俄国文学中现实主义创作成熟繁荣时期,艺术中民主化进程发展时期,也是农奴制改革的前夜,这些社会因素对他的创作思想影响很大,从而萌生了创作以乌克兰民间习俗和歌颂人民英雄为主题的交响乐的计划,如50年代初,据果戈里中篇小说的构思的主题交响乐《达拉斯·布里巴》,1855年准备写一部描写民间习俗的歌剧《一女两夫》。遗憾的是两部酝酿中的巨著未能付诸实现。但其创作思想却在60年代形成的对开拓俄罗斯民族音乐有贡献的众多作曲家的创作中得到继承和发扬。格林卡去世的前一年春,为了研究他深感兴趣的古老的复调音乐,建立有俄罗斯特色的对位法,他不顾体弱多病,千里迢迢来到柏林,悉心研究了意大利复调音乐大师帕莱斯特里纳、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和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巴赫等人的作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第二年的二月,他病逝柏林。

格林卡的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两部歌剧的主人公苏萨宁和鲁斯兰的英雄形象上。他的三部幻想曲《阿拉贡霍塔》、《马德里之夜》与《卡玛林斯卡亚》则是他后面那句话的体现,可以说是作曲家在民间歌曲的启迪下,谱写成的描绘民间习俗、反映其思想感情的代表作。

格林卡的创作极其丰富,几乎囊括了全部主要的音乐体裁:歌剧、戏剧音乐、交响乐、钢琴曲、浪漫曲、室内乐。他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俄罗斯古典歌剧,他的歌剧对俄罗斯交响乐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是他首先以歌剧形式创作交响乐,而且完全摒弃歌剧中带道白的"混合"原则,这种大胆的创新可以说是对当时俄罗斯所有歌剧的一个挑战。总之,格林卡的创作大力推进了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深深影响了后继的乐坛巨子,甚至可以说20世纪苏联各民族的音乐流派也在格林卡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影响下成长壮大。

==主要作品==
格林卡《伊凡·苏萨宁》序曲

作品简介:歌剧《伊凡·苏萨宁》作于1836年。剧情描述17世纪俄罗斯举国奋起抗击波兰侵略者,并把波兰军队围困在莫斯科,正当胜利在望时,另一支波兰军队突然出现在农民苏萨宁的村庄,胁迫苏萨宁带领他们抄近路赶赴莫斯科解围。苏萨宁把敌人引进荒无人迹的森林,自己与陷入绝境的波兰人同归于尽的故事。《伊凡·苏萨宁》序曲概括地体现了歌剧的中心内容,曲中所有主题都取材于歌剧音乐。用奏鸣曲式写成。乐曲从庄严而响亮的引子开始,象征着俄罗斯祖国的形象,紧接着双簧管奏出一支悲哀的旋律,诉说着俄罗斯人民所经受的苦难。引子过后,急速的第一主题描写了战乱中俄罗斯人民的惶恐和不安,突然闯入的插句,用波兰的玛祖卡舞曲的节奏代表波兰侵略者的形象。随后音乐进入明朗而宁静的第二主题,仿佛是苏萨宁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忆。音乐进入发展部后比较紧凑,用复调作曲技法揭示出紧张的矛盾冲突,并展示了苏萨宁死前大义凛然的场面。之后进入胜利和最后凯旋的欢呼,全曲在威严而宏伟的乐声中结束。

格林卡《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作品简介:《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是格林卡最著名的一首管弦乐曲,作于1848年。采用俄罗斯民歌婚礼歌曲《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和舞蹈歌曲《卡玛林斯卡亚》的主题写成。乐曲开始在一段简短的引子之后,第一主题由弦乐器齐奏奏出,然后是主题的三次变奏,随着合唱的进入,旋律的呈示和交织,描绘出一幅幅俄罗斯农村婚礼的生动画面。在一小段连接句后,急速、活跃而热烈的第二主题的进入,仿佛宣告婚礼仪式已经完成,喜宴正式开始。第二主题运用装饰变奏、衬腔、音调的引伸发展和配器等作曲技法,使气氛越来越喧闹、幽默、热烈,当情绪达到最高潮时,整个乐队突然安静下来,只听到舞蹈歌曲主题的片断两次从远处传来。全曲在乐队猛然的一击后结束。

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作品简介: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作于1842年。选自叙事诗体的神话故事,剧情描述一个古老的传说。在武士鲁斯兰和基辅大公罗斯的公主柳德米拉的婚宴上,游吟诗人预言新婚夫妇将有劫难,但忠实的爱情会使他们逢凶化吉,苦尽甘来。果然,婚宴结束后,在闪电雷鸣声中新娘柳德米拉被魔法师契尔诺莫尔劫走。基辅大公要求武士们把公主找回来,并答应将女儿许配给找到的人为妻。鲁斯兰在出发寻访公主的旅程中,得到一个睿智老者的帮助,打听到柳德米拉的下落并得到一把举世无双的宝剑,他逃过女巫的算计,从死里复活一次,最后用宝剑破了魔法师的妖法,把公主救了出来并与公主美满完婚。《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采用歌剧中的对比性主题发展而成,全曲充满明朗的色彩、欢乐、喜庆的情绪和英勇、果敢的精神。普莱文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以其清晰而流畅的线条、精彩的诠释,让听众在格林卡这首欢跃、惶恐、斗争、喜气洋溢的音乐声中领悟到作曲家的真正涵义。这部歌剧的序曲写得尤其出色,因此直至今日仍然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而且还被改编为各种形式的轻音乐。序曲成功地展示出歌剧的主题思想,表达了正义战胜邪恶之后,人们欢庆胜利的场面。这部序曲的旋律轻快、华丽,演奏技巧高超,在俄罗斯管弦乐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序曲为D大调,2/2拍,奏鸣曲式。序曲的引子是对鲁斯兰坚不可摧的力量的描写,它欢快而且充满了活力。接着立即进入呈示部,乐曲迅速推向由弦乐部分演奏的轻快而明朗的急速旋律,它以豪放、奔腾的气势,成功地勾画出武士鲁斯兰跃马挥戈、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副部主题转为F大调,音乐来源于歌剧中鲁斯兰的咏叹调,富有很强的俄罗斯性格。序曲的发展部经过全乐队的强奏、弦乐拨奏和激动的弦乐拉奏,进入再现部。再现部又回到D大调,把呈示部的两个主题再现出来,但比原来的气势更为宏大,甚至还出现了下行全音阶。最后乐曲由强有力的和弦引出热烈而壮大的场面,全曲在欢庆胜利的气氛中结束。

其他作品

歌 剧:《为沙皇献身》(即《伊凡·苏萨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管弦乐:《阿拉贡霍塔》、《卡玛林斯卡娅》、《马德里之夜》、《幻想圆舞曲》

室内乐:《弦乐四重奏》、《钢琴与弦乐六重奏》

==人物评价==
格林卡是第一个将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交融而使之达到先进水平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以爱国主义的内容和质朴的民族形式相结合而著称,在歌剧、管弦乐、歌曲等重要领域为俄罗斯的音乐创作开辟了新路。他的歌剧,为俄罗斯的歌剧发展铺设了两条路线:一条是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历史性题材,以《为沙皇献身》为代表;另一条是神话、传奇题材,以《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为代表。在器乐创作领域,还开创了标题性和民歌变奏性质的管弦乐道路。他的作品,风格清新,富于生活气息。而他的艺术歌曲,是建立在城市小调的基础上,使之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此外,他还吸收异国情调和多民族音乐语言来丰富俄罗斯音乐形式。<ref>[http://zsk.lingxieyu.com/article/id/85326012.html ], 灵犀俄语 ,</ref>
=='''参考文献'''==
14,273
次編輯